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暗下来,丫鬟们提灯走过院子,叫纱帐一掩,身形婀娜朦胧,如同行走在画中一样。
李稚盈对着这帐子呆了好一会,才迈开步子。
正室里,一个鬓发雪白的老太太端坐上首,常乐公主位置稍低一些,陶郑两位嬷嬷门神似的立在她后头,她们面前的地上摆着十二张相对的雕漆大椅,依次坐着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和钗环裙袄相类的女孩,身侧还有年轻媳妇服侍,满满当当都是人。
於菟和一个年岁相仿的男孩一左一右傍在甄老太太身边,见他们两个来了,欢叫一声,跑去一手一个扯住袖子,快乐道:“兄长,盈哥哥,我和祖母正念着你们呢。”
甄老太太也慈眉善目地说:“询哥儿,坐近一些。”
他们祖孙俩兀自高兴,其余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吱声。
老太太的慈祥来得实在是不讲道理,那司徒询虽有个公主之子的名头,却毕竟是个父不详的野种——甄四公子可还活蹦乱跳着呢,常乐公主就与人私通生下孽种,哪怕看在她公主之尊的份上,甄家没法举着扫帚把这对母子打将出去,可也不能毫无挂碍地就亲热起来吧?
哎呀呀,该不会是她老人家糊涂了,忘却了旧事,错把鱼目充作珍珠了吧!
各种注视形形色色,司徒询全部视若无睹,笑盈盈地上前给甄老夫人拜年。
“祖母,”那个坐在甄母边上的男孩眼睛睁得圆圆的,怔然望着李稚盈,“这位便是李家哥哥吗?”
老眼昏花的甄老夫人这才留意到不声不响的李稚盈,她眯了眯眼,看不大清一般举起一副西洋镜,惊叹道:“好个俊俏的小后生。”
于是又唤李稚盈近前来,一把攥住他的手摩挲,摸得李稚盈后背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老太太对他十分喜爱的样子,问他年岁几何,读过什么书,日常爱做什么。李稚盈好歹家世清白,随即便有口舌伶俐的媳妇接茬,努力把气氛炒热起来。
李稚盈还不待回答,对这场面已经极为不满的常乐公主撂下茶杯,似笑非笑道:“问个什么,盈哥儿寒门荜户的,家常自是用功读书,不比咱家的晚辈,尽可以做哈巴狗,摇一摇尾巴,就有神仙人物提携着鸡犬升天了。”
这话杀伤力太大,屋里又北风过境一样冷却下来,唯有那男孩发自内心地赞同道:“四婶说得很是。世上竟有这般风神秀丽的人物,就是万千珍宝捧到他跟前,也不过是萤火与明月争辉。可恨我虚长这许多年岁,却时至今日才有幸结交,与那井底的青蛙,泥坑里打滚的野猪又有何异!”
老太太涵养惊人,表情一丝不曾变,开怀笑道:“宝玉,这就是孩子话了。”
甄母一笑,屋中气氛登时为之一松。
甄宝玉眼睛亮晶晶的,又虔诚又仰慕地望着李稚盈,全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
常乐公主对甄府里其他人都没个好声气,对甄宝玉却宽容很多,撇了撇嘴,於菟又过去把母亲的手摇了一摇,她便也收了神通,让甄家自去表演一家和乐了。
众人说笑一阵,甄母散下压岁钱,李稚盈是头次来,额外多得了几个金银锞。
全家老小欢聚一堂,未免场面遇冷,左不过是互相吹捧奉承。谈笑间,便有个年轻妯娌提起廊上的纱帐,问说是个什么来历,那个曾到庄子探病的容桂媳妇三言两语讲了,说道:“丝是好,可惜就是太少了,胡庄头说是那县官偶然从野外得的蚕种,也是摸索着养,养了两三年,拢共也没养出多少来,得的丝就更少了。老太太这边用上后,多出来的边给宝玉和郡主扯了做窗纱,余下只一两匹,裁开了心疼,似老太太这般用又不够,就收进库房里去了。”
下首的媳妇们纷纷叹息起来:
“也太俭省了,老太太什么时候过得这样紧巴巴的。”
“少不妨事,咱们拨个庄子,专养这蚕,来年想用纱用纱,想织锦织锦,都可尽得了。”
“妙得很,真丝做了‘甄丝’,怕是外人光是听都听不出个名堂来呢。”
几句话说得甄母大乐:“那丝原本有名字吗?”
容桂媳妇道:“回老太太话,那官儿给起名叫‘菁松皓月’。”
甄母摇头说不好:“到底是个急功近利的,咬文嚼字,拗口得很。”
“不如就便唤作鲛纱吧,听起来美得很。”
“还是该叫‘满堂笏’,不是满堂笏的人家,又怎么用得起这样华贵的丝呢。”
正当满堂其乐融融之时,常乐公主又冷笑起来:“人家经营得好好的产业,你们说谋夺就谋夺。有那知情的,说尚了本宫的是一户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不知情的,还当你们是土匪头子开堂会呢!”
场面又一次冷了下来,甄母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公主说话未免太难听了吧……”有人小声嘀咕道。
甄宝玉天真无邪地道:“四婶娘,他把丝给我们,不是想让我们提携他的么?”
“小东西知道什么,”常乐公主没好气道,“都被人给教坏了。”
这回是司徒询打破僵局:“要不说这纱难得呢,我看了也觉得好。怎么老太太只记得给宝玉和於菟糊窗子,却不记得我呢?可见往常说疼我都是应景的,当不得真。”
甄母扯起嘴角,拍着他的手道:“好孩子,是我疏忽了,给了你妹妹,当然也不能落下你,不然老祖宗我不就成了偏心眼了?”
说罢,就让丫鬟取了一整匹纱,给司徒询带上。
你们母子在这儿一唱一和呢是吧!满屋子人都在心里呐喊。
“时候不早,未免回头年宴上有些人胃胀吃不下饭,本宫就不多待了,”常乐公主施施然起身,唤道,“询儿於菟,还有盈哥儿,我们走。”
从上到下没一个人挽留,送瘟神似的把常乐公主一家恭送出去。
和他们来时一样,走时也有浩浩荡荡一群人前呼后拥,争相为他们打伞,但风雪到底是急了,吹得灯笼摇摆不定,嘴一张就要被灌上一口,所以没人说笑,只有陶嬷嬷低低的絮语,提醒常乐公主小心路滑。
由于过分的寂静,分明是同样的路,给人的感觉却仿佛无端端变长了。李稚盈手脚冰凉,觉得自己走了长到难以想象一段路。他的神思飘飘忽忽,并不在身体里,倏地听到周身仆婢齐声唤道:“拜见驸马。”才惊醒似的震了一下,仓促抬起了头。
甄驸马算来年过半百,不过保养得很好,看外表丝毫不显岁数。陶嬷嬷说他是“风雅又滥情”,此时站在角门边的花灯下,只一个小厮举伞,风卷着雪花拂过他的袖摆,确实极有意境。
他和公主相处没有传言中剑拔弩张,主动上去扶住妻子,叹道:“姝娘,想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常乐公主怼过了瘾,这会儿心情正好,低声抱怨了一句:“还不都怪你老娘。”
甄驸马很清楚妻子的脾气,闻言深沉地叹气,没什么力度地劝道:“她年岁大了,不经气的,你就让让她么。”
司徒询和於菟都装没听见。
平心而论,甄驸马心肠不坏,他其实并不知晓司徒询的身世,只知道妻子往佛寺里住了一年,回来时就抱了个才落草的婴儿,害他沦为金陵的笑柄。可他当初也仅仅郁郁了片刻,就认命地接受了这事,还道是自己有错在先,怨不得妻子心灰意冷。
这双人年少时也有过烈火烹油的情意,如今也都随风而逝了,两人恨急时,甚至还曾立誓黄泉碧落永不相见。可他竟很体谅,公主哭笑不得之余,态度也有所软化,后来於菟又阴差阳错降生了……到了老了,两人反而多了些相濡以沫的情分。
母亲和甄驸马的爱恨纠葛,司徒询不做置喙,但他蓦的想起来,李稚盈对这些往事还不知情,便起意要和他说一说。
李稚盈修得好口德,从不背后语人是非,也从不非议长辈私事,司徒询猜他听到这些的反应一定非常有趣,那种不想听又不得不听的表情,想想就很有意思。
他扭头去找李稚盈,却见他又微微低着头神游物外,嘴唇无意识抿着,不知在想些什么,魂不守舍,恍恍惚惚,完全不见刚到公主府时的生动。
司徒询皱眉,后面的时间总是不住地看他,发现不是自己多想,李稚盈确实心事重重,只是遮掩得很好,没有让其他人发觉。
常乐公主得知家事是李稚盈料理的,又是惊讶又是欣慰,对他不吝赞美之词,抓了好大一把金锞子,甄驸马也送了一个金魁星给他当见面礼,李稚盈都好好地接了。他们用过饭,又到院子里放爆竹赏烟花,宴饮整夜,直至五更天罢场,方才回屋补眠。
司徒询因去拿东西,回得稍晚了一些。李稚盈正靠在暖坑上看书,手中的书本倏的被他抽走了,取代而之的是一只匣子,不由分说地塞到他怀里。
李稚盈无言抱住,用目光询问司徒询又在闹什么幺蛾子。
司徒询背着手,神神秘秘道:“你打开看看。”
李稚盈看起来依旧兴致不高,但可能是不想和司徒询争执,还是照做了。
匣子里是十个压岁锞子,才指头大小,不是寻常的笔锭如意或是八宝联春样式,而是一把惟妙惟肖的小动物,李稚盈一个个摆出来,恰能把十二属相凑个齐整。
“这是母亲从我出生的那年开始铸的,只给自家的孩子。”
司徒询道:“我生在冬日,落地满一岁,翻过年又一岁,到今年刚好把生肖转过一轮,才算攒够了一套。”
李稚盈把常乐公主给他的荷包拿起来,从里面倒出一只勾着尾巴倒挂枝头的猴子,居然和司徒询收到的猴子偷桃是两个样子,两只并排放在一起,像一双兼顾把风和下手的作案团伙。
司徒询自己都要笑了,看李稚盈还是闷闷不乐,就把藏在身后的那匹纱取出来,捧到他跟前,献宝道:“我见你之前在甄家盯着它看,特意讨来送给你,别不高兴了。”
蒙蒙天光透进窗纸,将这匹不可多得的细纱照得光华流转,愈发飘逸轻薄。
李稚盈一言不发,垂着眼睫,目光久久停留在上面,仿佛太惊喜了,还没回过神。
司徒询期待地看着他,却听到细微的“啪”,像花开瞬间发出的轻响,轻纱上落了一滴眼泪。【魔蝎小说 mo xie xs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