崔清:“!!!”怎么办,现在就已经不想再隐瞒身份了,实在是见猎心喜,这样的小弟子,他收了绝对是一件幸事。
崔清年轻时候在朝堂见过各色官员,不管是奸猾的还是忠直的,亦或中庸的,只要是能力出众,能走在人前的,除了才学出众外,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精力旺盛。
试想朝廷官员各个都是人精,除了本职的要务,还需时刻盯着朝廷的局势,没有大心力者,很难出人头地,他就是厌烦这些才隐退的,实在不想把心思浪费在朝廷倾轧上。
他本人不喜这些,却还心系天下百姓,自觉想要培养些能为朝廷百姓办实事的人才,而且当今圣上也偏向实干的官员,所以这些年归隐后,他是尽心尽力的挑选合适的人才大力培植,如今也算是小有成效,已有几个弟子在朝廷中站稳脚跟。
可还不够,先帝治下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如今圣上登基多年,也不过是稍有改善,他们还需更多寒门子弟在朝中制衡。
思绪到这里,崔清回过神来:“此子好好教导,将来必是大才。”
试想一个聪慧出众的人,外加强大的武力,能文能武,将来可以施展的空间该有多大。
林晏初听得眉目舒展,不过孩子不能夸得太多,只谦虚两句。
陆子章不明所以的看着老师,刚刚他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何事?怎么老师就给这个小娃娃这般高的评价。
一旁的小童给陆子章使了眼色,陆子章只能暂时按下不提。
任青苗烤鱼的手艺不错,众人吹着微风,笑谈着趣事,再添上两口美味的烤鱼,悠然自在。
“今日多谢了,改日有机会,在下定款待回来。”陆子章笑着拱手,这一家人给人的印象极好,谈吐爽朗又不失分寸。
林晏初回礼:“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崔清走到宇哥儿面前蹲下:“好好念书,以你如今的年岁和学识,定可考进云隐书院。”
宇哥儿眉眼灵动,闻言拱手做礼:“借您吉言。”
“哈哈哈哈,后会有期。”
锦书牵来马车,崔清带着陆子章从容离去。
看着走远的马车,林晏初眼里异彩连连。
“看什么呢?”任青苗碰了碰一旁人的胳膊。
林晏初望着远处出神,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我只觉这两人通身气质谈吐不是一般人。”
“可是有什么猜测?”任青苗不明所以。
“是云隐书院的人未可。”
“云隐书院?”宇哥儿好奇的看着爹爹,回想一下对方刚刚的话,似是有些端倪。
“不管了,就像他说的,咱家宇哥儿天赋异禀,未来前程定然不差。”
姓崔,还和云隐书院有关系,那个名字在林晏初心里冒出来,不过又重新按了回去,这些东西急不来,是他们的就是他们的,顺其自然便好。
马车上。
“老师,我刚去叉鱼的时候,您和那小童说了什么?”陆子章看着明显心情愉悦的老师,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
“为师发现了一个好苗子,也许你很快就要有一个师弟了。”
陆子章:“???”
“刚刚那个四岁的小童吗?”不怪他如此惊讶,实在是对方年岁太小了。
“你莫要看他年岁小,四书里面除了中庸都学完了,而且十分扎实,先生考较的时候,对答如流。”锦书说着,心里又感叹一遍。
“竟是如此?”陆子章知道锦书不会夸大其词,那就只可能是真的,心里有些遗憾:“委实可惜,我要是也在扬就好了。”
崔清呵呵一笑:“以后有的是机会。”
陆子章反应过来:“是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没想到今日出来,还能碰到这么个幸事。”陆子章看着老师,心里高兴,他马上就不是师兄弟里最小的那个了。
“这就是天意吧。”崔清这人觉得有些事就是该顺应天意,他们这辈子该有师徒的缘分在。
“恭喜老师了。”陆子章笑呵呵地拱手。
“不急,还要考较一番品性。”虽然心里已经认定要收了这个小弟子,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今日一番相处,林家夫妻明理知礼,看林家小郎的品行也是极佳,想来这事八九不离十,弟子还是提前恭贺您了。”
“讨巧!”崔清抚须轻笑。
另一边。
小黄作为今日的大功臣,烤鱼没少吃,吃累了就躺下歇歇,然后再跟着宇哥儿跑跑。
眼看天色不早,林晏初叫上在远处刨土玩的宇哥儿,他们该归家了。
“这就来。”宇哥儿不舍的看了眼自己堆的小泥房子,小黄听到喊声,有些急躁的转了一圈。
任青苗走上前拉着儿子去溪边洗干净手:“回头有时间咱们再出来,到时候带着你祖父祖母和王婆婆。”
宇哥儿这才高兴起来。
回到家时,最后一缕夕阳落下,家里的饭菜已经准备好,就等他们了。
“今日玩的可还尽兴?”孙氏也不嫌弃孙子身上的土渣子。
“尽兴,改日祖父祖母一起。”
“好好好,快来吃饭吧。”
虽然一天下来没少吃,但任青苗从来不嫌饭多,吃饱喝足梳洗完躺下,看着进门来的男人:“宇哥儿可是睡了?”
林晏初点头:“今日疯跑了那么久,累了,也不用听睡前典故,早早睡了过去。”
任青苗闻言眉眼含笑。
“过几天铺子开起来,我会比较忙,你平日里除了带着宇哥儿念书,也多出去转悠转悠,等入了书院,只怕就没有这般轻松了。”
林晏初点头,想到今日遇到的几人,心里对去云隐书院求学的心更热切几分。
翌日,一早粮铺就把之前定好的食材送到了,任青苗带着阿满嫂子和王阿婆一起把铺子里要卖的点心品类全部做了个遍。
“有阿婆指点就是不一样。”任青苗捻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眼里闪烁着光芒。
“确实,这些糕点比在县城时候做的要美味不少。”阿满嫂子乐呵呵道,铺子生意好,主家日子好,她也跟着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