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任青苗跟婆母说了这事,孙氏在记忆里找到上次在铺子里碰面的场景。
“我只记得是个高高壮壮的小郎,其他的倒是没印象。”
任青苗点点头:“王师弟不太爱说话,我见过几次,看着人是个可靠的。”
“那就好,青雨那孩子,活泼朗利,配个沉稳的,懂得疼人。”孙氏看的小辈多了,夫妻之间有时候就讲究个互补。
“明日,我带着宇哥儿去师傅家一趟,跟师娘打听打听。”
孙氏点点头:“你之前让我帮着寻摸,咱们巷子里这些年龄合适的小郎,家里情况都复杂,不适合青雨,我也就没提。”
任青苗知道,婆母本来交际就少,已经尽心了。
之前是她想窄了,除了通过女眷这边,她自己这边的人脉也能用起来。
“你大弟那边怎么样了,可还顺利?”孙氏看儿媳高兴,想了想还是趁机问问。
“还成,过完礼了,就等开春成亲。”任青苗淡淡的说着。
“没有什么波折就行。”
任青苗轻嗤一声,现在还没到王家夫妻闹幺蛾子的时候,不过她也不会给他们机会就是了。
“我看昨日晏哥儿买回来的东西,齐全的很,我和你爹也就不操心了。”
说起这个,任青苗就不自觉笑了起来:“娘,下回我可不跟着晏初去逛街了,比姑娘家都能逛。”
她也爱逛街,但是她只对吃的感兴趣,其他的,让她仔仔细细的瞧,那是真的没耐心。
“你啊!”孙氏听出儿媳话里的打趣,这夫妻俩还跟孩子似的。
“这次宇哥儿的周岁礼要请的人不少,我娘家人,武师傅夫妻,夫君那边近来结识的友人,爹娘您这边亲近的人,只怕要安排四五桌席面。”
孙氏早就盘算过了,“到时候叫酒楼送来五桌上好的席面,必须要办的热热闹闹,咱家宇哥儿,生来就带着大福气,得给咱们宇哥儿力所能及最好的。”
任青苗更是没有意见,她的儿子,值得!
武家。
“师娘!”任青苗抱着宇哥儿被迎进门。
“青苗和宇哥儿来了,快进屋里,这一路过来受冷了,坐下喝杯热茶。”
王氏笑的豪爽,眉眼之间尽是飒气,宇哥儿第一次见这般性情的女性长辈,一双眼睛盯着人转。
“怎么了小家伙,看着我作甚?”王氏吩咐小丫鬟帮着上茶,一扭头就对上了一双黑亮的眼睛。
任青苗低头看看儿子,“宇哥儿,叫师祖母。”
“师祖母好!”小人声音响亮。
“乖乖,真是个精神漂亮的孩子,来给师祖母抱抱好不好?”
“好!”宇哥儿说着已经张开了双手。
“这孩子还没有周岁吧,说话已经这么顺溜了,你们夫妻长得好又聪明,生出来的孩子也不遑多让。”
王氏看着怀里的宇哥儿,越看越喜欢,话题围着孩子说个不停。
任青苗喝完一杯茶,轻咳一声,心里有些好笑,这师母实在是个趣人,今日的正事都抛到脑后了。
“孩子啊,长得快,一眨眼十几年过去,就要帮着张罗娶妻生子了。”
王氏笑着的脸一僵,心里暗道自己今日这是怎么了,看宇哥儿讨喜,说了这么久,正事一个字都没提!
“可不是,说来我家外甥,啊,你还不知道,就是你师弟王石江,我妹妹唯一的孩子,他啊今年十六了,还没成亲呢,我这整日操心他的事。”
任青苗这是真的不知道,一直以为对方就是师傅收的弟子,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这样就更好了,更加知根知底。
“那王师弟的母亲是您的亲妹妹?”
“哎,说来这事,我那妹妹也是个可怜人,我妹夫那年得了急症,年纪轻轻就去了,我妹妹性子娇弱,没几年也撒手走了,就留下我外甥一个孩子在这世上,王家族亲凋零,只能托付给我和夫君照看,说来也小十年过去了,孩子这不就是该操心娶妻生子的事情了。”
任青苗听得一愣,王师弟竟然父母双亡。
王氏一直观察着青苗的面色,见状赶紧接着道:“不过,虽然我妹妹妹夫早逝,但是给石江这孩子留的家产也不少,离我家两条街那边有一处两进的宅子,乡下的田产也有十几亩,石江这孩子,你也是知道的,沉稳能干,跟着你师傅每个月挣得银钱也都是存起来,从不乱花,绝对是能顶门立户的好儿郎。”
看着面上急切的师母,任青苗心里松口气,要是对方孤苦无依,全靠师傅家扶持,那任青苗可能就要打退堂鼓了,这样看来,至少青雨跟着对方是不用为吃穿发愁的。
小时候苦日子过久了,任青苗是绝对不想再体验到那种滋味的,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家人。
青雨嫁人是不能往差了嫁,不用高攀,但是也要双方差不多。
任青苗松开眉头:“我看石江师弟做事沉稳可靠,是个好的。”
王氏得了这话,一张脸笑成了花,宇哥儿忍不住伸手去碰对方的眉眼。
“怎么了?”王氏摸摸小家伙的小揪揪。
“笑,好看!”宇哥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觉得这个婶娘笑的让人欢喜。
任青苗无奈一笑:“这臭小子,小小年纪就会给人灌迷魂汤了。”
王氏笑的花枝乱颤,把人搂进怀里:“嘴甜还不成啊,长大了你们家的门槛绝对要被媒婆给踏破了。”
任青苗也这样觉得,她家宇哥儿将来长成定是个比他爹还要玉树临风的儿郎。
“师母,这个月二十二,宇哥儿周岁礼,你和师傅带着师弟一起来家里吃席。”任青苗这话意思很明显了。
宇哥儿周岁礼,任家小妹肯定是会到的,到时候两人见上一面,合不合眼缘还要他们自己定。
任青苗虽然觉得石江师弟是挺好的,但这是妹妹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让人见一见的好,关键是还要母亲掌掌眼。
“好,到时候我和你师父带着石江一定上门庆贺。”
任青苗和师母对视一眼,双方心中都有数了。
在武家又待了会儿,任青苗才抱着宇哥儿回家,中途又绕到任家杂货铺一趟。
大树对于小妹的婚事也很上心,听姐姐这边有眉目,立马问了起来。
“好了,大致情况就这样,你记得跟娘说,天冷,我就先回家去了。”
“好,这事儿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