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5章 白莲教大起义

作者:一口吃掉彩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至于元末的军事,那自然也是一个字,烂,腐烂!


    有史料形容:飞酒杯当做飞炮,酒令当做将令,肉阵当做刀阵等等。


    还有史料记载,他们大白天就拿着刀枪剑戟在市场上招摇过市,到处抢劫财货。


    当然,这也并非元朝独有,毕竟腐烂这玩意,到了王朝末期,不管是官场还是军队都一样。】


    ...


    “混账啊,这些狗东西,我大元以马上得天下,这些败家子啊!”忽必烈愤怒的拍打着桌子。


    ...


    宋仁宗时空,宋仁宗赵祯的面色也很难看:“我大宋的军队,只怕也是这样吧。”


    狄青拱手道:“比他们还是好一点。”


    一众文臣看到狄青这个回答,都简直无语至极。


    皇帝感叹一下,你回复个啥啊?


    果然,宋仁宗呵呵道:“呵呵,好一点!”


    ...


    明朝,崇祯时空,崇祯帝道:“我大明之前的军队,怕是也不遑多让吧。”


    众臣看到崇祯的目光扫过来,都是赶忙低下了头。


    岳飞立马站出来道:“陛下,过去的教训咱们要谨记,但是更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咱们大明一定可以彻底扭转这个局面的。”


    崇祯欣慰的点头道:“哈哈哈,对对对,有鹏举你在,军纪这种事情,肯定不是问题。”


    ...


    各大王朝的后期的皇帝们,看着天幕,也都是长叹气,深有同感。


    这种腐烂,真的是系统的腐烂,没有什么可以逃得掉啊!


    ...


    【而在民族政策方面,元朝和清朝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这同样也是其他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时所最常见的情况。


    元朝直接搞了个四等人制度,将百姓分成了高低贵贱不同的四个级别。


    蒙古人是第一等,


    色目人(西域,中亚,欧洲等一带的那些族群)第二,


    汉人(北方汉人)第三,


    南人(南方汉人)第四。


    虽然有些人对此提出异议,表示这四等人制度是清末史学家提出来的,元朝官方并没有明文划分四等人的高低。


    还说什么有些蒙古穷人也被卖作奴隶了!


    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况,但这能说明什么呢?阿美还出过白人奴隶呢。在古代,哪个国家没有出现过将本族的底层百姓卖作奴隶的情况呢?


    这是普遍存在任何地方的阶级矛盾,和咱们说的元朝时的民族矛盾是两回事。


    元朝虽然的确没有哪部法律,哪篇公文说天下分成四等人。


    但这四等人的区别,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这也是史学界公认的!


    比如元朝有很多法律明确规定了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特权,却处处针对、限制汉人,南人。


    在元朝时期,高丽人,女真人都被划分为成汉人这一群体,结果高丽人还非常不满,多次向元朝提出,他们应该被算作色目人,但是元朝没搭理他们。


    这说明了什么呢?


    又比如,元朝的重要的、实权的官职,规定必须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汉人和南人只能当副手。


    整个元朝,就仅有那么几个汉人算得上高官!


    又比如汉人,南人犯法,要刺字干嘛干嘛的,但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犯法,却不用刺字。


    就比如当时有一个女真人犯了法,结果地方官府到朝廷都懵逼了,这到底应该算色目人还是汉人呢?


    不是?懵啥呢?犯法就犯法,依法处理就行了,还要先搞明白到底是色目人还是汉人?这说明了什么呢?不就是区别对待吗?


    最终,这些人搞了一大圈,终于搞明白了,女真人是划分到汉人这一群体的。


    如什么在汉人南人聚集多的江南,搞严格的宵禁啊,即便是在家里也不准点灯啊,不准搞集市啊之类的。


    还有比如禁止汉人南人学枪棒,收缴兵器铠甲,甚至就连一些铁质的生产工具,也要收走。


    还有科举,虽然元朝后期恢复了科举,但是同样是处处给蒙古,色目特权,却限制南人和汉人的考试难度啊,录取人数这些。


    如此种种,元朝和清朝的区别,大概就是元朝主要是想限制汉人的武力,并没有像清朝那样大面积系统的摧毁、禁绝文明。


    最后,至于那些什么天灾之类的,就不说了。正如我之前的视频说过,天灾要来,并不分什么盛世,乱世。


    只不过是盛世的朝廷组织力强,能够更好的集中群体的力量,共同对抗、渡过天灾罢了。】


    ...


    “狗一样的东西,等我们打到燕京,本王倒要看看你还敢不敢说是主人!”


    清朝,乾隆时空,项羽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


    “就是,到时候我一定要找个狗链子,栓在那乾隆的脖子上,看他汪汪叫!”


    刘邦也是高声大喊。


    其他的,韩信,彭越,英布等等,所有的人都跟着一起骂了起来。


    这画面上了天幕,气得那乾隆吹胡子瞪眼,大骂道:


    “混账东西,不过是一群被人撵走的丧家之犬,也敢来觊觎我大清,汉高祖怎么着?我大清就是你们的主人,怎么着!早晚朕要将你们全部抓到菜市口,凌迟处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瞬间,各大时空在天幕上,就爆发了一场激烈的骂战!


    当然,清朝肯定是骂不过的,毕竟那么多的朝代,那么多的时空,而他们的时空太少了。


    金国所处的各大时空,一个个的金国皇帝虽然脸色也很不好看,但是没有开口的。


    主要是他们也怕被骂!


    没办法,这种隔空骂战,谁也不怕谁的,谁人多就占优势。


    虽然被骂也没什么损伤,但要是没骂过的话,面子上过不去啊!


    ...


    元朝,乃至蒙古所处的各时空里,这些皇帝和大汗也统一选择了闭嘴!


    他们就一个想法,本来估计应该是天幕上会出现很多人骂他们的,结果让满清给扛了伤害,他们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去触这个眉头。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确实是少数族群,之所以能打败汉人,占据他们的领土,是因为汉人不够团结。


    而这样互相对骂,只会让无数的汉人更加的团结起来!


    “这乾隆就是个傻子,他都什么情况了,还整天跳出来,是真怕反抗他满清的人不够多啊!”


    忽必烈面带嘲讽的说了一句。


    ...


    好一顿热闹非常的天幕实时投放骂战,随着天幕内容的继续,终于是停了下来。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起义内容的介绍了。】


    “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乾隆冷哼了一声。


    然而,在雍正时空,雍正正在疯狂的踹打乾隆。


    “你就不能忍一忍吗?忍一忍就过去了,就这么困难吗?你知不知道这是在给我大清树敌啊!”


    “父皇,别打了,那是乾隆的事情,跟我无关啊...”


    ...


    “咦,刚刚不应该是大家一起骂元朝吗?怎么全都骂清朝去了?”


    有人反应了过来!


    ...


    【公元1325年,元朝立国54年,元灭南宋46年,元朝第六位皇帝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泰定二年。


    河南贫民赵丑厮、郭菩萨为了反抗暴政,发动了起义,喊出口号


    “弥勒佛当有天下!”


    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虽然,这看上去更像是元朝中期,但却是被视为元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源头!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这次起义是借白莲教之名发起的。


    说起这白莲教啊,那倒也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佛教净土宗(流派之一)。


    摩尼教,咱们前面说了,造反专业户,由含有基督,伊斯兰,佛教,道教的教义,唐朝时传入。


    到了宋朝时期,佛教徒释志磐编纂佛教史书《佛祖统纪》,将白云宗,白莲教,摩尼教斥责为披着佛教皮的邪流。


    这其中的白云宗,倒是好像没干过造反起义的事情,不过什么敛财圈地的事情,倒是没少干,曾在历史上遭到过几次封禁,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公开的。


    另外还有一个弥勒教,同样也是造反专业户,起源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时期,在北魏,隋朝,宋朝等等时间,也都有发动农民起义。


    白莲,弥勒,摩尼,为啥最后只剩白莲教了呢?


    我想,大概是在以前白莲教造反的事情虽然也有干,但是干得少,所以受到的朝廷的打击比较小,因此一直遭到严厉打击的摩尼和弥勒就披上了白莲的皮。


    当然,这是我的瞎猜,不作数的。


    不过白莲在元朝时期,一度还曾经被允许公开传教,建立寺庙。


    只不过到1308年,元武宗时,就被下令封禁了。


    自此,白莲教,摩尼教(明教),弥勒教,算是彻底的融合到了一起!并且是以白莲教称呼为主。】


    ...


    “这些都什么啊?什么佛啊,基督,摩尼的,乱七八糟!”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汉灵帝时空,汉灵帝面无表情的说道:“就会乱搞,怎么不去融合太平道呢?”


    刘备见状,急忙道:“陛下,慎言啊!”


    汉灵帝道:“为什么要慎言,这太平道不也是造反专业户吗?干脆一起融合了呗。”


    刘备道:“陛下,您说这话影响不好啊!”


    ...


    这画面上了天幕,顿时,汉朝的皇帝们要么生气隔空斥责,要么就一脸的铁青。


    要是汉灵帝在他们面前,非的是一个耳光扇过去。


    ...


    宋朝,原宋徽宗时空,方腊看到这里,嘿嘿一笑,道:“这个建议很不错!”


    ...


    ...


    【公元1337年,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时期。


    广东人朱光卿、聂秀卿发动起义,占领增城,建立大金国!并且拜其徒弟戴甲为“定光佛”!


    这也是白莲教的!


    1338年,大名鼎鼎的和尚 彭莹玉和周子旺在袁州发动了起义!但是很快也失败了。


    这彭莹玉就不用说了,在历史名气就很大,在知名小说里,则是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


    而周子旺,可能一般人不知道,但是说起知名小说里他的女儿,那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了,她就是周芷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只不过,在历史上,周子旺是一个大地主,因为看不惯元朝欺压汉人,所以毅然拜彭莹玉为师,然后聚集五千人发动起义,立国号为周,称周王。


    但是在小说里面,有个很迷的地方,就是周子旺起义失败后,常遇春带着他的儿子周公子和女儿周芷若躲避元军的追杀。


    最后周公子被元军杀害,常遇春和周芷若幸得武当大宗师张三丰所救,才幸免于难。


    但是周芷若日后却是在峨眉派掌门的影响下,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爹是明教的人,专门跟明教作对!】


    ...


    “啥破小说啊,咱伯仁大兄弟算起来那时候也就八九岁,砸还参加周子旺的义军了?”


    明太祖朱元璋有些无语道。


    ...


    “张三丰,这家伙真是的,朕都给他武当修得那么宏伟,他居然还不肯来见朕!真是让朕生气!”


    明成祖朱棣面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


    ...


    “啥小说,峨眉派又是啥?这周芷若名字听着不错,就是这有点不孝啊!”


    汉高祖刘邦说道。


    【扯远了!


    此时,元朝已经遍地是起义了,只不过这时候规模相对较小,很快就被扑灭了。


    又过了十来年,韩山童四处散布口号: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就这八个字,顿时燃起了天下百姓反抗暴元的怒火!


    1351年,颍州人刘福通和韩山童联合了,刘福通到处宣扬说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当主宰华夏。


    并且他们秘密聚集了一批人,发誓起义,以红巾为标志。


    史称“红巾军!”


    自此,元末的农民大起义彻底燃爆!】


    ...


    “可恶,可恶的白莲教,可恶的韩山童,可恶的摩尼教,朕要将你们通通镇压!”


    元顺帝疯狂的大喊了起来。


    ...


    “啥玩意?宋徽宗的八世孙?真孙子还是假孙子,认那么个玩意当祖宗?真的好吗?不如认做朕的八十世孙呢?话说,那什么成吉思汗不也说是朕的孙子吗?不行,不行,这样就成兄弟打兄弟了,不是打蛮夷了。”


    汉高祖刘邦一脸的惊讶。


    他这样子,上了天幕。


    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许多观众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毕竟宋徽宗啥样,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的吗?


    ...


    而成吉思汗铁木真,还有窝阔台啊,忽必烈啊,等等,一个个都是暴怒大骂或者冷哼。


    ...


    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看到那些个元朝皇帝,蒙古大汗的冷哼不屑什么的,立马就是怒斥道:


    “哼,朕就是高祖血脉,你们这些蒙古人都是我们匈奴人的后裔,竟敢不认祖宗,简直是数典忘祖!”


    ...


    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各大时空的观众都麻了!


    特别是汉高祖刘邦:“这谁啊,好像在天幕上露脸过几次啊,看着是个匈奴人,怎么老是追着认朕当祖宗?”


    ...


    【不过,话说回来,这韩山童刘福通是怎么想的呢?没搞明白!到底是真的宋徽宗八世孙,还是攀关系啊?


    这宋徽宗名声那么烂,怎么好攀的呢?


    而且还有传言,说爱新觉罗家族也是宋徽宗,宋钦宗的后人。


    具体的出处,我是不知道,不过这个传闻也挺出名的。


    搞不明白,为什么都要认宋徽宗当祖宗呢?】


    ...


    宋朝,赵光义十分不服气道:“那又怎么了,都算是朕的后人不就行了?哦,对不行,那满清绝对不可能是我赵家的人!我赵家,我赵家大宋不管怎么说,也是世界文明的巅峰,那爱新觉罗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攀附我赵家!”


    ...


    “我……@%%#”清朝,皇太极,顺治,康熙...


    ...


    “哈哈哈!”又是无数观众在大笑!


    ...


    【公元1351年,五月,起义事情遭到泄露,刘福通被迫提前到颍州(安徽阜阳)发动起义,韩山童则是被官吏抓到,遇害!


    而后,刘福通占据朱皋(河南省固始县北),有接连攻破数城,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正式爆炸!


    那么,此时咱们未来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干什么呢?


    此时的他,23岁,应该是已经在外面流浪乞讨了三年,再次回到了皇觉寺。】


    喜欢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请大家收藏:()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