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军权施压

作者:回顾云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彻一直怀疑,眼前的苏云就是当年的苏丞相,只是苦于没有证据,一直都在一个探究的阶段。


    像!实在是太像了!刘彻已经将高帝、文帝实录吃了个透,就是想从实录里面找到符合自己猜测的证据。


    要不是刘彻没见过苏云年轻时的样子,他绝对无比确信,眼前这人就是当年的苏丞相。


    刘彻和苏云交谈了半天,话中处处带着试探,就是想从中找出一些可疑的线索,以证明自己的猜想。


    但他的手段还是太浅了,玩不过现在的老狐狸苏云,试探了半天啥都没试探出来。


    “你父皇已经驾崩了,这些年的事情也该有个盖棺定论了,就从编纂景帝实录入手吧。


    这也没什么好嘱咐的,记住编纂实录的官员必须是你的亲信,不然这实录修下来的话,可能会偏离正常的历史轨迹。”


    文官的笔杆子有多会写,苏云是很清楚的。


    在文官笔下,多少皇帝的名声都发生了偏离,甚至出现了文官理想中的皇帝就是好皇帝的说法 。


    这一点,明朝的皇帝就深受其害。


    刘彻点了点头,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朕也是这样想的,朕提拔了一批底层有学识的官员,让他们来编纂景帝的实录,不仅不会出现歪曲的现象,反而还能让他们得到历练,为日后朕重用他们做准备。”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刘彻心里有分寸,苏云也不想说太多,不过在有些方面,苏云还是要劝劝他。


    “你还年轻,肯定有自己的进取心,但我要提醒你,你才刚刚登基,在朝中的根基并不深,很多官员对你是明面上的尊敬,做事一定要留三分退路,不然一步走错,事情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刘彻听完眼前一亮,随即从身上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苏云。


    “你说的对,有些事情我确实拿捏不准,这次来找您,还是想让您帮我看看。”


    苏云顺手接了过来,原来是一批新官员的任免名单。


    新帝登基,政治根基尚浅,提拔和任命自己的亲信是最快控制朝政的办法,刘彻这么做也确实合情合理。


    不过,刘彻头上还有个老太太搁那压着呢,要真任命官员,还得看看老太太的脸色、考虑考虑老太太的想法。


    老太太现在在朝中的权势很大,毕竟在朝中经营了三代,很多官员的背后都能看到老太太的影子,这也是刘彻一上台就急着重新任命官员的原因。


    现在郅都是郎中令,程不识是中尉,李广是卫尉,整个京城的兵权都在苏云手中,老太太要是不作妖,安安稳稳的享受晚年的话,苏云倒也不急着动手。


    但老太太要是非要闹腾,搅得朝廷天翻地覆的话,苏云不介意发动政变,将她囚禁起来。


    苏云倒不急着动手,毕竟老太太好歹是刘彻的祖母,能不到那一步还是不要闹得太狠,不然得给刘彻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了。


    ————————————


    苏云仔细看了一眼那个名单,对刘彻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官员的任免并没有太过分,还是考虑到多方利益在其中的。


    比如说任免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三个人三方势力,可以说互有制衡。


    窦婴是窦家的人,虽然和老太太关系不大好,但好歹也姓窦,这点窦太皇太后肯定能接受。


    田蚡是王家的人,是刘彻的舅舅。


    赵绾则就是刘彻的人了,毕竟窦家一个王家一个,刘彻自己再安排一个人,窦太皇太后和王太后那也说得过去。


    看似是三方势力的均衡,但实际上三个人都是信奉儒家学说的,任命这三个人,就能看出刘彻自己的想法。


    刘彻是要改革朝堂了啊!


    果不其然,刘彻接下来的话,暴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道家的思想并不符合我的治国理念,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儒家的治国理念。


    我打算改革,打破贵族的垄断,以儒家为新学说,建立一朝属于自己的制度。”


    刘彻描绘的很好,也构筑起了自己的一套蓝图,就是没有说这么做要面对的阻力。


    见刘彻说的滔滔不绝,苏云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后果呢?不考虑这么做的后果吗?你要打破贵族的垄断,势必要得罪无数的人,他们都是旧势力的代表,若集体去找窦太皇太后,那你的新政还能坚持下来吗?”


    “这……”刘彻直接被问得哑口无言了,他确实没想过这么做的阻力会有多大。


    刘彻低下头去沉思,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军权!只要我有军权在手,哪怕他们再怎么施压,我也不会怕他们!”


    苏云微微颔首,“还不算蠢,明白绝对的武力压制,用功臣和军权来制衡外戚,这才是你平衡朝堂最方便的办法。


    你现在在朝中的势力太弱,无法达到你想要的绝对君权,只能想办法步步收拢权力,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完成你的梦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知不觉间,苏云就给刘彻画上了饼,关键刘彻还吃得挺乐呵。


    刘彻心里暗自盘算着:郎中令掌管宫廷禁卫,中尉和卫尉负责守卫皇宫的安全,他们才是京城里的绝对军权。


    郎中令是郅都,中尉是程不识,卫尉是李广……


    刘彻越盘算,越觉得不对劲,这几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苏云曾经做过他们的主帅,他们都是苏云的亲信!


    这些都是父皇临终前刻意安排的,也就是说,父皇是故意安插苏云的亲信掌控军队,让他来辅佐我掌控朝廷咯?


    其实刘启是想把军权直接交给刘彻的,但刘彻的势力太薄弱了,而且没有一个军中之人,想要把军权直接交到刘彻手中,根本是天方夜谭。


    刘启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苏云,选择了郅都、程不识、李广等人。


    “原来云爷你才是掌握军权的那个人啊!云爷你快说,你是不是父皇留给我的托孤大臣?”


    苏云淡淡一笑,摆了摆手,“我不告诉你,想知道自己去猜。”


    苏云很喜欢玩弄刘彻,毕竟他现在有求于自己,拿捏住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没否认其实就是认同了,刘彻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虽然他已经成年了,但是朝中局势错综复杂,刘启不可能不给他留下托孤大臣。


    “那这些政策我就放心大胆地实行了,以后有云爷你给我兜底,他们要是敢造反或者不服从我的命令,云爷你直接派出军队去镇压,直到将他们打服为止!”


    ……


    喜欢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请大家收藏:()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