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活着

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鬼子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在他们的脚上都套上了厚重的脚镣,每一次移动,都会带来“哗哗”的响声。


    杜子腾看了一下,这30名俘虏兵中,有10名是穿着灰布军装的八路军,其他的都是国军。


    按照流程,这些俘虏经过基地的清点无误后,河野就要带队离开了。


    不过杜子腾又怎么会让这些进入基地的日本兵离开呢?


    他一挥手,站在一旁的特战队员迅速包围了河野和他的押解小队,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不举动,举起手来!”


    河野的押解小队瞬间懵逼了,他们看着河野,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河野大惊。


    “嗨,该死的,你们知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吗?”


    杜子腾哈哈大笑。


    “我当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小鬼子,你们很快就可以回老家了!”


    河野这个时候终于回过味来,他又惊又怒。


    “八嘎,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杜子腾指着那些带着镣铐的中国俘虏兵,冷笑道:“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战斗的中国人”。


    河野显然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他的手突然伸向腰间,显然想要拔枪射击。


    还没等他拔出手枪,“噗”的一声轻响,河野的脑门上突然多了一个血洞,他不甘心的倒了下去。


    这是在瞭望塔上的狙击手开的枪,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止敌人的异动。


    带队的长官都完蛋了,手下的士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特战队的威逼下,他们被全部缴了械,绑了起来。


    看见特战队把小鬼子都绑了起来,那30个戴着镣铐的中国俘虏兵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


    一个俘虏兵颤抖着问道:“这位兄弟,敢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杜子腾笑道:“我是太行山太平寨护卫队的,我叫杜子腾,这些人都是我手下的兵”。


    “太平寨护卫队?没听说过,你们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显然,这些俘虏兵对太平寨护卫队还很陌生。


    其实也不怪他们,太平寨护卫队成立还不到半年,他们没听说过也很正常。


    杜子腾笑了笑。


    “我们是国军,番号是24集团军暂编88师”。


    那个俘虏兵高兴的叫了起来。


    “你是24集团军的,我也是,我是27军的”。


    经过一番交谈,杜子腾才知道,眼前的这位俘虏兵叫牛大力,是27军的一名侦察兵,在半年前27军和日军的一次战斗中因为受伤昏迷被鬼子俘虏。


    这次跟他一起来的十几个国军俘虏兵也全都是27军的,他们和牛大力一样,也是上次战斗中被俘虏的。


    他们最开始的时候,被关在新乡的一个监狱里面,直到昨天才被送到这里。


    这次和他们一起来的人当中,除了27军的,还有10名穿着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


    他们听说杜子腾是24集团军的,也是十分高兴。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这里是鬼子的细菌武器研究基地,他们是被作为实验对象送到这里时,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心里暗暗庆幸,如果今天不是遇到杜子腾他们,估计他们这辈子是别想活着离开这里了。


    “这位同志,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们”。


    杜子腾笑着摆了摆手。


    “大家都是中国人,应该的,抗击日寇,人人有责嘛”。


    他看了这些俘虏兵一眼,问道:“各位兄弟,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回太行山去了,你们有什么打算?”


    一个俘虏兵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的说道:“长官,我想家里的老娘了,我想回家看看,再回来,可以吗?”


    在那个战乱交织的年代,因为部队士兵死亡率高,兵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每一个国军部队的难题。


    为了补充兵力,缓解部队兵力不足的窘境,很多国军部队派人到处抓“壮丁”,就连十几岁的娃娃兵也不放过。


    这个俘虏兵一定以为,杜子腾不会放过他们这些俘虏兵,一定会强行将他们并入自己的部队。


    那一刻,杜子腾感觉鼻子有些发酸,他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


    对这个俘虏兵的要求,杜子腾特别能够理解。


    那个时候的国军,十有八九都是被抓的壮丁,从遥远的大西南又或者其他地方拉到了这里。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一到中原,就被塞上一把步枪,投入了战扬。


    也因为这个原因,这些人的死亡率非常高,很多人因此客死他乡,连尸骨都找不到。


    对于他们来说,回家就是他们此生最大的愿望,哪怕是死,也要葬在家乡的土地上。


    这里说句题外话,笔者的一位堂爷爷当年就是被国军拉壮丁拉到了中原,后来客死他乡,那一年,他才15岁。


    因为没有尸骨,家里人给他立了一个衣冠冢,埋在了后山的一个小山坡上。


    记得每一次清明扫墓,父亲总要指着一个小土堆对他说,那就是你堂爷爷,当年也是因为打小鬼子才牺牲的。


    他至今还记得,那个小土堆上面的墓碑和其他墓碑不一样,它是朝着北边的。


    他曾经问过父亲,父亲说那是为了让堂爷爷找到回家的路。


    ﹍


    这个俘虏兵离开的时候,杜子腾给了他10块大洋和一袋干粮,还有一个水壶。


    他拍了拍他的肩膀。


    “兄弟,好好活着!”


    “谢谢长官,你的大恩大德我都记下了,来日定当厚报”。


    俘虏兵流着泪给他敬了一个军礼,转身消失在了茫茫的黑夜中。


    等那个俘虏兵离开后,杜子腾转身问道:“你们还有谁要离开的?”


    “我!”


    “还有我!”


    只是一瞬间,便有十几个国军涌到杜子腾面前,纷纷要求离开,这一幕让杜子腾有些愕然又有些心酸。


    很显然,他们刚才是害怕杜子腾表面放他们走,背地里却打他们的黑枪,这种事情在国军的部队里很是常见。


    现在看到杜子腾果然信守承诺,愿意放他们走,他们自然想要离开这里。


    杜子腾也没有食言,每人给了10块银元和一袋粮食,让他们带着离开了这里。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杜子腾也是感慨万千。


    在这个战乱交织的年代,这些本来应该扛着锄头,拿着镰刀的农民,却被迫拿起了步枪。


    不为别的,只为了卑微的活着。


    可是哪怕是这个简单的要求,他们也很难得到满足。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这是余先生的小说《活着》里面的一段话,生动阐述了那个时期人们生命本质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存在即意义的哲学思考。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