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5章 梧桐书吧扫地僧,已就位

作者:北海渔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什么叫常规操作?


    把国家图书馆的珍藏搬空叫常规操作?


    关小敏看着满屋子堆成小山的木条箱,再看看那个已经陷入癫狂状态的学长阿砚,决定暂时放弃思考这个问题。


    此刻的阿砚,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他不知道从哪儿翻出了一副白手套,一张医用口罩,甚至还戴上了一副护目镜,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跪在一堆刚刚被他撬开的箱子前。


    “轻一点!磊子,你搬那个箱子的时候,要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川川,别在旁边用速写本,铅笔粉尘对古籍是致命的!致命的懂吗!”


    “小棠!把你的酸梅汤拿开!方圆五米内,不允许任何液体出现!”


    小棠一脸无辜地嘬了一口酸梅汤,小声跟关小敏吐槽:


    “敏敏,我觉得阿砚疯了,咱们书吧可能需要再招一个保安,专门看住他,免得他晚上抱着书睡觉。”


    磊子更是手足无措,他只是想帮忙把箱子归置整齐,结果每动一下,阿砚就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惊呼,搞得他现在抱着一个箱子,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姿势极其滑稽。


    关小敏哭笑不得,但心里却很踏实。


    她走上前,拍了拍阿砚的肩膀:


    “学长,冷静一下。这些书以后就是咱们梧桐书吧的镇店之宝了。”


    然后对所有人宣布:“我决定了,这批书,只作展览,不外借,不售卖!”


    “它们是我们书吧的灵魂!”


    阿砚闻言,激动地抬起头:“店长英明!我完全同意!”


    “我建议用恒温恒湿的玻璃柜把它们封存起来,顾客只能在三米线外观看!”


    “有道理。”关小敏敏点点头,随即补充,


    “不过也别太夸张,而且咱们自己人还是可以看的。”


    “那也必须按照最高规格的流程!”


    阿砚立刻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我必须提前拟定好一个《珍稀古籍接触管理条例(草案)》,包括但不限于:提前三天申请、沐浴更衣、全程佩戴手套口罩、禁止交谈、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十五分钟……”


    众人面面相觑。


    要不要辣么夸张?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嚯!好大的阵仗!你们这是……开书店还是开博物馆啊?”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精神头儿十足的老人正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袋,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关小敏认得他。


    王老师,梧桐老街的老街坊,退休前是三江口一中的语文老师,桃李满天下。


    自从陆明远开第一家陆家快餐后,王老师就成了“陆记膳业”最忠实的顾客。


    早上在陆家茶馆听评书,中午去陆家快餐吃十五元管饱的自助,晚上偶尔还会去陆家酒馆,点一杯不含酒精的“电光火石活力水”,跟年轻人聊聊人生。


    “王老师!您怎么来了?”关小敏连忙迎了上去。


    “我路过,路过。”王老师笑着摆摆手,目光却被屋里那一堆打开的木箱给牢牢吸住了,


    “你们这是……进新书了?”


    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朝那堆“宝藏”挪了过去。


    阿砚像一只护崽的老母鸡,瞬间紧张起来,张开双臂拦在箱子前:


    “老先生,危险!请保持安全距离!”


    王老师一愣,随即看清了箱子里那些书的真容。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嘴巴微微张开,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又使劲揉了揉眼睛。


    “这……这是……民国二十年的初版《华国建筑史》图册?梁思成先生带手绘批注的那个版本?”


    王老师的声音开始颤抖。


    阿砚一惊:“您……您认识?”


    这可是他辨认了半天才敢确认的孤本!


    王老师没有回答他,而是颤巍巍地指向另一个箱子,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那个……那个难道是……程甲本的《红楼梦》?”


    他又看向第三个箱子,整个人都快贴到阿砚身上了:


    “普鲁斯特!原版签名本!我的天!我的天哪!”


    这位平日里在茶馆里淡定喝茶,点评时事的老教师,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孩子……孩子们……快!快告诉我,这些……都是真的吗?”


    王老师抓住关小敏的手,力气大得惊人。


    关小敏用力点头:“王老师,都是真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王老师眼眶一热,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他小心翼翼地绕过阿砚,用指尖轻轻碰触了一下其中一个木箱的边缘。


    “好啊……好啊!三江口有希望了!咱们这条老街,有文脉了!”


    王老师激动了好一阵,才平复下来,擦了擦眼泪,满怀期待地问关小敏:


    “小关店长,这些书……怎么卖?或者……怎么个借阅法?”


    听到这个问题,原本还沉浸在找到知音的激动中的阿砚,立刻又警惕了起来。


    关小敏有些为难地解释道:“王老师,真对不起。”


    “这些书太珍贵了,老板的意思是,把它们当做镇店之宝,只用来展览,暂时不考虑出售和外借。”


    王老师脸上的光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了下去。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里满是遗憾:“唉……也是,也是。”


    “这样的宝贝,确实该好好保护起来。”


    “是我奢求了,能亲眼看到,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说罢,落寞地摇摇头,转身似乎就准备离开。


    看着王老师萧索的背影,关小敏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王老师!请等一下!”她快步追了上去。


    王老师回过头,有些疑惑。


    关小敏看着眼前的老人,诚恳地开口:


    “王老师,我有个不情之请。”


    “您是梧桐老街最有学问的人,也是最爱书的人。”


    “我们这群年轻人虽然有热情,但论起对书籍的理解和敬畏,跟您比起来还差得远。”


    “所以,我想正式邀请您,来我们梧桐书吧,担任我们的图书顾问,您看可以吗?”


    王老师愣住了:“图……图书顾问?我?”


    “对!”关小敏重重点头,抛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您来做我们的顾问,负责指导我们对这些珍本进行专业的保养和陈列。”


    “作为回报,这些书,您可以随时看,随时研究。”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带着陆明远风格的话。


    “当然,工资待遇方面,您是知道的,我们陆老板的格局,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王老师彻底傻了。


    指了指那堆书,又指了指自己,结结巴巴地问:


    “你的意思是……你们不仅让我免费看这些宝贝,还……还倒给我开工资?”


    “是的!”


    “我不是在做梦吧?”


    王老师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得“哎哟”了一声。


    一旁的小棠忍不住插嘴:“王老师,您没做梦!”


    “在我们这儿,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的人,必须得到最大的尊重!”


    王老师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关小敏的手,激动地来回摇晃。


    “干!我干!我现在就可以上岗!我的退休金都不要了!我就要守着这些书!”


    阿砚看着眼前这一幕,默默地从兜里又掏出一副崭新的白手套,递到王老师面前。


    “欢迎入伙,同志。”


    王老师接过手套,郑重地戴上。


    川川在角落里拿出速写本,刷刷几笔,画下了一个Q版的王老师,旁边还配上了一行字:


    梧桐书吧扫地僧,已就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