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碗底洞

作者:梦幻蓝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雨水顺着鼓楼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凿出深浅不一的凹坑。龙安心数到第七个水洼时,听见身后传来芦笙破音般的抽泣声。


    "阿朵姐,你家那口子真要退社?


    "吴晓梅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


    "上个月刚给你们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


    "热水器能当饭吃?


    "叫阿朵的妇女把合作社工牌摔在积水中,


    "我家阿勇在广东厂里,一个月顶你们绣半年花!


    "


    龙安心蹲下身捡起工牌,塑料封套里还夹着阿朵女儿的画——歪歪扭扭的蝴蝶妈妈,翅膀是用合作社第一批绣线粘的。他抬头时,正好看见最后三个社员跟着阿朵消失在雨幕里,他们手里提着印有


    "网红苗寨


    "字样的塑料袋。


    "第三批了。


    "吴晓梅攥着被雨水打湿的账本,


    "按这个速度,月底前合作社要散架。


    "


    龙安心用袖口擦去工牌上的泥水。远处新修的旅游公路上,一辆观光大巴正喷着尾气驶过,车身上


    "神秘苗疆一日游


    "的广告词在雨水中模糊成团。


    "准备评理石吧。


    "他把工牌塞进苗装内衬,


    "趁务婆还能唱得动《理词》。


    "


    ---


    晒谷场中央的巨石被雨水洗得发亮,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寨老们立下的


    "评理石


    "。龙安心摸着石面上那道裂痕——去年邻寨来争水源时,吴家阿公用柴刀砍出来的警示。现在石前摆着三样东西:合作社的蓝皮账本、一碗生锈的铁钉、还有从务婆嫁妆箱里取出的雕花银酒壶。


    "汉人就是汉人。


    "寨老吴耶罗用烟杆敲着账本,


    "祖宗传下的规矩,利润要先修鼓楼再买盐巴,你倒好,全砸给那些小崽子读书!


    "


    龙安心翻开账本最后一页:


    "去年助学花了七万四,但县非遗补贴的八万块我一分没动......


    "


    "钱的事用钱算!


    "吴耶罗突然用苗语吼了一句,枯瘦的手指戳向铁钉碗,


    "按老规矩,吞铜铁的烂肠子!


    "


    场边响起窸窣的议论声。龙安心看见阿朵她们挤在人群最后,有个年轻人甚至穿着印着某位明星的t恤——这在严守传统的凯寨简直是大逆不道。


    务婆的拐杖声从石阶上传来。九十二岁的歌师今天破例穿了压箱底的靛蓝祭服,衣摆上星辰纹已褪成灰白。她颤巍巍走到巨石前,突然用苗语唱起《分金歌》,苍老的声音像钝刀刮过竹节。


    "务婆说......


    "吴晓梅凑近翻译,


    "要喝和解酒。


    "


    龙安心一怔。这是苗族解决重大纷争的最高仪式,需要双方共饮特制的


    "有洞酒


    ",意味着让怨恨从碗底流走。但自从1958年公社化运动后,再没人完整记得仪式流程。


    "酒具都不全了。


    "吴耶罗冷笑,


    "何况现在谁敢喝断肠草?


    "


    雨忽然大了。龙安心望见晒谷场边缘,几个离社的年轻人正偷偷用手机拍摄。镜头反光让他想起城市写字楼里的监控探头。


    "我去找酒具。


    "他转身时低声对吴晓梅说,


    "你准备......


    "


    "早备好了。


    "吴晓梅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露出十二只粗陶酒碗的边缘,每只碗底都有个针眼大的孔,


    "去年跟务婆学的。


    "


    ---


    鼓楼后的废弃烤烟房里,龙安心正用砂纸打磨一块枫木板。吴晓梅蹲在火塘边熬制酒曲,陶罐里翻腾着深紫色泡沫。


    "县里刚来的通知。


    "她突然说,


    "宣传部长女儿明天要来考察。


    "


    龙安心手里的砂纸在木板上刮出刺耳声响。他当然记得三天前那个电话——部长暗示可以给合作社


    "政策倾斜


    ",条件是让他女儿来当


    "文化顾问


    "。


    "杨金花,民大舞蹈系毕业。


    "吴晓梅往火塘扔了把艾草,烟雾顿时变成青色,


    "她论文写的是《论苗族银饰的生殖崇拜意象》。


    "


    一块木屑扎进龙安心拇指。他想起那些摆在旅游商店里、被故意做成乳房形状的


    "传统


    "银吊坠。火塘爆出个火星,落在吴晓梅正在雕刻的酒碗上——那是只正在交尾的蝴蝶图案。


    "十二只碗都刻了不同纹样。


    "她用手指抹去碳灰,


    "拼起来才是完整的《迁徙图》。


    "


    龙安心突然明白她的用意。最古老的和解仪式需要十二位寨老共饮,每人酒碗上的图案连起来,就是苗族南迁的路线图。现在他们要用这种象征,把那些被网红直播吸引走的年轻人


    "拼


    "回来。


    "断肠草......


    "


    "换成黄连汁。


    "吴晓梅从银项圈里取出个小锡盒,


    "剂量刚好让人记住苦,但死不了。


    "


    屋外传来摩托车轰鸣。龙安心从窗缝看见阿朵的丈夫阿勇回来了,这个在东莞电子厂干了五年的青年,正把一箱


    "苗寨秘酿


    "往屋里搬——塑料瓶上贴着露骨的苗族少女贴画。


    ---


    正午的太阳把评理石晒得发烫。龙安心数了数,晒谷场上聚集了六十七人,几乎全村能走动的都来了。最前排摆着十二张竹凳,离社的十二人局促地坐着,阿勇不停摆弄着手机链上的Led灯。


    务婆在巨石前摊开一张獐子皮,上面用柴灰画着奇怪的符号。龙安心认出这是


    "埋岩


    "记事法的变体——用图画记录纠纷内容,埋在地下表示永不翻案。


    "先对账。


    "龙安心打开投影仪,把合作社的银行流水投在白色幕布上。数字在苗族老人们眼中或许只是蚯蚓般的曲线,但阿勇他们明显绷直了背——这些去过城市的年轻人认得阿拉伯数字。


    "去年总利润二十一万元。


    "龙安心用竹棍指着幕布,


    "七万四用于村小扩建,三万元买古籍,六万元付绣娘工资......


    "


    "骗人!


    "阿朵突然站起来,


    "网红阿雅说你们卖一套刺绣赚三千!


    "


    吴晓梅默默取出手机播放视频。画面里那个穿着


    "改良苗装


    "的网红正举着合作社的绣片:


    "家人们看这个星辰纹,纯手工要价三千不过分吧?


    "镜头一转,她行李箱里全是机绣的仿品。


    晒谷场一片死寂。龙安心看见几个老人开始用苗语咒骂,他们这辈子最恨的就是骗人。


    "喝吧。


    "务婆突然用汉语说道,枯枝般的手指向银酒壶。吴晓梅立刻上前斟酒,深琥珀色的液体从十二只碗底的孔洞漏出,在獐子皮上汇成一条弯曲的线——正是清水江的流向。


    阿勇盯着碗底的纹样:


    "这什么?


    "


    "你喝的这块。


    "吴晓梅指着他的碗,


    "是祖先渡过黄河时踩碎的冰。


    "


    龙安心注意到她的银项圈换了新款式——蝴蝶翅膀上多出个汉字


    "安


    "。当阿朵不情不愿地接过酒碗时,项圈的反光正好晃在对方眼睛上。


    "等等!


    "阿勇突然指着龙安心的手,


    "凭什么他不喝?


    "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过来。龙安心缓缓卷起左袖,露出手腕上那道蜈蚣似的疤痕——两年前设备起火时留下的。


    "汉人的血掺不进苗酒。


    "寨老吴耶罗冷笑,


    "除非......


    "


    务婆突然唱起一段从未听过的古歌。龙安心只听懂几个词:


    "铁匠


    "...


    "换血


    "...


    "三年


    "。吴晓梅的眼睛突然亮了。


    "务婆说,龙安心已经过了苗家的三年试炼。


    "她声音发颤,


    "按古规,可以喝......


    "


    龙安心接过最后一只碗。这只有些特别——碗底有两个孔。酒液漏在地上,与另外十一股细流汇成一片小小的反光。


    "喝净渣子。


    "务婆用汉语命令,


    "那是怨恨的实体。


    "


    十二个人仰起脖子。龙安心尝到令人作呕的苦味,舌根立刻麻痹了。他看见阿朵在干呕,阿勇的额头渗出冷汗,但没人敢吐出来——按照古规,吐出和解酒的人会被视为理亏。


    当最后一口酒渣咽下,吴晓梅捧出个陶罐。十二只酒碗被倒扣着放进去,碗底的孔洞恰好组成完整的星座图。


    "埋了吧。


    "务婆用苗语说,


    "等盐巴从洞里长出来,恩怨就化了。


    "


    龙安心正想翻译,晒谷场入口突然传来清脆的高跟鞋声。一个穿紧身旗袍的年轻女孩举着自拍杆走来,手机壳上镶满闪亮的


    "苗银


    "装饰。


    "大家好呀!我是金花~


    "女孩的苗语带着浓重口音,


    "直播间家人们想看看真实的苗族调解......


    "


    务婆的拐杖突然砸在陶罐上。碎陶片飞溅中,十二道酒痕在阳光下很快蒸发了。


    ---


    黄昏时分,龙安心在鼓楼后找到了独自刺绣的吴晓梅。她正在修补一条被酸汤染色的腰带,针脚比平时乱了许多。


    "杨金花住县招待所了。


    "他递过一碗蜂蜜水,


    "说是被务婆吓的。


    "


    吴晓梅没接碗。月光照出她项圈上那个


    "安


    "字,龙安心这才发现是镀银的——真银应该像她眼底的光那样柔和。


    "十二年前。


    "她突然说,


    "也有个汉人姑娘来学刺绣。


    "


    龙安心喉咙发紧。他当然记得林妍,大学时来黔东南采风的美术生。那年他们一起复原了失传的双面绣技法,后来那篇论文只署了林妍一个人的名字。


    "她问为什么星辰纹要绣在衣服反面。


    "吴晓梅的银针在月光下划出弧线,


    "我说,因为祖先赶路时,星星照在背上。


    "


    远处传来阿勇他们的笑声。那些年轻人正在新开的


    "苗家乐


    "里,给游客表演所谓的


    "传统酒令


    "——实际上是把抖音神曲填上苗语发音。


    龙安心突然抓住吴晓梅的手腕。蜂蜜水洒在未完成的刺绣上,把星辰纹染成金色。


    "再教我一次那个......


    "他喉结滚动,


    "有洞酒的仪式。


    "


    吴晓梅的银针悬在半空。月光从鼓楼的榫卯缝隙漏下来,在她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像某种古老的密码。


    "碗底要钻两个孔。


    "她最终开口,


    "一个流走怨恨,一个......


    "


    夜风送来远处旅游公路上的汽车鸣笛。龙安心突然意识到,那另一个孔,或许是为了让某些东西流进来——就像他七年前被暴雨冲回凯寨时那样。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