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 早稻田的野望

作者:落日满余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股东大会结束,感到一阵轻松的竹下雅人,开始忙碌早前答应的事宜。


    “咚咚咚。”


    “请进!”


    日本法学大佬的声音肃穆而威严。


    “校长,还有20分钟,竹下会长就会来访。”


    青年早就向早大校长打电话预约,早大校长西原春夫也早早告诉自己秘书,要提前提醒自己。


    他要亲自前往校门进行接待,体现学校对青年的重视。


    正在签署文件的西原春夫听闻后,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


    “嗯,我们走,不能让客人等待。”


    在校长心中,竹下雅人将是实现学校医学夙愿的天选之人。


    学校必须从方方面面,体现对青年的重视。


    私立双雄早稻田和庆应,在发展学校的早期阶段出现分歧。


    一个选择主攻理工科,一个主攻医科。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医科的专业性越来越高,早大也就此失去进入医科领域的途径。


    但早大,其实一直对医科不死心,几次尝试建立医学院系。


    因为日本医科高人一等,很多不太知名大学医学部,偏差值都要超过东大录取线。


    如果早稻田可以拥有医学部,说不定可以压庆应一头。


    可惜,早大之前太穷了。


    无论是收购医院自建医学部,还是直接和有医学部的私立大学进行合并,都没钱推进。


    现在就不一样了,出了竹下雅人这位前所未有的早大学子。


    这里的前所未有,并不是指青年的大手公司会长身份。


    毕竟早大出的大手会长社长虽然比庆应少,但同样为数众多。


    单单是在中国比较有名的,就有索尼、卡西欧、优衣库等公司的创始人。


    它主要是指,青年超强的金融能力。


    早大看在青年捐款的面子,在3年前组建大学基金,然后尝试性的投资30亿日元。


    结果不久前,直接分得500亿左右,足够满足早大两年的办学经费。


    当然,这是投资子鼠基金前。


    现在早大的办学经费,又提高了100亿左右。


    至于剩下的钱,


    300亿继续放在星海投资,余下的近百亿资产,则作为学校接下来几年预算的查缺补漏。


    因为星海投资的大获成功,西原春夫自然对日后的投资有着一番畅想。


    他现在已经将竹下雅人领导的星海投资,视为早大拥有医学部的最大契机。


    竹下雅人踩着时间来到早稻田大学,原远远的就看到学校领导人身影。


    他下车后,连忙主动走上前恭敬的鞠躬。


    “校长,各位领导,大家太客气了,在办公室等我就好。”


    “没事,我现在恰好比较有时间而已。”


    “是呀,现在比较闲。”


    一阵迎合声过后,


    西原春夫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说:“走吧,这里人多,我们进去聊。”


    “是。”


    一路上,两人走在前面,随意的聊着天。


    说着说着,就说到医学部的建设上面。


    西原春夫语气略微有些沉重。


    “唉,就因为我们早大没有医学部,偏差值方面才始终落后庆应一点。”


    “不知道我能不能在任上,见到早大医学部的成立。”


    星海投资的出现,让西原春夫看到早大医学部成立的一丝曙光。  他也由此选择继续连任早大校长职位。


    如果换成前世,已经开始着手退休。


    “放心吧校长,我们早大早晚都会拥有自己的医学部。”


    提升早稻田大学的实力,就是在提升竹下雅人自己的实力。


    青年心中早有规划,准备参考前世早大的发展规划,找机会合并东京女子医科大学。


    前世早大因为没钱等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今世有青年帮忙,绝对有很大机会实现夙愿。


    当然,时间上可能要等到1998年。


    因为1998年到2001年,日本首相都是早大毕业生。


    并且这两位首相,分别是日本前两大政治派别首领。


    第一大政治派别,自然是当下如日中天的竹下派。


    创始人竹下登和接班人小渊惠三,都是早稻田毕业生。


    第二大势力安倍福田派,早大学子森喜郎也会在98年成为会长,2000年接任首相。


    当然,这一时间点还有另一个大好处。


    9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会严重冲击在大藏省、日银有着巨大影响的东京大学,以及在金融界有着巨大影响的庆应大学。


    到时候,这两家就算想要阻止早稻田大学发展医学部,也不能拿出100精力。


    尤其是庆应这个老对手,将会被缠住大半手脚。


    同行才是冤家,必须小心再小心。


    “嗯,我们共同努力。”


    西原春夫看着已经充满新绿的校园,心中突然充满豪情。


    就算自己在位的时候不行,也要为继承人铺好道路。


    来到校长办公室,西原春夫对秘书吩咐道:“安藤,茶水。”


    “嗨!”


    安藤百惠深鞠躬,缓身退出校长办公室。


    “竹下学弟,我这样叫你没问题吧?”


    “这不是应该的吗?前辈!”


    “嗯,好好好。”


    西原春夫满意的笑了笑,然后继续问:“据我所知,学弟的国际视野很好。”


    “不知道对于早大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早稻田大学算是日本最有国际视野的大学,很早就开始对国外进行拓展。


    所以很多亚洲人,只知早稻田不知东大。


    甚至误以为,早稻田大学才是日本第一高校。


    其实早大在日本,完全比不上东京一工等国立大学。


    早庆双雄的真实位次,基本类似于中国c9末尾两校。


    当然,双方的研究方向恰恰相反。


    中国c9末尾两校主打理工科,早庆主打文科。


    “嗯,这个……”


    竹下雅人有点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好为人师的指手画脚。


    万一学长不喜欢呢?


    西原春夫是真心想获得一些好的建议,他笑着鼓励道。


    “学弟尽管大胆说,我们就是随意的聊天。”


    青年想了想,咬牙说道:“有说错的地方,希望师兄不要怪罪。”


    “这怎么会呢,随便说。”


    校长摇了摇头,好笑的看着一脸谨慎的学弟。


    “假如我是早大校长,我可能会单独成立电子通信学部和计算机学部。”


    “通过大力发展这两大学部,提高学校声望。”  西原春夫是法律出身,对于科技没有那么敏感。但也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早大想要发展,理工科实力也不能落下。


    他郑重的看着竹下雅人,示意继续往下说。


    青年润了润喉咙后点点头,开始仔细进行讲解。


    计算机学部不用多说,这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学部。


    无论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都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支持。


    尤其是20世纪,整个计算机行业都处于人才缺失严重阶段。


    如果早稻田大力发展计算机,有很大几率压过庆应一头。


    至于电子通信,应该算是日本现在的热门行业之一。


    索尼、夏普、日立等电子巨头在国外攻城略地,非常紧缺这方面的人才。


    此外,


    无论是接下来的pc端宽带和光纤网络,还是移动端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非常的有前景。


    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通信行业,甚至可能比计算机行业都要有发展前途。


    毕竟计算机行业,后世已经开始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中国就不说了,互联网大厂因为行业人数多,玩什么35岁淘汰制度。


    某些极其不要脸的,还说是向社会输送人才。


    给这些路灯狂的。


    如果换成20世纪末21世纪初。


    别说是35岁的有经验者,就算是大专计算机毕业生,都是互联网公司要拼命招揽的对象。


    欧美计算机产业,后来同样出现类似情况。


    加拿大很多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找到吻合工作的机会竟然不足10。


    这一数字,简直比中国还要可怕。


    当然,这也和加拿大没能跟上时代步伐有关。


    无论是电脑、手机的硬件、软件,亦或者各类通信设备,加拿大都很少有拿得出手的。


    “计算机,通信电子,真的这么有市场吗?”


    西原春夫表现的很犹豫,害怕压错宝。


    “应该吧,看看美股和日股的主要大公司。”


    “计算机、消费电子、芯片、通信、电信等公司,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榜单前列。”


    “美国那边甚至有单纯的软件公司,开始冲击国际巨头。”


    说到这里,感觉火候差不多的竹下雅人再下猛料。


    “正因为它们很有前途,美国才会在半导体、电子等相关领域不停针对日本。”


    “哪怕是刚刚出现的tron操作系统,都要出台专门政策打压。”


    tron操作系统一出,西原春夫脸色变了又变,堪称是绝杀。


    日本普通民众可能会不记得这次屈辱,但西原春夫这样的高层领导却永远难忘。


    “好,那投资子鼠基金剩下来的钱,就主要建设计算机学部,通信电子学部。”


    西原春夫决定拼了,跟紧这位早大第一天才的步伐。


    反正是投资所得,就算最后失败也不会伤到根基。


    “校长英明!”


    “这不是我英明,是你英明。”


    说到这里,他见竹下雅人还有意拍马屁。


    直接摆手拒绝道:“然后呢,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嗯,别的方法?”


    竹下雅人双手交叉,仔细想了想,还真让他想到个更好的方法。


    “学长,我们还可以搞大学排名呀。”


    2002年上交出品的大学排名,着实改变了整个世界。


    无数的大学为了自家学校排名好看一点,使出浑身解数。  最简单的就是塞钱,


    这方面中国大学排名的典型代表是武书连。


    只要你肯塞钱,普通二本轻松超下游211大学,顶级二本也可以超过末流985。


    国外,则是泰晤士报。


    这家媒体同样十分的没节操。


    英联邦地区大学,排名普遍虚高。


    无论是英国本土大学,还是新加坡的两所理工大学,排名都高到天际。


    当然,最虚高的还是澳洲的那些大学,排名高到离谱。


    除了少数皈依者和无知者,没人会真的相信。


    除了塞钱,也可以搞国际化。


    因为很多大学排名都有国际化比例,所以某些大学就想法设法吸引国外留学生。


    这其中,大量学校搞出让国民痛恨的事情。


    什么学伴计划啦,什么奖学金啦,竹下雅人通通不清楚。


    “大学排名?”


    西原春夫本能的意识到,这个貌似很有搞头。


    “没错,我们可以联合朝日新闻,制作个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主要参考论文、科研成果、师资力量……”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的名气。”


    早稻田是主办方之一,自然要夹带私货。


    比如说在排名上,每次都超过庆应几名。


    时间一长,可能就会有部分民众认定早大的实力更强。


    “这个好,我觉得大学排名这东西很不错,很有搞头。”


    西原春夫决定,等会就联系朝日新闻。


    “嗯,我也觉得。”


    竹下雅人微笑着点点头,但很快语气又变得低沉。


    “可惜,朝日新闻只在国内有影响力。”


    “如果和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巨头合作,估计效果会更好。”


    泰晤士报版大学排名那么野鸡,为什么还有非常多的人相信。


    就是因为泰晤士报的知名度足够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相对而言,上交的软科排名更加公正,却在知名度上有所欠缺。


    “没办法,我们是日本学校,朝日已经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日本第一大报纸是《读卖新闻》,但这家报纸影响力更多局限于本土,没有排名第二的《朝日新闻》国际化。


    矬子里拔大个,只能选朝日。


    “不知早大的前辈们,有没有可以影响欧美报纸杂志巨头的公司?”


    “我们来个多方共同合作,会怎么样?”


    竹下雅人真心希望早大能在各方面进步,哪怕是个不保真的大学排名。


    想到这里,他突然也能理解为什么新加坡两所理工大学,拼命花钱提高榜单排名。


    别说真不真实,起码名声变得响亮。


    前十不认可没关系,前二十不认可也没关系。


    前五十,总该认可了吧?


    如果不花这份钱,说不定前一百都看不到它们身影。


    这也算是一种开窗效应。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