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我错了,我不该在这儿骂人

作者:黑夜中的白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旁边稍矮一点的木柜上,两张黑白照片露出了一角,被一只铁皮的盒子给遮挡住了。


    江南征心里顿时猛地一紧,瞬间明白了为何昨晚胖子会感慨自己无家可归。


    摆在那儿的两张照片,正是罗自强父母的遗像。


    “那是我父母,他们都已经牺牲了。”罗自强注意到江南征的目光聚焦在照片上,咧了咧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江南征闻言鼻头陡然一酸,嘴唇微微抿起,赶忙坐下说道:“胖子,你这油渣的味道闻着可真香啊!跟我家那菜坛子有得一拼!”


    罗自强将面条从锅里盛出,把装着油渣的罐子推到江南征面前,说道:“你将就吃点吧,我这里条件有限,只能委屈你这么吃了。”


    “这怎么能算是将就!以前我在家里,可没有什么机会能吃到这个,嗯,真是香得很呐!”江南征说着,便呼哧呼哧地吃起了面来。


    “明早车是几点钟的?”


    “是七点半的,不过我六点二十就得从家里出发,还得去花时间办理托运呢。”


    “嗯?托运什么东西?”罗自强一脸疑惑。


    “当然是自行车呀!”江南征微笑着解释,“我爸为了我把家里的老驴都宰了,出门带着东西不方便,我把这车给带回去,也好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小江,你可真是个有孝心的人。”罗自强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追忆,破天荒地没有了平日开玩笑的心思。


    江南征吃完饭,就在门槛上坐着,一直陪罗自强到八点半左右,这才起身回家。


    然而,等他回到后院时,竟发现自家门前正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李书清,另一个是朱子建。


    两人的脚边正摆放着不少沉甸甸的东西。


    “小江!”朱子建看到江南征回来,瞬间兴奋地说道,“你总算回来了!”


    “你们怎么过来了?”江南征颇感意外。


    李书清挠挠头说:“其实之前来了好多人呢,林医生是刚刚才走,刘科长和刘峰哥也来过,吃饭前才离开……”


    朱子建笑着接过话茬,打开手电筒照了照地上的东西,兴奋地说:“小江,我们给你买了些江城的土特产,你一块儿带回老家去。”接着,他拍了拍李书清,又对江南征说道:“征哥,你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一路顺风啊!我们等你回来!”


    江南征明白他所担心的事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放心吧,我答应你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小江,你也早点休息,明天可千万别误了时间,我们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了。”


    说完,朱子建就拉着李书清便转身离开了。


    江南征弯腰把门口的礼物提进了屋里,心中满是感动。他整理了一下行李后,简单洗漱完,就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眠。毕竟,明天一早,他就要搭乘南下的火车,踏上回家的旅程了。


    ……


    江家村


    天刚微亮,整个山村便沉浸在一片鸟语花香的祥和氛围之中。


    虽说才刚过七点,但漫山遍野的水田里,劳作的人们早已弯着腰忙碌了接近三个小时了。


    “嫂子,早饭已经做好了,你先吃了再干活吧!”


    郭春梅正在田间专心地清除着田里的杂草,这时江永山的妻子邹芳萍走了过来招呼道。


    “现在时间是几点啦?”郭春梅撩起脖子上的挂着的帕子擦了擦脸上汗,从田里走出来,在田埂上用力跺了跺脚,抖落脚上黏着的淤泥,光着脚走向了邹芳萍。


    “现在刚过七点半。”邹芳萍弯腰从竹编篓子里倒出一碗绿豆水,递了过去,“嫂子,干了这么久的活,你肯定口渴了,先喝点水吧!”


    “我之前不是说了嘛,这块田离得又不远,我自个儿回去喝就可以,还让你专门跑这一趟!”郭春梅接过茶碗,尽管嘴上数落着弟媳,但语气里却满是心疼。


    “没关系的,嫂子。”邹芳萍微笑着,摘下头顶戴着的帽子为嫂子扇着风,“你在外面干活,可比我要累的多,家里的事儿轻松些。”


    妯娌之间能相处得如此温馨融洽,郭春梅功不可没。她心里清楚,邹芳萍是真心怕她口渴了,所以才专门跑来喊她吃饭,还细心地带上了茶壶。江家这一代的三位妯娌,皆是善良之人。


    “走吧,咱们回家吃饭去。”郭春梅担心弟媳会热着,匆匆喝完绿豆水,就起身拉着她便走了。


    “嫂子,南征这会儿应该已经在火车上了吧?”邹芳萍一边走着,一边提醒道,“嫂子,你慢些走,小心地上的杂草扎到脚。”


    “没事儿。”郭春梅摆了摆手,转身接过邹芳萍手中的竹编篓子,“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别到时候摔着了,还是给我吧。”接过竹编篓子后,她接着说道:“他大伯说火车是七点半才开始走,晚上才到青山,明天在县里有个欢迎仪式,下午就能回来了。”


    “那可太好了,咱们马上就能见到南征了。”邹芳萍脸上洋溢着笑容,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等两人回到老宅时,只见院子里两个小女孩,一个攀在树上,另一个在树下仰着头指挥着,正忙着抓树上的鸣蝉。


    郭春梅见状,笑着说道:“西媛,你又被你姐哄着爬上树啦?她倒是挺会在一旁指挥人的。”


    一旁的邹芳萍脸色顿时一变,大声呵斥道:“北菁,你这是在干什么!不知道这样做有多危险吗?还不快点把你妹妹弄下来!”


    “妈,只是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成不了,将来还怎么去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呀,我们这一代人得比你们更能吃苦,更懂得奉献才行!”江北菁的小胳膊一抬,手臂往胸前收紧,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你这混孩子!你才几岁,就说什么奉献!看我不收拾你!”邹芳萍说着,便跑去拿扫帚,佯装要好好教训自己的大女儿。


    “妈,我不怕奉献,也不怕吃苦,我肯定可以跟上姐姐的脚步的!”江西媛在树上一边伸手去够鸣蝉,一边着急地大声喊道。


    郭春梅听了后,有些无奈地扶了扶头,说道:“西媛,快点下来吧,该吃早饭了。”说完,就看到江北菁躲到自己身后,便拦住邹芳萍,“好了好了,都已经十几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这要是摔疼了也是她自己受着,你也别太操心了。”


    邹芳萍哪会真打,被郭春梅这么一拦,心领神会地说道:“就算年龄再大也不能做这么危险的事儿,要是再让我看到,非得叫你们爸好好揍你们俩不可!”


    “嗯!行”郭春梅按着江北菁问道:“听到了没,北菁?你要是再这么调皮,就让你爸用柳条沾酒精打,边打边消毒!”


    江北菁吓得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对这位二妈是既敬重又害怕,赶忙说道:“二妈,我们再也不敢了!”


    郭春梅与邹芳萍对视一眼,笑着说道:“好了,回屋吃饭吧。”


    一行人穿过老屋往后院走去,过了水井,却没看到江永青和老爷子。


    邹芳萍里里外外都找了一圈,确实没见着人,便笑着对江北菁说:“北菁,你去叫二伯和爷爷回来吃饭。”


    “我去我去,姐让我去吧!你可是革命的老前辈了,哪能让你到处跑腿!”江西媛说完,转身就跑。


    江北菁看到母亲投来的眼神,脖子顿时一缩,也赶忙往门口跑去。


    郭春梅在旁边笑得不行,说道:“这俩孩子,明明是一起长大的,怎么性格差别就这么大呢?一个机灵过头了,另一个咋这么憨呢?”


    邹芳萍无奈地捂了捂脸,“嫂子,可不是嘛!咱村里也有两户人家是双胞胎,可都不像咱家这样。你说再过几年她们就要成家了,怎么还这么让人操心呢!哎,发愁啊!”


    “急什么,她们才多大啊就说成家!这话可不许再说了,女孩子也是必须读书的!”郭春梅的语气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知道了,嫂子,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邹芳萍可不敢违背自家二嫂的意思。


    江西媛和江北菁一路跑到宗祠,果然看到二伯和爷爷正在角落里打扫卫生,动作十分利落。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宗祠,已婚妇女是不能进的,小孩子倒是没那么多的讲究。


    “爷爷,二伯,吃饭啦!妈让我来叫你们!”江北菁走进祠堂,从爷爷江德富手中抢过小扫帚,“你们天天都到这里来,还觉得打扫得不干净呀!让我们来弄吧!”


    江德富笑了笑,揉了揉孙女的脑袋,说道:“你哥要回家了。”


    “啥?”姐妹俩对视一眼,瞬间兴奋得跳了起来。


    “真的太好了,征哥要回家啦!”


    “真的太好了,阳哥要回家啦!”


    听到妹妹这么说,江北菁忍不住敲了她一下脑袋,“你傻呀,江南征才是咱大哥,你喊江东阳什么哥!”


    “姐!”江西媛顿时委屈地捂着脑袋,“江东阳老是欺负我,非要我喊他哥,还说要是我不直接喊江南征的名字,就不给我买画本子……”


    “这个王八……”江北菁刚要骂出口,看到二伯瞬间瞪大的眼睛,赶忙捂住嘴,“我错了,二伯,我不该在这儿骂人的。”她拉着妹妹走到外面,气愤地说:“他居然敢欺负你,等他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姐,他比你还大呢,你打得过他吗?”江西媛似乎已经习惯了被人欺负。


    “你忘了,咱们还有大哥呢!你给我记清楚了,咱们只有一个大哥,那就是江南征!江东阳就只比咱们大几天,和咱们是平辈,才不是什么哥。”江北菁霸气地说道。


    “走吧,回去吃饭。你吃完赶紧去一趟县城。”江德富整理了一下香案后,就招呼着江永青一起往外走去。出门后,他把江北菁叫到身边,笑着说:“北菁,东阳不也是你哥嘛,你比西媛早出生几秒,不也是姐姐嘛!这可不是什么都是你说了算的!”


    “爷爷,我知道的。”江北菁自信满满,“这是我们小辈之间的是非,我自己心里有数。”


    江永青又好气又好笑,“哟呵,你才多大点啊,就有是非了?”


    “那当然了!”江北菁举起拳头,说道:“二伯,以前东阳去城里上学,老是嘲笑大哥待在农村里游手好闲,大哥心里能不难受吗?大哥留在乡下又不是他的错!现在好了,大哥不仅在江城站稳了脚跟,还考了个全国状元!看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谁还敢说大话出来!我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江东阳!”


    江永青听了后,心中不禁一阵恍惚,鼻子也微微发酸。江北菁年纪虽小,却道出了农村里存在的普遍现象。虽说大多数农村人都是善良的,但确实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存在笑人无、恨人有、嫌人穷、怕人富的心态。江南征以前在村里,可没少在背后被人说闲话。


    江德富的胡子微微颤动,打趣道:“那确实得好好教训他一下了!那北菁,爷爷可等着看你的成果,到时候别忘了告诉爷爷呀!”


    “嗯,好的!爷爷,大哥什么时候回来呀?我都盼了他好久了!”


    江德富一手牵着一个孙女,目光望向幽深的大山,微笑着说:“明天,明天就回来了,咱们的状元就要回家啦!”


    ……


    青山县城,江永胜家中。


    楼萧玉从厨房端出一盘泡菜和一碗稀饭,放在正在啃窝窝头的江永胜面前,见他吃饭速度极快,便提醒道:“永胜,你慢点吃。这才七点半呢,离上班时间还早。”


    “今天事情比较多,得早点去。”江永胜摇了摇头,朝厨房看了一眼。


    楼萧玉心领神会,一脸期待地说:“老鸭子已经买好了,怕吵醒你们,就让楼下老黄帮忙杀了,现在已经炖上了。晚上南征到家,鸭汤味道正好,让他喝点补补身体。”


    “嗯,南征喜欢吃他妈做的麻辣豆腐乳,晚上也弄点出来,下饭。孩子在火车上赶了一天的路了,估计吃东西也吃不好。你待会再去供销社买点细面回来,问问周围谁家还有香菇,先借点回来,包点抄手,他喜欢吃。”


    听到丈夫这般细致入微的叮嘱,楼萧玉微笑着说:“这还用你说,除了细面得去买,其他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我让东阳去给赵家闺女补习,正好跟她妈要点香菇,昨天她就跟我说过了。”


    “嗯,好,一定要注意礼尚往来,别让人觉得咱们是在占他们的便宜。”江永胜点头,对自己媳妇的做法表示赞许。  “那肯定不会,我心里有数。你媳妇我在这附近口碑可不差。”楼萧玉微笑着,轻轻挽了挽耳边的碎发。


    江永胜喝了口稀饭,看了眼屋里,问道:“这都几点了,不是说要帮街道办写文章吗,这时候还不快点起来?”


    楼萧玉笑道:“约的时间是九点,现在还有一会儿呢,等你上班去了,我就叫东阳起床。”


    江永胜点点头,又吃了一会儿,就迅速收拾好公文包准备离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这臭小子最近情绪还是那副样子吗?”


    听到这话后,楼萧玉顿时笑了,“你说呢!自从上次你回来告诉他南征这次考了个全国状元后,对他的打击可不小,他都快自我怀疑了。”


    “哼,这臭小子要是就此一蹶不振的话,我可就要看不起他了。”江永胜走到镜子前一边梳头,一边说道:“我工作忙,有时候顾不上他,你在家里多教导教导他。要是有嫉贤妒能的心态,得尽早纠正,这可是陋习。再说了,南征也是咱老江家的孩子,大家都是一家人。”


    楼萧玉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点头道:“我知道,孩子现在正处在成长的叛逆期,我心里有数的。”


    “嗯!那就好!”江永胜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很是满意,走到门口换鞋,“对了,老二中午可能会来县城,来了你做点好吃的招待一下。老三晚上下班了也会过来,别怠慢了自家人。”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楼萧玉打开门,点点头,又急忙问道:“对了,春梅会过来吗?”


    “应该来不了,家里离不开她。咱们江家能有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们这些贤内助的默默支持。”江永胜感慨地说道。


    “嗐!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些感谢的话。你赶紧去上班吧!”


    等江永胜一走,楼萧玉关上门,来到餐厅收拾好碗筷后,便快步走向次卧。


    她没敲门,直接推门就进去了。


    江东阳听到动静,从书桌前猛地跳了起来,钻进被子里,飞快的拉过被子盖住头,面朝里装睡。


    楼萧玉愣了一下,走到书桌前查看,只见上面摊开着一本物理课本,旁边放着笔记。她伸手摸了摸木椅,发现还有些温度,一下子就猜到这小子早就起床看书了。看来江南征高考考了全国第一,对他刺激不小,现在都开始努力学习了。


    “东阳,你征哥今晚就回来了,你知道吗?”楼萧玉提醒了一句,江东阳一动不动。


    “那你早点起来,一会儿还要去帮居委会写东西呢,既然要去做志愿,就认真做好。饭已经准备好了。”


    见他不吭声,楼萧玉也不勉强他立刻表态,笑着提醒完便退出了房间。


    关上门后,楼萧玉不禁笑了笑,“这孩子,这么小就知道要面子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呼!”江东阳睁开眼睛,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坐起身来,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举起拳头暗暗下定决心:“征哥,我一定不会输给你的!你就等着瞧吧!”


    呜呜呜!


    一辆火车正载着数百名旅客,从江城站出发,一路向南飞驰而去。


    说是飞驰,其实并不十分准确。这个时期火车的平均车速仅有八十公里,与后世动辄时速三四百公里的高铁相比,相差甚远,但在当时,能有这样的速度已然相当不错了。


    江南征站在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尾部,看着江城的轮廓在视线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旷野,远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他知道,这片大地又开启了崭新的一天。


    辽阔的大地,辛勤劳作的农民,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看着这一切都让人心胸舒畅,心情愉悦。


    随后,他转身朝自己所在的车厢走去。原本打算忍到中午再吃东西的江南征,叫住了乘务员,花了一两粮票换了一个窝窝头,又回到车厢尾部,一边啃着窝窝头,一边打量着车厢。


    这列火车是东方红星四号内燃机车,车身外部漆成了辨识度极高的深绿色,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绿皮火车。


    此时,内燃机车已主要用于旅客的运输,而蒸汽机车则大多是负责货运的任务。这辆东方红星号,可是当下国内最为先进的机车之一。


    江南征从一些细枝末节处就能够明显感觉到,这列车才刚刚投入使用不久,许多地方都崭新如初。


    接下来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旅程,他看了一会儿,就着热气腾腾的温开水,吃完了窝窝头,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在这个年代,能够乘坐火车往返各大城市的,大多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会坐。


    一方面,火车票价格不菲,从江城到青山的过路车票,卧铺需要30块钱,就算是硬座也要10块,这笔钱足够普通老百姓过上一两个月的日子了,即便是对火车再好奇,一般人也不会轻易花这个钱出门。


    另一方面,出行需要单位或街道开具介绍信,上面要详细说明前往何处、所为何事、拜访何人以及目的是什么,手续颇为复杂。当然,遇到紧急事情需要出门的情况除外。


    因此,车厢里的乘客素质普遍比较高,大家都很淳朴、热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时,在车厢里会碰到个特别健谈的乘客,从上车开始便能一路聊个不停,使得整个车厢都弥漫着轻松愉悦的氛围。


    倘若有乘客头晕或是身体不舒服,大家都会热情地帮忙呼喊列车员,每个人都是真心实意,见不得旁人受苦的。


    这个时候的车厢,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充斥着各种异味。


    像什么脚丫子臭味、汗酸臭、口臭味或是泡菜味儿等等,一概没有,毕竟大家出门在外都比较注意个人卫生。


    车厢内,一排硬座设有六个座位,中间由走廊隔开。


    江南征的座位比较靠窗,他一边欣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一边聆听着耳边乘客们的闲聊声,嘴角始终挂着一抹笑意。


    在这样欢快轻松的氛围感染下,江南征也十分礼貌地回应着周围人的搭话。


    “小伙子,你是从哪个站上的火车呀?我刚才就眯了一下,睁开眼就发现你在这儿了!”说话的是旁边座位的一位老大哥,


    年纪约摸三十几岁的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在他的指甲缝里还留有着一些残留的颜料,看样子像是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艺术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