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晖也以为然,功德证道毕竟是借了外力而成,所得修为,没有经过自身的千锤百炼,更少了许多日积月累的感悟。*鸿^特,晓*税-徃/ *首^发,
虽然说也是一门证道之法,但却终究不如玄晖的法则证道正宗,在道行上要逊色玄晖良多。
此番定下玄晖为师兄,女娲为师妹,二人关系却是越发亲近起来。
女娲道:“师兄,依你看来,这一量劫,我等却该如何?”
玄晖略微沉吟,随即道:“也无其他,只是以静待动罢了。诸圣其实也都好说,只是天地人三道,现在天道强势,又明言若再立地道,便有大劫落下,钳制地道。”
“而我们人道初立,尚且弱小,不得不对其顺从,不过这也是权宜之策,否则的话,地道若是真被归入了天道之中,则我们人道,却也是独木难支,早晚也还是要被天道所吞。”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计划好人道的发展,而一方面,却还要辅佐地道,让地道也尽早确立。”
女娲颔首道:“师兄之言,乃是正理。不过人道发展好说,那地道该如何确立,恐怕由不得我们。”
说完,女娲目光紧盯着玄晖。
玄晖笑道:“师妹又何必试探?立地道的关键就在于立地道之人,而这人选也是很好辨认。”
“不仅是你和我,恐怕诸圣,也都一清二楚。”
“师兄果然知道。”
女娲眨眨眼,笑道。+卡+卡?晓~说.旺/ \已!发-布~罪¨芯?漳\截?
玄晖点头道:“立地道之人有二,一是镇元子,他的手中握有地书,此书蕴含有地道之气运,而另一人,却是那土之祖巫后土。”
女娲闻言,却不由有些惊讶:“后土?”原来,她虽然也猜到立地道之人,但却并不全,只猜到其中的镇元子。
而对于玄晖所说的后土,却是没有想到。
玄晖点头道:“后土道友,也是立地道的关键,她的身上,也有地道的另一半气运,并不逊色于镇元子。要立地道,二人却是缺一不可。”
“不过现在时机未到,其中缘由,我却不好与你分说。”
女娲闻言,也不追问,道:“师兄看样子是成竹在胸,有师兄谋划,女娲却也安心了。”
接下来,两人又一起交流了些关于人道如何发展的策略和方向,女娲这才终于离开混沌天。
回去自己的道场。
玄晖也自闭关修炼。
这次和女娲一起立下人道,并且还成了人道之主,玄晖的收获不可谓不大。
那大道功德还在其次,最重要的却是无时无刻从人道所传递来的各种感悟,以及人道气运加身。
这对于玄晖,才是真正的大好处。
自从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之后,玄晖的修为进步速度就有些慢下来了。,秒_蟑?結+晓!税_罔? ~追?嶵?欣+彰^踕·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一来是境界越高,修行也越难,而二来,却是仙道修炼的境界体系,他也终于走到尽头了。
是的,混元大罗金仙,就是仙道的最高境界。
至于再往上,甚至于是混元大罗金仙这个境界,都已经没有了清晰的划分。
因此,证道之后的一切修行,却是都需要玄晖自己去摸索,去开创。
这自然也就让玄晖的修行速度慢了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答应女娲,与其一起建立人道的原因之一。却是为了借助人道来促进自身之道的进步。
而现在看来,果然有效。
“天地生灵越多,强者越多,人道就会越发壮大,而人道昌隆,对于我的好处也是越大。”
玄晖现在和人道虽然谈不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哪怕人道被摧毁了,他也可以随时抽身,但也是因果颇深。
借人道气运修行,借人道感悟大道,人道于玄晖而言,却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若有可能,自然是要尽一切努力,扶持人道,使得人道昌盛,可以与天道相争。
而玄晖此次闭关,便是为了参悟自己的大道,将来该要如何前进。
他的大道,最早是起自于太阳之道,以太阳之道为根本,又内含火之大道、光之大道于其中。
而后,玄晖又从太阳之道中悟出阴阳共生之理,因此将太阳之道蜕变为阴阳之道。
大道根基自然也随之转变。
不过这时的阴阳之道却还不全,所以玄晖又找上了羲和、常曦,从两人处得到太阴之道。
以太阴之道补全自身的阴阳之道。
终于使阴阳之道平衡、逐渐完善。
而如果再细致的捋一下,却可将玄晖的修行之路归结为:四象化两仪,两仪化太极。
这四象,说的是他的“太阳之道”,两仪是“阴阳之道”,而太极,却是“阴阳之道”的进一步相合,将阴和阳彻底融汇一体,演化太极。
这种证道之法,被玄晖称之为混沌证道。盖因除了阴阳之道外,玄晖还融合了其他各种的大道在其中。
不过这些都是枝叶,真正的主干,始终还是阴阳之道。
只是玄晖已经做到了“一”,将阴阳之道演化太极,想要再进一步,却就难了。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却有两条路。
其中一条路,是以“一”化“万”之法,将阴阳之道往下不断分化下去。
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从“三”到“四”,从“四”再到“五”……
如此不断顺推下去,阴阳之道所容纳的大道越多,而自然玄晖的修为越强。
实力也自然随之而提升。
而还有一条路,却是逆推,这条路更难。之前玄晖以“二”化“一”,也就是将阴阳之道演化太极,就艰难异常。
而现在已经是“一”了,“一”再逆推,那就是“零”。而“零”为何?
“二”是阴阳,“一”是太极,这“零”,却是叫做无极。无极之道,比之太极之道,却是更加难悟。
这两条路,倒也不是说哪一条就比另一条更好走。
事实上都不好走。
“以一化万”难,“太极化无极”也难。不过好在的是,这两条路并不相悖,玄晖也是两条路一起走。
一边顺推,以一化万,其中“一”、“二”、“四”他都已经做到,尽得其中奥妙。
不过这中间还缺了“三”。何为“三”,“三”就是三才天地人。天道、地道和人道。
从此也可见,玄晖和女娲一起立人道,其实也是在补自己的大道缺漏,不仅是人道,甚至地道,也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而继续往下,还有“五”,“五”是五行之道,此道玄晖也是有所涉及,其收下的大弟子孔宣,便是先天五行本源所孕育的天地间第一头孔雀。
这些年玄晖教导孔宣修行,对于五行之道也是领悟不少。只是要做到精通,将五行之妙悉数融入阴阳之道中,却还不太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