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番外二第24章京营试射

作者:古月墨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德二年三月十五·西直门外,晨霜未曦,军器局的青铜巨炉蒸腾着热浪,朱厚照望着炉中跃动的熟铁水,掌心不禁抚过腰间的书包卡扣——那枚刻着「2023」的物件此刻异常灼人,仿佛前世铅毒攻心的余温。他压下心底的悸动感,目光落在王巧儿身上,见她正用算盘推演螺旋膛线角度,算珠碰撞声与水转镗床的轰鸣形成奇异的韵律。


    「匠首王祯,开炉。」朱厚照扬声下令。炉盖掀开的刹那,阳光穿透炉烟,在新铸的铁铳表面折射出反光。他心中暗赞匠人预制的反光模具精巧,面上却不动声色:「此乃《天工开物》所载天工开物之兆,非关鬼神。」


    许天锡的官靴碾碎炉边霜花,补子上的禽鸟纹因激动而颤抖:「陛下!匠人干军已是越界,何况女子操持利器?」他袖口露出《大明会典》卷边,「军器造作,必以士大夫监之!」


    朱厚照冷眼旁观,见陈大锤攥着锈迹斑斑的旧铜铳站在一边。那铳身开裂处露出灰黑色铅砂,正是导致炸膛的罪证。「许大人可知,」陈大锤的铁锚刺青随手臂隆起,「这毒铜来自工部炉窑,我三弟就死在这铅砂里!」他一脚踢开废铳,火星溅在「工器兴国」的锦旗上,「神锐铳用焦煤三炼熟铁,铅含量不足半分!」


    京营士兵中响起窃窃私语。朱厚照注意到神机营千户的手按在腰间佩刀上,那是对劣质火器的本能恐惧。他望向王巧儿,见她已用算盘完成风速计算,燧石在铳口擦出幽蓝火花。


    「北风二尺,衰分三珠。」王巧儿的声音清晰如算珠落地,铁铳在她手中稳如磐石。枪响过后,三百步外的靶心应声而穿,弹丸嵌入靶后柳木,激起冰屑纷飞。旧铜铳同期发射的弹丸却在半空炸散,铅砂如黑雨坠落。


    许天锡的脸色比炉边霜雪更白。朱厚照留意到他紧握《论语》的指节泛青,忽然想起前世杨慎篡改《明实录》的笔锋——士大夫总在紧要关头,才会想起圣贤书里藏着多少可左可右的解释。


    「许大人岂不闻,」王巧儿拾起许天锡不慎掉落的《论语》,指尖划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章句,「夫子亦重器用。」


    许天锡震愕退半步,袍角扫过神锐铳的锚链纹刻痕。朱厚照在心中冷笑:前世因迷信「火德星君」导致铜铳误国钱荒,今日便要让士大夫看清,算盘比香火更能护国。他摸出袖中《天工开物》,现代印刷的「流体力学」字样与炉中铁光交相辉映,这才是打破困局的真正「神器」。


    「首批三百六十支神锐铳,暂隶观星卫。」朱厚照刻意加重「观星」二字,让士大夫们想起《周礼》中「匠人观星制器」的古训,「每支需经翰林院批注算例,李阁老,劳烦你亲自主持。」


    李东阳捋须颔首,目光扫过铳身的算珠纹:「陛下以实学为纲,正合儒学经世之道。」他的语气里带着对「礼法框架」的微妙坚持,却也暗含对技术实证的默认。


    暮色浸染军器局时,朱厚照独自巡视铸炉。炉底残留的焦煤闪烁着幽蓝火光,那是煤焦油燃烧的迹象——这种副产品未来可用于防水,他在书包里的现代手册中读过。远处传来算盘的轻响,王巧儿正在教年轻匠人校准镗床转速,算珠声与淬火的滋滋声交织,如同一曲工器的赞歌。


    他摸出书包卡扣,内侧的「2023」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前世的铅毒之躯早已灰飞烟灭,今生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焦煤的辛辣气息——这是属于匠人的气息,是务实求变的气息。当更夫敲梆声响起时,他忽然轻笑:士大夫们还在争论「礼崩」与否,却不知真正的变革,早已在算珠与铁火中悄然生根。


    是夜,杨廷和在密折中写道:「神锐铳成,匠人势起。然以算盘驭火器,以《周髀》附实务,或可收『格物致知』之效。」他不知道的是,朱厚照已在豹房密室绘制蒸汽镗床的草图,图纸边缘用朱笔写着:「算珠拨亮处,即是新天新地。」


    西直门外的阳光铺在军器局的旗上,将「工器兴国」四字衬得愈发分明。那面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恍惚间似有千军万马的铁铳齐鸣,那是属于未来的声响,正在正德朝的霜夜里,悄然叩击着旧时代的铁门。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