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村支书
作者:
暮雨年华本书字数:
K更新时间:
等我和葛潇潇来到餐桌前,葛潇潇问我和王杨到底说了什么,怎么她看王杨的表情怪怪的。 我不得不佩服女人的第六感或者说观察力是如此的准确与敏锐。 “没有什么,就是随便聊聊!” 我尽量让自己保持表情自然,不在让葛潇潇发现破绽。 从葛潇潇的眼神里,我看出了她还是不相信, 可仍然没有继续问下去,也许她感觉到这么逼问两个男人的是不太好。 吃完饭之后,我和葛潇潇准备去向王杨告别,然后尽快去西毕庄,既然西毕庄在连弩村旁边,那么我们早去一会,今天晚上还可以回来。 如果不能赶回来的话,我们是可以在半月过夜的,可是这是我最不想要的一种结果,与其那样,我还不如在车里睡一晚上。 刚走出门,我们正巧碰见了王杨。 “真巧!” 我怕王样和葛潇潇见到后会有些尴尬,所以率先打破这种局面。 “对啊,好巧,好巧。你们这是要去哪啊?”王杨问我,因为他看到我们拿上了一些东西,就是要走的架势。 “我们要去西毕庄了,如果顺利的话今天晚上我们就能回来,这个你不用担心。” 王杨帮助了我们很多,所以我们的行程我并不打算隐藏起来,毕竟,王杨不知道我们的结果是什么。 “还需要什么帮助吗?有的话你就提出来,别和兄弟客气!”王杨是的北方个人,所以性情还是很豪迈的。 “这个你就放心好了,我什么时候和你客气过。”说完我哈哈大笑,王杨也笑的很爽朗。 和王杨告别后,我和葛潇潇上了车,往西毕庄来了过去。 “张开,我感觉这件事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几十年前的案子也许我们会影像到现在权重者的利益,到最后我怕……我怕……” 说到这里葛潇潇停了下来,我知道葛潇潇要表达什么意思,因为这件事我也找过。 如果真的有人盯上了半月迪厅地下室的百万巨款,用我一个人头来换简直太值了,但是这百万巨款是明显的放在这里的,只是铺了一张黑布罢了,而且,我们也推测在半月还有另一个秘密空间,那里面放着什么,谁都无法猜测。 “所以你想给我说的是什么?”我问葛潇潇。 沉默了几分钟,葛潇潇突然对我说:“我怕你死,要是你死了,我该怎么办?” “放心吧,我怎么会死这么快,小时候我算过命,医生说我骨骼惊奇,命硬着呢!” 葛潇潇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小块十分圆润的羊脂白玉,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这是什么?” “这是一块开过光的白玉,僧人说这块玉可以当你遇到不好的东西时救你一命。小时候我妈送给我的,所以我一直没舍得戴!” 从汽车里的后望镜中我看到了葛潇潇,“那你送给我干嘛,你自己戴着不是更好吗?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危险,我们两是在一起的,所以应该你带着才对!”我明白葛潇潇的心思,她因为知道我一连两天都梦到了同一个白衣女子,所以她这是为了给我一个心理暗示,也是怕万一有什么鬼魂可以救我一命。 没想到,葛潇潇现在竟然也会相信这种东西,如果是她自己去执行任务,她肯定是不会去相信这些东西的存在,可当你爱上一个人,真正在乎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宁愿去相信一些以前自己根本不以为然的东西。 那时候你就会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虽然它百分之九十九是没有作用的,但是你却不想要你爱的人冒那百分之一的风险,就是这么简单。 我没有推辞,这是葛潇潇给我的心里安慰,也是我给葛潇潇的心里安慰。 我知道有一个护身符的时候会睡得很好,她为我排除了那百分之一的危险,她也是安心的。 因为西毕庄在连弩村的北边,所以我们并不是按照以前的路走到连弩村路口在拐弯,而是按照地图选择了另外一条我们觉得可以通行的道路。 那时候汽车是没有导航地图的,无论去哪里都要实现买到一份当地的地图作为参考。因为地图更新频率太低,所以有很多地方是有偏差的,有时候地图上的路是不准确的。 可是这时候只有考地图了,我们没有熟人带路,地图是我们唯一的参考。 “就是这了,从这条路进入就能到西毕庄了。”我们来到了地图上显示的一条岔路口,地图告诉我们西毕庄已经不远了。 一路上我和葛潇潇谈了很多,其中就包括为什么我们要去的村子叫做西毕庄,有什么典故没有。 我们一致认为答案是一定还存在东毕庄,这两个村子是一起命名的,有西毕庄那么有东毕庄也是很正常的。 没想到当我们到达西毕庄附近是,我们真的发现了地图上标注着东毕庄。 顾名思义,东毕庄在西毕庄的东边,可是这两个村子的布局却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反转。 东毕庄竟然会在西边,而西毕庄才是在东边,从地图上的面积也可以看出来,西毕庄要比东毕庄大的多,要比较的话,应该有五倍左右。 西毕庄的路要比连弩村好走的多,而且更加宽阔,汽车通行还是很方便的,不会有特别大的颠簸感。 大约走了十分钟左右,我们看到了西毕庄,现在是下午一点半左右,村民们刚刚吃好午饭,聚在一起闲聊呢。 我不由得羡慕起农民的生活,他们虽然劳作很累,但是他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农忙是下地劳作,在地里没有庄家是他们可以安心的在一起聊天,父母每天都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夫妻每天都可以陪在一起,虽然劳碌,却很自在舒服。 在这一点上,我的思想和葛潇潇完全不一样,当我说出我们老年的时候一起来这里生活,葛潇潇特别反对,跟我说她绝对不同意。我很无奈,葛潇潇是土身土长的城里人,从小就是在城里长大的,对农村自然会有一些意见的,但我是决定了下来,到时候我和葛潇潇可以在商量,说不定到时候葛潇潇就同意了。 西毕庄里的路也很宽,所以我可以把车子来到村里面,和连弩村的情况一样,村民们对突然来到的警车有一种莫名的好奇。 看到前面有一群人,我走下了车。 面带笑容的我靠近了人群,理我最近的是一位大约三十岁的男子,他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老乡,麻烦问一下,你们的村长住在哪,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你可以给我带带路吗?” 这个男人一看就是老实人,因为我没穿过警服,所以他放松了很多,可是仍然说话有点紧张。 男人点了点头,起身,把孩子交给了身边的女人。 并且往前面走去,要把我带到村长家里。 我连忙把他拦了下来:“别急啊,你上车吧,我开车带你去,你给我指路就行了,这样我们就不用走着过去了!” 那男人转头看了看警车,摇着头告诉我他不上去,警车是警察与犯罪人才坐的,他一个农民不能坐。 听了他的话,我不禁有些感慨,村民的意识的确还没有跟上,警察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他们不愿意亲近的行业。 没有办法,我示意葛潇潇下来,和我们一起走着去。 在路上我问给我们带路的男人,这个村里有人知道半月这个地方。 他的反应明显告诉了我它知道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仿佛是一个禁区,可他并不不愿意去和我讨论这个话题。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其他的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你们要想问什么去问我们村长吧!” 一路上,这个男人只和我们聊过这一次,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只有我主动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时,他才恩了几下,表示回答。 这个男人时刻保持这对我们的距离,他不愿意对我们说任何东西,我们也无法从他这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也许是他对警察的警戒心理,也许是他不想自己招惹事情,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最保险的。看来,一切都只有等到了村长那里才能得到答案了。 走过了大半个村庄,那个男人在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就是这里了,村子你和我们村子里的其他干部都在这,有什么你都问他们吧,我想去了。 我想他倒了谢,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直接离开了。 就是这了,潇潇,我们进去吧!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