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历史新篇

作者:落日满余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东京11月的天气开始转冷,就连许多爱美的小姐姐,也都纷纷穿起长裤。


    当然,也还有无数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年轻人,继续夏日的穿搭。


    至于千代田的永田町则恰恰相反,内里一派火热场面。


    “虽然我的身高只有5尺4寸,但我愿意为了全体国民,燃烧自己的一切。”


    “我希望自己能切实完成最后的使命,带领全体国民走上更幸福的道路。”


    “谢谢!”


    头发花白,身材矮小的竹下登意气风发,讲话铿锵有力,充满着强者气息。


    不过他也确实有这份自信的底气。


    从今天开始,整个日本都将跟随着他的指挥棒前进。


    竹下登话音刚落,会场立马响起了浓烈的掌声。


    小泽一郎、小渊惠三等竹下派成员兴奋不已,竹下雅人、江副浩正等经济界相关者同样陷入狂喜。


    尤其是江副浩正,


    他知道,自家公司终于有机会摸一摸顶级公司的门槛。


    现在利库路特公司的营收排在全日本100多位,完全不足以实现江副浩正的野心。


    竹下雅人同样很开心。


    竹下登的上位,标志着早稻田大学在政治上的全面上位。


    以后在官方层面上,星海集团将不会遇到大的阻碍,甚至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照顾。


    比如说星海半导体的灾害应急收音机,就可能获得更大批量的订单。


    “恭喜竹下首相,终于实现了早稻田大学的夙愿。”


    “哪里,石桥学长才是我们早稻田学子的偶像。”


    梳着大背头的竹下登很开心,但还是谦虚的摆摆手。


    “石桥学长确实是很厉害,但竹下学长,才算让早大在永田町站稳脚跟嘛。”


    石桥湛山虽然是早大第一任首相,但他本身实力不够,并不能独立掌控内阁。


    他能当选,有点类似于美国总统拜登。


    谁上位无所谓,某人不上位最重要。


    日本当时也是如此。


    大家的目标是,不让岸信介当选。


    竹下登则不然。


    他掌控着日本第一大派阀竹下派,拥有着所有属于首相的权利。


    他的登顶,才是早稻田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到来。


    简单恭贺过竹下登后,竹下雅人识趣的离开。


    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撤离,而是走到竹下登的合作伙伴得意门生身边。


    无论是竹下登的合作伙伴金丸信,还是竹下派的明日之星,桥本龙太郎、小泽一郎等等,都是他的交好对象。


    至于小渊惠三、青木干雄等早稻田英才,自然同样不能疏远。


    竹下雅人拉着两人走到角落处笑着说:“小渊学长,有没有想过当首相呀。如果小渊学长有一天参加竞选,我绝对全力支持。”


    青木干雄同样乐呵呵的说:“小渊桑确实是首相的好人选,我也支持。”


    青木干雄是小渊惠三的好友之一,在早稻田大学期间,还教过小渊惠三演讲技巧,几十年的交情。


    “哪里,说笑了。小泽桑和桥本桑,才更适合就职首相。”


    小泽一郎和桥本龙太郎都是霸气侧漏类型,在性格比较老实的小渊惠三看来,比自己更加适合。


    “这可就说不准了。想要就职首相,也是需要一点运气的。”


    参加完竹下登的首相就职仪式后,竹下雅人不紧不慢的回到星海半导体。


    “社长,你觉得我们将灾害应急收音机业务拆分成子公司,如何?”


    星海半导体的主营业务主打的是尖端科技,灾害应急收音机业务这种成熟产业,还是独立出去比较好。


    “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会尽快完成分离。还有,鼠标、键盘等外设部门,最好也是独立成子公司。”


    “外设等硬件部门,同样和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太搭。”


    郭士纳是减法大师,更喜欢垂直发展,不喜欢大摊饼的发展模式。


    既然是半导体芯片公司,那么就专注于这一产业。


    该独立独立,该淘汰淘汰。


    “这个你看着办。如果你觉得拆分好,那么我们就拆分。”


    虽然未来外设是个大市场,但目前还是个小不点,并且和芯片相比。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外设都不那么重要。


    不过既然都说到外设领域,他突然想到主板研发部门。  便随口问道:“那电脑和街机的主板,也要独立出去吗?”


    郭士纳坦然开口道:“最好是这样。这些零零碎碎的产业都子公司化,走独立发展路线。总公司星海半导体,只发展芯片相关业务。”


    竹下雅人认同的点点头,“嗯,听你的。”


    伴随着竹下登的登顶,星海集团很快就有所收获。


    先是星海半导体的灾害应急收音机业务爆火。


    包括东京都在内的日本各地,陆陆续续送来一大批订单。


    最后经过统计汇总,差不多有500多万台新增订单需要处理。


    就算是去除各项额外支出,星海半导体也能获得数百亿日元的利润。


    吕不韦的经商之道,永远都是那么的实用高效。


    除了星海半导体,松本制造同样迎来利好。


    日本各级部门,尤其是外交部门,已经开始向松本制造大量订购拉杆式旅行箱。


    数量虽然没有灾害应急收音机那么多,但同样不可小觑,达到百万之众。


    如果单算利润,甚至比收音机还要高。


    这绝对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然,竹下雅人能有这么多收获,也是业务比较凑巧。


    无论是灾害应急收音机,还是拉杆式旅行箱,都算是日本的刚需。


    并且,这两项业务还是财阀的薄弱环节,没有大企业和星海集团竞争。


    如果换成是计算机等行业,星海集团顶多吃点边角料。


    日本本土捷报频频,中国申城同样传来喜讯。


    申城皮箱厂一期工程,正式竣工。


    这么重要的事,竹下雅人自然不能缺席。


    他早早来到中国,同申城的相关领导一起进行工厂的剪彩工作。


    “首长,辛苦您了。”


    “哪里,是我应该对你说辛苦才对。”


    领导握住竹下雅人的手,十分诚恳的继续说:“竹下同学能来申城进行投资,我们对此真的非常开心。”


    首长对竹下雅人的印象特别好,这主要和他的换位思考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都有三免五免政策。也就是外资企业来华的前几年,政府执行免税政策。


    竹下雅人经过一番思考后,主动将三免五免削去大半。


    他只要求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半税。从第三年开始,申城皮箱厂便开始全额纳税。


    当然,竹下雅人这样做,其实并没有亏多少。


    申城皮箱厂属于星海投资的代工厂,利润本来就比较微薄,就算全额纳税,也根本交不了多少。


    用一点点钱财换取政府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既能帮助政府解决就业,又能帮助政府赚钱的企业,永远都是政府心目中的香饽饽。


    如果企业遇到困难,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会很快得以解决。


    除了税收方面,竹下雅人另一个思索,是市场方面。


    竹下雅人和申城签订的是全额出口合同。


    也就是说申城皮箱厂生产的拉杆式旅行箱,不能在本土售卖,只能用于出口。


    只花钱不赚钱,还帮着赚美元,申城自然无比欢迎。


    当然,这方面松本制造退让的同样不多。


    中国目前还比较落后,很少有人能消费起松本制造的行李箱。


    就算是进入国内市场,一年的销售额也非常有限。


    不如舍弃这一点点的销量,换取地方的好感度。


    反正合同每5年一签,不是永久的。


    等到这里消费能力提升上来,对于市场的限制,估计早就废除了。


    互相客套了一会后,双方开始例行的讲话。


    竹下雅人是工厂的主人,所以第一个发言。


    至于首长,作为今天最重要的来宾,则压大轴发言。


    讲完话后,竹下雅人笑问:“中午了,应该都饿了吧。公司已经在附近订了饭桌,我们出去吃?”


    首长和蔼的说:“还是别浪费了,就在食堂吃吧。”


    “行,那就食堂。”


    眼下中国的物价很低,所以申城皮箱厂的食堂非常不错。


    不仅有海鲜河鲜,鸡肉猪肉同样管够。  “伙食很不错嘛。”


    首长看着眼前的猪肉和鸡肉,挑眉感叹。


    就算是政府职员的员工餐,都不如眼前。


    鱼虾还好说,猪肉和鸡肉是真的没有这么多。


    “嗯,这是我们的原则。只有工人吃的好,工作才能做得好。”


    拉杆式旅行箱目前还是暴利行业,这点伙食费根本不算什么。


    并且就算过几年拉杆式旅行箱进入存量市场,申城皮箱厂的伙食依然不会降低。


    一方面,中国的物价非常低,这点伙食费根本不算什么。


    另一方面,申城工厂的工资支出很少,利润空间依旧非常大。


    不过,为了避免浪费。


    工厂并没有实行免费就餐制度,工人打饭还是需要花钱的。


    当然,大家也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钱,大头都是工厂补贴,类似于后世的公务食堂。


    吃过午饭,市政府的领导下午又视察了大半个小时,这才重新返回政府办公室。


    能抽出大半天时间,已经是非常重视申城皮箱厂的体现。


    第二天一早,竹下雅人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幸福的在心里喃喃自语:“又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新的痕迹,真好!”


    如果仔细算的话,他一共在中国报纸上3次留痕。


    第一次是达成投资合作协议,第二次是进行工厂奠基。


    眼下工厂正式开工,则是第三次。


    稍微有些遗憾地是,每一次都不是主角。


    不过这也没办法,他是客人,能捞到个二号位置,都已经是比较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


    翻看完报纸,竹下雅人抬头看向申城这边的负责人角田弘毅问:“工人的招募,是按照我的要求做的吗?”


    角田弘毅坐直身体道:“嗨,完全按照会长的指示行事。”


    竹下雅人满意的点点头:“嗯,那就好。”


    申城皮箱厂的工资非常高,差不多是同时期申城普通职工的1倍,因此竹下雅人特意制定了一个针对普通工人的招工方案。


    每家每户,最多只允许招募一人。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


    一方面,不会造成家庭间贫富差距过大。


    另一方面算是未雨绸缪。


    申城早晚要进行国企改革,很多家庭将面临失业问题。


    申城皮箱厂每个家庭只招聘1人,说不定可以让更多的双职工家庭,躲过这次经济灾难。


    “这个政策要一直执行下去,后面的招工同样按照这一方案执行。”


    “是,会长!”


    角田弘毅快速记在笔记本上,心里已经将这件事作为头等大事。


    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会长说起这件事。


    “还有,食堂也要注意一下。”


    “行李箱虽然不是重体力活,但同样非常辛苦。所以工人们必须要吃好,以后每餐也都要有猪肉。”


    “请放心,猪肉供应非常充足。”


    食堂是贪腐的重灾区,所以角田弘毅亲自抓这件事,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纰漏。


    “嗯,不错。”竹下雅人满意的点了下头,然后继续说:“不过你也要注意一下。很多工人舍不得吃,会将肉留着。”


    “你想想办法,最起码要保证工人中午可以吃掉一半。工厂工作还是很辛苦的,要保证工人营养。”


    中国现在还处于贫困阶段,就算是大多数申城人也不例外。


    很多皮箱厂的工人都舍不得吃中午的肉菜,留着晚上给孩子吃。


    中午的时候,竹下雅人就注意到,不止一个工人选择留菜。


    “这,嗨!”


    角田弘毅是40年代初出生的,同样经历过贫困年代。


    竹下雅人这边刚说起,他立马就理解其中内容。


    不过对于这方面,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解决,回应的不太坚决。


    “如果你不懂的话,可以问问铃木桑。他经历过类似时代,应该有解决方法。”


    松本制造的铃木善介,日本战后困难时期就已经在工作,这方面经验绝对丰富。


    “是,明白!”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