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单纯不想杀你,仅此而已

作者:夏山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往后一年,百姓开垦的土地都是自己的。  百姓又不傻,肯定疯狂趁着这一年疯狂开垦土地。  如此的确可以极大地调动百姓开垦荒地的积极性,可他们又怎会尽心去种国家的土地?  国家需要粮食,战争需要粮食。  就算赵凌找来海外的那些优良作物,国家收不上粮食,军队无军粮,必起兵变。  赵凌死死盯着王绾,冷笑道:“有何不可?”  “天下刑徒流民何其多,他们可以耕种,只给他们一日两餐即可。”  “百姓开荒之余,他们种国家的地,国家给他们粮食和钱财,免除农民赋税,他们自然会种。”  王绾仿佛听到什么天荒夜谭,声音颤抖到尖锐,已经忘记了赵凌的手段:“国家的土地给那群贱民耕种,给他们粮食,还要免除他们的赋税?陛下,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  王绾甚至以为赵凌疯了。  谁说他杀伐果断的?  他仁慈过头了吧!  赵凌语气带着无尽的冷漠:“朕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只需负责向百官传达朕的旨意。”  “陛下方才在殿上为何不提?”王绾脸色难看到了极致,“陛下此等政令下达,群臣必定反对!恕臣不敢传达笔下的旨意,陛下何不令张良丞相去传达?”  赵凌嗤笑道:“朕原本叫你来,是与你商讨如何管理商人,你非要说到种地上去,满口仁义,大秦的子民在你口中却成了贱民。”  “朕且问你,百姓开垦的荒地,他们种下的粮食,凭什么让他们吃不起饭?凭什么他们要交那么多赋税?”  “大秦的军费,朕自会负责,农民那三瓜两枣,留给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不行吗?”  王绾的脸憋得通红,他刚才属实被赵凌的言论给震惊到了,情急之下,竟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贱民!  对,就是贱民!  什么百姓,在他们贵族世家眼中,哪怕饿殍千里,他们最多也就动动嘴皮子,作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让皇帝开仓放粮。  皇帝要是不作为,那他们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骂皇帝残暴。  反正他们骂骂皇帝就能千古留名,也不需要真的付出什么。百姓不能死太多。  那是因为他们担心百姓死了就没人耕地,没人供养他们。  所以百姓要活着。  也仅仅是活着。  要是死了,那就死了吧。  死得太多,他们就从指缝间抖出一些陈年粟米,那已是天大的仁慈了。  那些贱民就该对他们这群高高在上的贵族感恩戴德,赞颂他们的仁慈,传扬他们的美名。  “陛下……臣听闻蒙恬、蒙毅已即日将前往上郡再征胡人。”王绾咬牙切齿地问道,“陛下近日下达的政令,无一不是耗粮废财,国库空虚,陛下何以解决三十万大军的军费?”  “征讨胡人,何须三十万大军?一万五千大军足以横扫草原。”赵凌大袖一挥,“军费的事,王丞相就不必费心了。”  “你只管将朕的旨意传达下去,有异议的,让他们来找朕。”  赵凌叫王绾到章台宫,本来就是想跟王绾订好有关商人的律法,但王绾非要跟他说种地,本来还想推迟一段时间的事,怕大臣们适应不了这么多的改动。  赵凌干脆也一起宣布了。  大势在他,赵凌根本不担心贵族们造_反。  他刀都磨好了。  大军从三川郡到咸阳,一路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得了皇位。  如果有人敢举兵造]反,那正好展示一下实力。  赵凌敢说,以他如今快速获得的民望,他的政令下达,普天同庆,贵族敢反赵凌,底层的农民都不答应。  王绾的确听说过赵凌要半月之内要解决胡患,现在可好,一万五千大军横扫草原……  这何止是好功近利啊?  “好好好!”王绾气急败坏,已经快失去了一个政客的冷静,“商人之事,臣无异议,给农民土地的事,不如等陛下的铁骑横扫草原之后再说。”  赵凌一改之前的柔和,冷冷说道:“朕是命你传诏,不是与你商议。”  王绾:“……”  他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赵凌。  这是什么态度?  赵凌不是要用他制衡三大氏族吗?  王绾背后依旧有着一股不可忽视的贵族力量,他在朝堂之上耕耘多年,建立了不少威望,赵凌难道要放着他这股力量不用?“王丞相,朕敬你是老臣,希望让你跟西文彦他们玩玩,不想引起过多的朝堂动荡。”  “仅此而已!”  赵凌脸上挂着几分玩味的笑容:“王丞相莫要忘了,朕是君,你是臣!王丞相不会真以为朕非要你去制衡三大氏族吧?”  “若不是诸位为大秦统一做了不少贡献,朕念你们劳苦功高,也是给父皇面子,不想伤你们这些老臣,否则……”  赵凌眼底掠过一丝寒意:“朕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或许还可青史留名,否则便如冯丞相一般告老告病吧。”  冯去疾在朝堂上的威望并不比王绾低,他在朝堂上请辞,赵凌考虑都不带一下的,直接允了。  赵凌有自己的班底,这些老臣敢翻脸,他就敢掀桌子。  什么贵族氏族那么了不起了?  赵凌出三川郡就将一切可能要面对的敌人。  王绾面对赵凌感到了真正的恐惧。  如果是嬴政,即使暴怒,也最多把王绾关起来,甚至都不会罢官。  仅仅是谏言,嬴政哪怕不同意他的政见,也根本不会生气。  但赵凌这里确实截然不同。  王绾此时想起了赵高和李斯的下场……  王绾看向赵凌,他在赵凌的脸上看不到怒意,而是冰冷的寒意和蔑视。  赵凌没有跟他开玩笑,也没有说大话。  王绾狠狠咽了口唾沫,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赵凌根本就不需要他,大秦也不需要他。  “臣……遵旨!”王绾苦笑了一声,想想身后的族人,只能选择妥协。  他之所以能活,不是因为他多有能力,也不是因为他背后有多少势力,亦或是他的声望。  单纯就是因为赵凌不想杀老臣而已。  他更像是个吉祥物。  赵凌转过身去,声音低沉:“退下吧。”  王绾又深深叹了口气离开章台宫,原本挺直的脊梁似乎也弯了一些,整个人好似突然又老了十几岁。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