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挣了一笔大钱

作者:感冒没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小谢同志好久不见,没想到今天还要麻烦你。”


    人还没出来,谢昭昭就听到厂长的声音,这么多年一点没变,这次情绪更热烈些。


    “厂长伯伯好。”


    “叫什么厂长,我姓刘,叫我刘伯就行。”


    刘厂长出来亲切的和她握手,谢昭昭看出来了,说明书真是把厂长也折磨的不轻,端着的架子都放下了。


    “南工,把材料拿到我办公室,让小谢同志在那里翻译。”


    他办公室比会议室暖和,也没有人在里面吸烟,更适合翻译工作。


    谢昭昭婉拒了厂长让她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好意,选择坐在沙发上。


    面前堆放的说明书涵盖了机床的安装、操作、编程、维护及故障排除等多个方面。


    每一本都是不同语言的专业手册,页数从几百到上千不等。


    怪不得他们犯难,里面都是专业的名词,而且每本都是一种语言。


    巧了,谢昭昭都会。


    当她翻开第一份说明书时,整个办公室都陷入了紧张的沉默。


    “小谢同志,你看这些说明书能翻译吗?”


    刘厂长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紧紧地盯着谢昭昭动作。


    其他人听到有高材生过来帮忙,都跟着过来,就盼着谢昭昭能救他们出苦海。


    厂长等人看到她皱皱眉头,都紧张的不行。


    “怎么,有什么问题?”


    谢昭昭向厂长等人表示可以翻译这些说明书,但需要他们的协助来确认一些专业名词的准确含义。


    她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没问题。你只需要说大概,我们来确定。”


    半年时间,厂长终于看到解放的希望,这会儿谢昭昭说什么是什么。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表示会尽力协助谢昭昭完成工作。


    南工已经是机械厂首席工程师,对机床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工作原理都了如指掌。


    谢昭昭的语言功底加上南工的专业能力,完美配合。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就像是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着南工告诉给她的知识。


    从机床的基本构造,到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再去理解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


    再将理解转化为大家都认可的准确文字。


    一开始,谢昭昭还需要南工帮忙,掌握了专业名词后她翻译的速度明显加快。


    多谢赖教授这些年对他们的高压教育。


    解决了专业术语这一难题后,翻译工作对谢昭昭来说变得轻而易举。


    她带回来的翻译材料是向外出版的,因此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揣摩。


    然而,对于机械厂来说,翻译的要求则相对简单。


    她可以随心翻译,只要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性,不需要翻译的高大上。


    毕竟是给工人看,太遣词造句,工人理解起来困难。


    刘厂长也要求翻译要尽可能地贴近工人的实际理解能力,确保每一句话都能被轻松领会。


    这样的情况下,谢昭昭的翻译工作如鱼得水。


    大年三十的上午,机械厂的钟声敲响,谢昭昭顺利完成第一本的翻译工作。


    谢昭昭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她对自己的效率比较满意。


    刘厂长一直关注谢昭昭的进展。


    眼见谢她能力不错,前两天给厂里人放了假。


    他自己和南工一直在陪着谢昭昭坚守。


    此时谢昭昭终于完成一本,他们也松一口气。


    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在厂里过年,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昭昭,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南工的手轻轻翻阅着初稿,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认可。


    “这么短的时间,如此高的质量,你的翻译功底真是不得了。”


    多年大学不白上,不愧是京市高材生。


    谢昭昭微微一笑,“南叔,你太夸奖了。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支持。”


    南工态度代表着稿件质量。


    这时,刘厂长走过来。


    他的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手中拿着一个信封,递给谢昭昭。


    “小谢,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刘厂长对谢昭昭很满意,厂里本来就已经准备好这方面的资金。


    “刘伯,不用。”


    谢昭昭看着眼前的信封愣住。


    一开始来厂里帮忙时,就已经做好不要报酬的准备。


    刘厂长却坚持要给。


    他看着谢昭昭的眼神充满感激。


    翻译不出来,过完年用不上机床,到时候他就惨喽。


    “小谢同志,你为厂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报酬是你应得的。”


    南工接过来塞给谢昭昭。


    “昭昭,你就拿着吧。这是你辛苦工作的成果。”


    谢昭昭推拒不过,只能收着,但是,她摸摸厚度,“刘伯这钱是不是给多了?”


    “不多,这是全部稿费,厂里给你按千字7元。”


    虽然谢昭昭才翻译一本,但是为了绑住她,刘厂长把剩余三本的钱也提前给她结算。


    谢昭昭听了有些惊讶,“可是我还没有翻译完……”


    “没关系我们相信你的能力。”


    刘厂长打断了她的话,“提前给你结算,是想让你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开学后你可以继续翻译完成后,寄回来给我们就行。”


    不过,刘厂长见谢昭昭的效率,知道她开学前一定可以完成。


    春节后开工,他们厂就可以用上新机床,到时候狠狠打那些人的脸。


    谢昭昭听了,欢喜地点点头,“谢谢刘伯,我会尽快完成。”


    他的形象在谢昭昭这里一直很好。


    谢昭昭和他打交道几次,一直都非常满意。


    “行了,时间不早,你也回家去吃团圆饭吧!”刘厂长道。


    “嗯,好的.....”


    得了报酬,谢昭昭很开心,她缺钱呀!


    回去的路上,趁着没人,她迫不及待的检查了信封。


    除了钱,还有票证。


    不愧是刘厂长给起报酬来从来不小气吝啬,向来慷慨大方。


    吃了学习的苦,现在她终于尝到甜了。


    千字7元,四本接近两千。


    存款回到四位数,她终于又有钱了。


    机械厂大方是大方,但也没多给。


    这个时期翻译工作敏感,综合考虑给这个价格。


    她给外文局翻译也是这个价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