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雁门张辽

作者:四海散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49章雁门张辽


    “你是军人?”


    看到大汉的手势,赵云忍不住有些惊讶。


    正是!


    大汉抱拳道:“小人乃是雁门郡兵,因南匈奴入侵,府郡多有伤亡,奉丁刺史之命前来刺探军情。只是小心被南匈奴盯上了。逃了一日一夜,射杀了六十多人,不幸坐骑倒毙,若非将军搭救,恐怕已经身首异处了。”


    好汉子!


    赵云立即下马。


    能够在南匈奴的追击下还能射杀这么多人,当真是当世虎将。


    “我乃是云州郭刺史麾下都尉赵云,听闻南匈奴入境,特来迎敌。”


    将军是来迎敌的?


    听到这句话,大汉立即大喜过望。


    南匈奴一直是大汉边界的心腹之患,每年秋冬之际都会入寇。


    边郡早就苦不堪言,大汉也曾像上峰痛陈利弊。


    但无论是刺史还是郡守,都对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匈奴人掠劫一阵就会离开,谁吃饱了没事招惹匈奴人干什么?


    这一次匈奴人大举而来,大汉原以为上面还是跟上次一样不闻不问的。


    没想到居然有只骑兵过来增援。


    不过大汉立即又有些迟疑了。


    云州?


    眼下匈奴人还在雁门,在并州的境内,并州兵不出头,出头的居然是邻居云州兵。


    这……


    大汉有些不解了。


    他的心头略有些不自在。


    怎么?


    赵云也是聪明人,立即看出了大汉的心思。


    “你们并州刺史没有任何的举动?”


    大汉黯然摇了摇头。


    这些年,匈奴人每年都会来雁门掠劫一番。


    并州刺史丁原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匈奴人掠劫,最多也就是做做样子,根本就不敢对匈奴人动手。


    呵呵!


    赵云忍不住笑了笑。


    “跟着这种刺史,当真是壮士的悲哀啊。难道你们雁门的勇士就不觉的憋屈吗?”


    憋屈,怎么不憋屈?


    大汉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他恨不得亲自找上丁原跟他理论一番。


    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丁原是一郡刺史,他不过是个小将佐,二人的级别差的太远,他根本就见不得丁原的面。


    “匈奴人究竟有多少兵马?”


    赵云低声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大汉顿时来了精神。


    他为了打探敌情险些就落到了匈奴人的手中。


    “南匈奴此番倾巢而出,对外号称三万,加上后面的辅兵五六万也不止。”


    六万!


    赵云忍不住大吃一惊。


    这跟他们得到的情报有些出入啊。


    “你说的可是真的?”


    赵云沉声问道。


    句句属实!


    大汉拍着胸脯说道:“小人可是近距离观察过匈奴人的军营。这一次,他们至少出了五万多人,宿营地的营帐遮天蔽日,随军带的牛羊多不可数。”


    五万人!


    赵云的双目眯了起来。


    如果匈奴人真的来了这么多人的话,主公那边可要好生的掂量了。


    “将军!”


    那大汉沉声道:“如果你们真的要跟匈奴人打仗的话,我想我可以帮上忙。我对匈奴人的实力和分布十分的清楚。”


    虽然不是他期望的并州兵,但是只要是打匈奴人,他都是很欢迎的。


    毕竟边郡这些年对南匈奴恨之入骨。


    云州兵来打匈奴,他们都会举双手赞成。


    赵云忽然道:“壮士请跟我来,我带你见一个人。”


    ……


    很快,赵云就带着那个大汉来到了郭嘉的面前,让后一五一十的将先前的遭遇说了。


    五万多人!


    郭嘉也大吃一惊。


    蔡瑜给他的情报是三万人,怎么到这里忽然多出了这么多人。


    如果是五万人的话,这一战恐怕更吃力了。


    他的目光落到了这个大汉的身上。


    “你叫什么名字,在并州军身居何职?”


    听到郭嘉问起,大汉微微有些尴尬。


    他的职位就是个边军的什长,说出来根本就不登大雅之堂。


    不过他还是一本正经道:“在下姓张名辽,并州雁门人,现为雁门边军……”


    什长实在是太低了,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说了。


    姓张名辽!


    听到这个名字,郭嘉忍不住站了起来。


    张辽张文远!


    他吃惊的指着这个大汉。


    大汉似乎吓了一跳,接着警惕道:“刺史大人,怎么了?您听说过贱名?”


    他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张辽祖上是姓聂,叫聂壹。


    这个聂壹可是个猛人。


    在西汉元光元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透过王恢向武帝建议,和亲之后汉朝已经取信于匈奴,只要诱之以利,必定能将之击溃。


    于是聂壹奉命以自身作饵,亲到匈奴阵营,向当时的军臣单于诈降,更称自己能斩杀马邑县令,迫使马邑举城投降,然后可尽得该城财物。


    单于信其言,又贪其利,便立刻策划起兵。聂壹回汉后,以一名罪犯的首级讹称为马邑长吏之头,以示时机已至,引诱匈奴军深入重地。


    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讵料单于在行军之际,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


    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识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王恢判断形势后,认为已经错过了袭击匈奴军辎重的最佳时机,于是决定收兵回师。


    “马邑之谋”遂以失败告终。


    如果马邑之谋成功,匈奴那个时候就被灭了,哪里还能延续到今天?


    马邑之谋败露了以后,聂家就完蛋了,他们既得罪了匈奴,又得罪了汉朝的主和派。所以成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了,所以后人纷纷改姓张,免得被记恨。


    张辽这会儿也有些担心,不知道郭嘉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的。


    只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郭嘉这会儿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呢。


    张辽!


    这就是后世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张文远。


    曹魏的名将,五子良将之一!


    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碰上了。


    郭嘉心中那个爽快。


    简直是无以言表。


    五子良将,已得其四,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