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谢昭昭的表格

作者:感冒没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前面的事情解决,谢昭昭后院起火。


    “为么,江淮哥能行,我们不行?”谢建军认为谢昭昭偏心,因为江淮和他住在一起,就向着他。


    管大队的事,听听多酷。


    小孩管着大人,想想就刺激的不行。谢家这三个,都想跟着干。


    眼巴巴的看着谢昭昭,等着她同意。


    同意个屁,谢昭昭朝天翻个白眼,一群文盲,自己都管不了还想着管别人。


    无辜中枪的江淮:干就干,还拉踩。


    江淮试着让他们理解,他真的比他们行,“建军,有没有可能我真的有能力,你想想。”


    谢昭昭不耐烦,想什么想,“你们认字吗?会干活吗?我有个事你们能帮忙吗?”


    三丫不服气,“你都没试过,我们怎么就不行,我哥教过我认字,我还会写字。”


    行行行,你真厉害。


    谢建党也说:“我爹当上支书后,每天学习,我和我哥认字写字都会。”


    谢建军愤愤不平的喊:“你连问都不问,我们比一比。”


    这是谢昭昭没想到的,她真不知道他们认字啊,谁让他们一听上学就跳高。


    还是谢老太拍板,“他们三个想上进是好事,比一比也好,让他们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那行吧,今天领粮没人排队,你们仨,写个《文明排队制度》,让他们以后按照上面排队。”


    ......


    谢老太和三小,没想到会是这样比试,他们以为会比试种地干活或者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


    文明排队,应该怎么排。


    谢建军支支吾吾的说:“不是和江淮哥比吗?”江淮哥不识字啊。


    江淮起身找来纸笔,一人分了一张纸和一支铅笔,“我也写。”这次比试是江淮占便宜,他提前知道考题。还熟悉谢昭昭的说话方式。


    谢建军是想着通过江淮换个比试,没想到被塞了纸笔。


    而且江淮哥什么时候学的读书识字啊。


    他也不敢耽搁,趴在桌子上开始写。


    其实他不会,但是江淮也得太快,他以为是乱编的,所以他也开始编。


    谢昭昭瞅着谢建军的识字量,显然是可以应付事的,有一年级期末。能升二年级的水平。


    另外两个就不行了,最多认字,最多一年级两个月的水平。


    他们写着,谢老太问她,“你教江淮读书了?”


    谢昭昭表示教了一段时间,现在江淮和她在东四小学读书。


    “没看见,你俩上过学啊?”学费什么的,谢老太不在意,江淮能干,拿点学费很容易挣到。


    “炼钢,停课了,没停也不去,可以只参加期末考试。”


    怕她有想法,谢昭昭赶紧告诉她,“你别想让他们三个去挂名啊,在家自学,要能控制住自己。他们仨不行,真要学习还得老师来。”


    谢老太也知道,他们坐不住,不爱看书,于是不多说。


    谢建军写好,谢昭昭就宣布比试结束,江淮早就写好,他写的可以直接拿去用。


    谢建军的好歹知道,重点落在排队怎么字上。


    那俩不看也罢。


    三丫不高兴,“谁家生产队考这个,都是问地里的事。”


    谢昭昭纠正她,“不考这个,就更不要你,外头随便拎出一个老太太都比你懂种地。我要找的,是能协助我在这段时间管理大队的人,而不是种地的苦力。”


    “我输了。”谢家军说道,江淮哥的,他看了,比他好太多,“江淮哥,你什么时候学习的?”


    江淮告诉他,他每天都去读学习,还在学校上一年级。


    她接着说道:“鉴于你们识字,下午可以一起过去。”


    见他们一脸不可置信,谢昭昭发现,他们好像对自己有点误解啊,


    “我刚才说不让去,是因为不知道你们识字,赖我,刻板印象,以为你们不喜欢读书,不上学就是文盲。既然识字,别人家能去,你们当然就更能去。”


    三人听了一震,他们就说嘛,谢昭昭还是更偏心家里人。


    既然都愿意为李谢大队添砖添瓦,谢昭昭就不能不用啊。


    她找了张纸,大致画出大队房屋分布图,然后标注出他们几家的位置,交给三丫,“你下午,负责根据 他们说的位置,在图上找出位置,注明户主。”


    然后又画了张家谱树状图,将谢家的人名填在相应位置。并小字备注现在是在大队、还是去修水利、或者炼钢。


    “建军哥,你熟悉下这张图,下午你负责教给别人画,还要根据她们说的情况,给每一家都做一份家谱表。”


    “建党哥,你也看看,你根据建军哥他们的表,提取出每家剩余的人和他们的年龄,等会我给你表格。”


    “江淮哥做什么?”谢建军问道。


    谢昭昭告诉他,“他和我一起,统计每样庄稼的亩数,成熟时间,再根据人数,计算出要多久能做完,如果不能完成,是不是可以先搁置,或者做一部分。统计完这些,再合理安排时间流程图。”


    下午最先过来的是能写会读的孩子,能参与大队事务,对他们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谈资。


    孩子单独说概念很难明白,所以还是要有现实例子,江淮过去,以谢大山那条过道为例子,先在三丫那里标注好各家位置和户主姓名,这里谢昭昭让三丫给江淮一个编号图纸,上面是过道各家在布局图上的编号。


    江淮再到谢建军那,先把编号图给他,好让他在家谱表上要填写相同的编号。这个环节时间长,所以识字的孩子都在这里。


    一会儿,他们要分别登记。


    谢建军记录完,交给谢建党,他负责抄录还在家的社员。


    最后按照上面的编号排好顺序就完了。


    代表们到了,谢昭昭和江淮就一直在旁边,看他们做登记。


    听半天也不如表格清晰,对不上脸,没有谁和谁一家的概念。


    登记完,谢昭昭让他们旁听也行,出去也行。


    她和江淮拿着新出来的表格,一边听代表说困难,一边在上面找到她家位置和家里人员情况。


    所谓的困难几乎都是孩子实在太小,离不了身。


    像上午那个小媳妇不光自己没出月子,家里还有哥嫂的孩子。


    离不了身能有什么办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