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8章 爱民

作者:感冒没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谢昭昭如包小平所想,从连长嘴里知道手表到了包小平手里没有半分异样。


    对她来说,已经给出去的东西,在谁手里都一样。


    她毫无兴趣。


    元旦过去不久,春节将至,到了爱民日。


    连长是实用主义,派谢昭昭等人到寨子里搞拥军爱民的活动。


    他心里明镜似得,爱民日是现役军人的事,谢昭昭他们名不副实,不过只要能把工作开展好就行。


    连里规矩都是他们定的,若是有意见,连长黑着脸,眼睛一瞪,“服从命令听指挥。”


    一句话下去谁也没招。


    反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样说,不需要的时候那样说。


    连部的人得叫常有理,随心所欲的很。


    谢昭昭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在部队的角色有些尴尬,很滑稽。


    他们始终生活在军营之中,一切按照部队的规矩办事,这种情况下,谢昭昭他们就是军。


    不过,又因为谢昭昭他们过来时候带着锻炼改造的说法,他们这学生连又常常被视为异类。


    一旦看不顺眼,挨起训来,谢昭昭感觉连民都不如。


    每每有集体活动,大家都作为部队一份子随着他们参加。


    每当这时,不明白内里的老乡就会高呼“向解放军学习,致敬。”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身处其中,和旁的部分没有区别。


    不过,一旦国家有事,收到命令部队拔营就走,谢昭昭他们就会被晾在一旁。


    像上次一样,换防的命令一来,前连长他们抛下学生连离开,他们被旁人接手。


    心寒!


    能派上用场的时候,学生连就是军,大家一家亲,完事末了还是老九。


    谢昭昭有时候对自己这种兵不兵,民不民,工不工,农不农,不伦不类四不像的角色,感到无所适从。


    时间一长,也就想开了。


    这种亦工亦农、亦军亦民,正与老人家在他的指示中提倡的“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一致。


    或许正是他认为的理想的社会结构。


    谢昭昭想着想着,思绪跑的有些远,张艺碰了她几下,她才回过神来。


    已经到了老乡寨子。


    这里的每个寨子里,都有那么几棵卡车轮子般粗细的大青树。


    大青树枝繁叶茂,树冠超级大,差不多能将半个篮球场覆盖。


    大青树下爱情多,常常是少男少女们相识相知,谈情说爱的地方。


    谢昭昭他们到的时候,大青树下有一群只穿着上衣的小孩。


    一群孩子光着屁股,赤着脚,围着两头牛嬉戏打闹。


    老乡家的小孩和牛是天生的朋友。


    有的孩子如履平地一样在牛背上走来走去,有的搂着牛脖子说什么悄悄话。


    见谢昭昭等人吃惊的看着他们,他们独属于孩子的表现欲忽然爆棚。


    什么也不说,动作更加大胆起来。


    一个个开始表演自己高超的技巧。


    比如,从这条牛背上跳到另外一条牛背上,又或者表演双手握住牛角,头对头地与牛对顶起来,要与牛分个输赢。


    两头牛也是好脾气,不和一群小屁孩计较,自顾自的吃着稻草。


    最多不耐烦了,将头扭到另外一边,不搭理小孩们没完没了的纠缠不休。


    谢昭昭他们走过大青树和下面的孩子,进到寨子里。


    寨子都是竹楼结构,老乡们吃住都在竹楼上。


    竹楼下面只凭几根光秃秃的柱子支撑,乍一看过去,竹楼好似悬浮在空中。


    谢昭昭不用上去,站在一旁看着,就感觉竹楼似乎摇摇欲坠。


    即使心里知道老乡这样盖房子,已经经过时间检验,牢固得很。她还是不放心,感觉竹楼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竹楼看似危险,其实很牢固。


    竹楼里面外面的梁柱都穿插连浑然一体,风吹雨打浑然不动,还可以防地震。


    老乡们一般将牛养在楼下,为让住在楼下的牛们来去自如,竹楼下面毫无遮拦,四通八达。


    这些牛这辈子能做老乡手里的牛,上辈子积了大德。


    平日无事根本不受束缚,可以在山间平底四处自由走动。


    老乡们喜欢牛,自然爱屋及乌。牛粑粑都能得到另眼相看。


    干净出名的老乡们种菜嫌弃要施农家肥,对待牛牛却爱屋及乌,从不嫌弃牛粑粑臭。


    更过分的是,有的人还说牛粑粑闻着还有淡淡的草的清香。


    ......


    理解不了,大为震惊。


    日积月累,寨子里牛粑粑随处可见。


    远看山青水绿,近看牛粑粑成堆。


    牛粪混合着稻草、泥土,在寨子里堆积了厚厚一层。


    谢昭昭猜测他们自打竹楼建成之后压根就没人清理过。


    老乡们习惯了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谢昭昭他们每每看见很不是滋味。


    据说在雨季时候一脚下去,黄黑的粪水立刻漫过脚背,里面仿佛有许多的蛆在蠕动,非常恶心。


    而旱季,这些东西混合物死死的凝结在一起,好像铁板一块,像水泥路面一样光滑,有些不讲究地人家还会把它当成晒谷晒豆的场所。


    老乡们不在意这些,学生连有几个人早就惦记上寨子里的牛粪。


    他们种的菜即使每天挑水浇水,长的还跟营养不良似得。


    看上去缺乏营养。


    他们汉人不嫌弃吃的菜浇过农家肥,对寨子里的牛粪垂涎许久。


    这些是上好的肥料,现在终于有找到机会,可以有借口将牛粪取走。


    咳咳,他们今天可是奉连里命令前来爱民。


    来之前已经商量好,他们带上铁铲、锄头、畚箕,借着移风易俗,讲究卫生之名,将寨子沉积多年的宝贝全部运出,堆在路边,以备不时之需。


    谢昭昭和张艺等人拿着工具,站在寨子口犹豫了一下。


    虽然他们来之前已经商量好计划,真正要行动起来,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他们这样做会不会引起老乡们的不满?


    包小平看了看谢昭昭,见她有些犹豫,鼓励道:“谢同学,别想那么多,我们这是为帮助他们改善环境卫生,也响应连里的命令。


    再说,这些牛粪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我们拿去施肥,还能让他们的菜长得更好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