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0章 老街的护身符

作者:北海渔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聪猛吸了一口仙露饮,感觉自己的吐槽能量都快压不住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陆记膳业改行做吉祥物租赁了。下一个是不是该给林深整个奥特曼头套?”


    就在这时,一辆印着“三江口电视台《城市聚焦》”字样的采访车,小心翼翼地从街口开了进来,停在了不远处。


    车门打开,先下来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壮实小伙,紧接着,一位穿着白色修身西装套裙,妆容精致的女主持人款款下车。


    女主持人叫何菲,是台里新来的主持人,刚回国不久。


    她脚踩七厘米高跟鞋,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像在走红毯,只是眉头微微蹙着,似乎不太适应空气中的由烤五花和炸土豆混合而成的浓郁香气。


    “小刘,注意点,别让镜头沾上油烟。”


    何菲一边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一边对摄像师说。


    摄像师小刘咽了口唾沫,镜头却不由自主地对准了陆家巷口的秘制酱香饼。


    “何老师,您看那饼,那色泽,那香气……这才是咱们三江口的灵魂啊!”


    何菲一个凌厉的眼刀甩过去:“灵魂归灵魂,主题归主题。”


    “我们今天来是拍老街新生的,是拍文旅局牵头的市容整改成果,不是来做美食探店的。”


    “对准那个街心花园,拍出欣欣向荣的感觉。”


    小刘只好不情不愿地把镜头移开。


    采访团队很快就找到了这片规划整齐的摊位区,何菲的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


    她走到卖豆腐脑的大姨面前,将话筒递了过去。


    “大姨您好,我们是市电视台的。请问对于这次政府统一规划摊位,您有什么感想吗?”


    卖豆腐脑的大姨正忙着给客人舀豆花,头也不抬地乐呵呵道:


    “感想?感想就是地方大了,不用跟人挤了,挺好挺好!”


    “姑娘,来碗豆花不?甜的咸的都有!”


    何菲保持着微笑:“我们是来工作的。您觉得这样的改变,对您的生意有什么帮助呢?”


    大姨终于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手里的麦克风:


    “有帮助,当然有帮助!你看,你们电视台都来了,这不就是最大的帮助嘛!”


    “来来来,别客气,算我的,多给你加勺糖!”


    何菲的笑容有点僵硬,想说自己不吃,可大姨已经麻利地盛好一碗,不由分说地塞到了她手里。


    她只能尴尬地端着,转向下一个目标——卖糖葫芦的大哥。


    “大哥您好,我们看到您的摊位装饰得很有特色,这些红灯笼是您自己挂的吗?”


    糖葫芦大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糖稀染黄的牙:


    “是啊!这不显得喜庆嘛!”


    “姑娘,你看我这糖葫芦,新出的情侣款,一串上俩山楂,叫‘一心一意’。”


    “还有这个家庭款,一串五个,叫‘五福临门’。”


    “你们电视台要不要团购点?给你们打八折!”


    何菲:“……”


    这采访没法做了。


    这些摊主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一个个都把她当成了潜在客户。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她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陆明远身上。


    那个男人身形挺拔,气质沉稳,在一群忙碌的摊贩中显得格外突出。


    尤其是他头上那顶……嗯,那顶别致的小老虎帽子。


    “小刘,镜头对准那个人。”何菲立刻有了新的采访目标。


    踩着高跟鞋,优雅地穿过人群,来到陆明远面前。


    “这位先生您好,我是《城市聚焦》的主持人何菲。请问您是这里的管理人员吗?”


    陆明远还没开口,旁边的王聪抢先一步,露出了一个堪比金牌销售的职业微笑:


    “何小姐您好,久仰大名。我是陆记膳业的总经理王聪,这位是我们的创始人,陆明远先生。”


    “陆记膳业?”何菲愣了一下,这个名字她好像在哪听过。


    王聪立刻补充道:“我们公司致力于打造三江口本土餐饮文化新标杆,这次老街摊贩的统一规划,也是在陆先生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由文旅局王钟局长亲自协调落地的。”


    “我们将其定义为‘老街烟火气复兴计划1.0’,旨在构建一个集传统美食、文化体验与社区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商业生态闭环。”


    一连串高大上的词汇砸下来,何菲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看着王聪,又看了看旁边戴着小老虎帽子的陆明远,感觉这俩人画风完全不搭。


    一个像是从华尔街回来的精英,另一个……像是刚从幼儿园接孩子放学。


    “陆先生?”何菲还是决定把话筒对准正主,“您对这个‘生态闭环’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陆明远扶了扶头上的帽子,开口道:


    “就是让大家有地方做生意,有口饭吃,别堵着消防通道就行。”


    简单,粗暴,直白。


    何菲的职业笑容再次出现裂痕。


    这天是彻底聊死了。


    就在现扬气氛陷入尴尬之际,一声中气十足的断喝从人群外传来。


    “都停下!都停下!这里是谁在负责?”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两个穿着市扬监督管理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一脸严肃地挤了进来。


    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国字脸,表情不怒自威,胸前的工牌上写着:稽查科科长,钱宏。


    钱宏的视线在热闹的摊位区扫了一圈,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早就接到匿名举报,说梧桐老街有人私设小吃街,无证经营,卫生堪忧。


    今天特地带人来突击检查,没想到还撞上了电视台采访。


    这下事情可闹大了!


    “你们,食品经营许可证呢?健康证呢?都拿出来我看看!”


    钱宏指着卖豆腐脑的大姨,语气严厉。


    大姨被他吓了一跳,手里的勺子都抖了一下。


    糖葫芦大哥也收起了笑容,紧张地看着这边。


    何菲的眼睛却亮了。


    立刻给摄像小刘使了个眼色,镜头悄悄对准了钱宏。


    官民冲突!


    这可是收视率的密码啊!


    “这位同志,”陆明远往前站了一步,挡在了摊贩们身前,


    “这里的情况,我已经跟文旅局的王局长沟通过了,这是一个临时的便民试点。”


    “文旅局?”钱宏冷笑一声,“文旅局管得了招牌,管得了文化,他们管得了食品安全吗?”


    “出了问题谁负责?你负责吗?”


    又是这句熟悉的话。


    陆明远还没回答,周围的摊贩们已经炸了锅。


    “我们都干净得很!每天收摊都打扫的!”


    “就是!陆老板给我们找的地方,怎么可能有问题!”


    卖编织挂件的老奶奶更是直接,走到钱宏面前,仰头看着他:


    “小伙子,火气这么大,是不是没吃早饭?”


    “来,阿婆给你戴个帽子,清心败火!”


    说着,就从筐里拿出一个刚编好的绿色小乌龟帽子,踮起脚想往钱宏头上戴。


    钱宏吓得连退两步,脸都绿了:


    “你……你们这是妨碍公务!”


    何菲和摄像小刘看得两眼放光,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钱科长,何必这么大火气呢。”


    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转头,只见文旅局的王钟局长正背着手,慢悠悠地溜达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就像只是一个饭后散步的普通市民。


    钱宏看到王钟,表情瞬间变了,苦笑道:“王……王局,您怎么来了?”


    王钟走到陆明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才看向钱宏,笑呵呵地说:


    “我跟小陆约好了,来他这喝杯茶。”


    “怎么,钱科长今天也这么有雅兴,来视察工作啊?”


    “视察”两个字,他说得意味深长。


    钱宏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他哪能听不出王钟话里的意思。


    这明摆着是王局长罩着的地方,自己这是撞枪口上了。


    王钟又看到了正在激情拍摄的何菲,计上心头:


    “哎呀,何大主持也在这里?”


    “正好!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这是我们三江口市为了响应号召,大力扶持个体经济,特批的‘梧桐老街民俗美食文化示范区’!”


    “今天算是非正式启动,没想到把你们两位都给吸引来了,真是好事成双啊!”


    一番话行云流水,直接把一个“无证小吃街”拔高到了“政府示范区”的战略高度。


    钱宏站在原地,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暗叹自己今天出门前忘了看黄历。


    何菲也呆住了,手里的采访稿瞬间变成了废纸。


    她看看王钟,又看看一脸淡然的陆明远,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今天这新闻,要爆!


    王聪在旁边看得叹为观止,凑到陆明远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


    “老板,我算是看明白了,规矩是死的,但你是活的。而且你还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陆明远重新把那顶小老虎帽子扶正,淡淡地回了一句:


    “低调,这叫资源整合。”


    【叮!检测到高浓度‘社群凝聚力’与‘对官僚主义的集体吐槽能量’,隐藏属性——‘老街的护身符’已激活!】


    【效果:当‘老街共同体’遭遇外部不合理挑战时,将有50%几率触发‘贵人相助’事件,并有25%几率使挑战者陷入‘当众出糗’状态。】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陆明远的嘴角动了动。


    卖编织挂件的老奶奶看着僵在原地的钱宏,又从筐里拿出了那个绿色的小乌龟帽子,小声地对旁边的豆腐脑大姨嘀咕:


    “你看他,是不是还是戴上个帽子比较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