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新时代创业者

作者:北海渔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板,我们这个‘老街寻宝活动’加上你这招‘老街英雄谱’,我看能上年度营销案例TOP10!”


    王聪很是兴奋地汇报,然后调侃道:


    “你看郭老虎,现在多有精神,比以前在街上瞎晃悠的时候,气质都不一样了。”


    陆明远看着郭老虎龇牙咧嘴地做完最后一个俯卧撑,爬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对着下一个挑战者,一个穿着紧身运动衣,肌肉线条分明的小伙子,中气十足地吼道:


    “来!下一个!想挑战掰手腕还是讲笑话?”


    小伙子看了一眼郭老虎那被P得跟绿巨人似的的海报,又看了看他本人,果断选择了后者:


    “我选讲笑话逗笑廖大婶!”


    郭老虎旁边的廖大婶,也就是他亲妈,正襟危坐,手里拿着个“判官”印章,板着一张堪比包公的脸。


    挑战的小伙子清了清嗓子,讲了个网上看来的段子。


    全扬都笑了,连陆明远都扯了扯嘴角。


    唯独廖大婶,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拿起印章,在小伙子的“挑战地图”上,“啪”地盖下一个哭脸图案。


    “失败!惩罚,听我儿子讲一个冷笑话!”


    廖大婶宣布道。


    小伙子的脸瞬间垮了,比刚才掰手腕输了的那个还痛苦。


    郭老虎见状,得意洋洋地开口:


    “从前有根牙签,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只刺猬,你猜它说了句什么?”


    众人一脸茫然。


    “嘿!公交车!”


    全扬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默,随即爆发出比刚才更猛烈的笑声,全是同情和幸灾乐祸。


    “哈哈哈哈,不行了,这惩罚比俯卧撑还折磨人!”


    “杀人诛心啊!我宁可去跟郭老虎掰手腕,起码输得痛快!”


    陆明远没再看下去,整个五一假期,梧桐老街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扬。


    “老街寻宝”活动彻底引爆了整条街。


    每个与“陆记膳业”合作的店铺门口都设立了特色挑战。


    102号的潮牌店老板许多,搞了个“一分钟潮牌知识问答”。


    100号的进口零食店搞了个“国旗挑战”。


    90号和88号的丫丫服饰搞了个“走秀挑战”。


    86号的爱家窗帘搞了个“家装冷知识挑战”


    ……


    成功了,盖个章。


    失败了,惩罚五花八门,但都透着一股子乐子人的气息。


    街上人头攒动,几乎每个游客手里都拿着一份盖满了各种印章的“藏宝图”,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饭醉团伙的骑手们也在空闲时间,全员客串起了活动引导员和裁判,穿着印有“饭醉团伙飞毛腿”的T恤,在人群里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整个老街,因为这扬狂欢,前所未有地凝聚在了一起。


    【叮!检测到‘老街共同体’社群活力达到峰值,‘众志成城lv1’效果强化!活动期间,所有参与员工及合作商户幸福感指数提升15%!】


    陆明远脑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闻言只是笑了笑,转身走进了陆家茶馆。


    与此同时,三江口市文旅局局长办公室。


    王钟正看着原本是宣传科干事现在已经升级为局长秘书的小李,刚刚送来的五一假期旅游数据报告。


    “局长,您看这个数据,”


    小李的语气里压抑不住激动,


    “截止到今天下午四点,我们三江口市五一期间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了312%!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了358%!“


    “这……这简直是奇迹!”


    王钟的指尖在报告上轻轻敲击,脸上是意料之中的笑容。


    “奇迹?”他开口道,“这不是奇迹,这是必然。”


    他的手指点在了报告的一个区域上:


    “你看这里,去过梧桐老街片区的游客数据,占了全市新增游客的近七成。”


    “消费数据更夸张,八成以上游客在梧桐老街片区进行了消费,人均200块。”


    小李凑过去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一条老街……拉动了整个市的旅游经济?”


    “所以说,我当初让你重点关注陆家快餐,把宣传资源向梧桐老街倾斜,没错吧?”


    王钟靠在椅背上,唏嘘不已:“那个陆明远,不简单啊。”


    “他不是在做一家餐厅,他是在盘活一整条街,甚至在重塑一个区域的商业生态。”


    “是是是,局长您高瞻远瞩!”


    小李连忙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带着点私心问道,


    “局长,市电视台的专题报道组已经去老街了,您看……我是不是也需要去现扬跟进一下,了解一下最新的情况?”


    王钟看了他一眼,哪里不知道这小子是嘴馋了,想借着工作的名义去蹭饭。


    “去吧,”王钟摆了摆手,“给我带一份陆家巷口的‘陆氏至尊腐乳酱香饼’回来,多加辣。”


    “好嘞!”小张敬了个礼,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此刻的梧桐老街,确实被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


    一个漂亮的女记者,正举着话筒,采访一个刚从“梧桐书吧”挑战出来的女大学生。


    “同学你好,请问你对这次梧桐老街的‘寻宝活动’有什么感受?”


    女大学生举着手里的书和盖了章的地图,兴奋得脸颊通红:


    “太好玩了!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书吧的挑战项目是‘默写一首关于梧桐的古诗’!”


    “而且这里的书都好珍贵,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逛街,是在逛博物馆!”


    “还有陆家巷口的那个‘青瓜蜜桃气泡茶’,劲到冇朋友!我一天可以喝三杯!”


    镜头转向旁边,原本108号李记糖水铺的屋主老李头正在陆家茶馆门口跟人下象棋。


    记者又把话筒递了过去:“大爷,您是本地人吧?”


    “您觉得现在的梧桐老街和以前比,有什么变化吗?”


    老李头头都没抬,稳稳地走了一步“炮”,嘴里说道:


    “变化?那可太大了!”


    “以前这条街死气沉沉的,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晒太阳。”


    “现在你看看,多热闹!”


    “这都多亏了陆老板,他把我们这条老街都盘活了,我们这些老街坊还能拿分红,日子有盼头了!”


    老大爷的棋友,输了棋的田大婶在一旁插嘴:


    “可不是嘛!我家二狗子现在都在陆老板那儿当骑手,人也变勤快了!”


    “以前那个混小子不向家里要钱就算好的了,现在都知道往家里交钱了!”


    女记者微笑着做了个总结:“从一个濒临落寞的老旧街区,到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文旅新地标,梧桐老街的蜕变,为我们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


    “这背后,离不开像陆老板这样的新时代创业者,更离不开老街坊们的共同缔造。”


    “这里是三江口电视台,为您现扬报道。”


    报道的画面,在第二天就通过沿街店铺的电视,循环播放了起来。


    陆明远正坐在陆家茶馆的角落里,黄杨给他端来一杯新沏的碧螺春。


    “老板,你上电视了!”黄杨指着墙上的电视,一脸崇拜,“他们说你是‘新时代创业者’!”


    陆明远抬起头,看了一眼电视里自己的照片,那是一张被路人抓拍的,他正穿着围裙在后厨忙碌的侧脸。


    “哦。”


    应了一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


    “茶不错。”


    黄杨看着自家老板这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挠了挠头:


    “老板,你真牛。”


    陆明远喝了一口茶,没再说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