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9章 又一年新人

作者:落日满余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月初,日本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是各大公司举行新人入职仪式的时节。


    此时星海集团三楼,大会议室内充满着嘈杂声。


    来自各大院校的新人快速找到自己座位后,迫不及待的和熟人聊起天,缓解内心的压力和喜悦。


    “小山桑,我就知道,你会选择这里。”


    虽然只是简单的同学关系,但能在新人入职仪式上看到熟人,藤田成仁还是很开心的。


    今后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能彼此关照。


    “当然,这可是星海集团。”


    小山名也内心无比崇拜竹下雅人,毕业后只给星海集团总部投递简历。


    还好他是东大生,本人也较为优秀,这才顺利拿到内定资格。


    是的,大厅里不断说着悄悄话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星海集团总部今年招聘的新人。


    不过这些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可以真的入职总部,剩下的全部分流到子公司。


    当然,分流也会注意到新人的兴趣爱好。


    如果你数学非常优秀,还很喜欢金融类工作,那么就会分流到星海投资。


    如果你计算机技术很厉害,又喜欢科研工作,那么就会分流到星海半导体。


    总之,在照顾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调整新人工作岗位。


    当然,星海集团并没有隐藏这一点。所以大多数人在投递简历的第一天,就清楚这条规则。


    “是啊,这可是星海集团。”


    藤田成仁感慨的点点头,为自己能被选中而高兴。


    要知道就算是东大生,也不是每个都能接到星海集团总部发出的内定资格。


    尤其是今年,各大公司纷纷缩减招聘人数,想直接进入公司总部更是难上加难。


    两个人互相吹了一波星海集团的彩虹屁后,藤田成仁突然问。


    “除了我们两个,还有别的东大生吗?”


    “嗯,有,而且还不少,我知道的大概有二十几位。”


    因为他本人对竹下雅人的夸张崇拜,小山名也在东大生中算是小有名气。


    所以基本上每一位东大生,在决定接受星海集团总部内定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他。


    “呀,竟然有这么多。”


    藤田成仁先是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又略显遗憾的说。


    “可惜,我接到内定之后有事需要去美国。如果在国内,应该也能和大家认识一下。”


    “我说呢,难怪。不过没关系,现在认识也不迟。”


    他们都是东大生,还是来自同一届的东大生。彼此注定是一个集体,需要互相关照着前行。所以就算是大家晚熟悉一段时间,也根本无所谓。


    “嗯嗯,谢谢!”


    “谢什么,我们是同学。”


    星海集团总部在东大招募20多位新人,在早稻田和庆应招聘的更多,两者加一起已经超过100人。


    没办法,谁让东大毕业生人数少呢。


    这也是私立学校,为什么可以在政经两届冲击公办大学地位的重要因素。


    每年毕业的学生多,加入到知名大手公司的人数也就更多。


    受此影响,也就有更多来自私立大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很快,时间来到上午10点,星海集团第五次新人入职仪式正式开始。


    “诸位公司的希望,大家上午好,我是公司会长竹下雅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立马在会议室引起轰动,众多新人员工的热情,如同爆发中的火山剧烈喷涌。


    虽然只有700多人规模,但依旧产生雷鸣般的响声。


    “谢谢,谢谢大家。”


    青年微微鞠躬,然后开始按照惯例介绍集团的辉煌成就。


    拉杆行李箱、星海手机、街霸二、苏联方块等众多产品,都在新人仪式上展现。


    最后,竹下雅人不忘半真诚半洗脑的大声说。


    “星海集团基本没有历史,但正因如此,我们时刻创造着历史。”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开拓公司的新未来。”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见证公司的新历史。”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书写公司的新篇章。”


    最后,青年以一段排比句结束今天的演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新人自己。


    “说的真好,我们也能成为新的历史,书写新的篇章。”  铃木健一激动的看着自己死党田中青志。


    他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接到众多内定的时候,想都没想就加入星海集团。


    这也是星海集团崛起后,许多早大学子的通常做法。因此星海集团内,早稻田大学学生数量要远超过其余大学。


    比如今年,早大已经有接近70人加入星海集团总部,而第二多的庆应才刚刚超过40人。


    田中青志表情淡定,语气平缓的吐槽道:“确实很好,要是能脱稿就更好了。”


    “你这家伙真是冷静,给我热血一点啊。”


    铃木健一有些抓狂,十分无奈的看着自己友人,随后略显无语的继续说。


    “真是搞不懂你,为什么加入星海集团,三菱商事不也给你最高档的内定吗?”


    日本六大财阀集团,三菱已经超过三井成为最强大者。而三菱商事,就是三菱财阀的核心。


    能加入到三菱商事,基本等同于一辈子前途无忧。


    “星海集团的机会更大,仅此而已。”


    早稻田所在的稻门阀,实力并不算强。


    好听一点的说法是,可以在政界抗衡东大赤门阀,可以在财届抗衡庆应三田会。


    难听的说法就是,在政界被东大压制,在财届被庆应压制。


    无论是加入哪家财阀公司,升职速度都大概率不如庆应出身和东大出身。


    正是因为思考理智,以及对星海集团更为看好,铃木青志才会舍大取小。


    早大内部第一选择是星海集团的,也有许多是类似的思考。


    当然,那种因个人崇拜加入的也不少,只能说傻人有傻福。


    “哼,你这家伙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


    “没必要。”


    铃木健一推了推眼镜,然后头也不回的说。


    “走吧,我们去位于二楼的宴会厅,大家都在那里。”


    “诶,等等我,走慢点。”


    每年入职仪式后的宴会,都算是新人的隐藏福利。


    同一学校的新人员工可以在这里互相熟悉,互相提携着发展。


    那些学校内只有一两位应聘上的新人,也更容易借此找到合适的报团对象。


    这个世界充满着圈子,青年只不过让它早一点到来。


    新人入职仪式结束之后,对于新人的培训工作很快展开。


    大家先在总部实习3个月,然后前往星海半导体、松本制造、星海娱乐轮换着实习。


    每家子公司实习2个月,半年后重新回到集团总部。


    接着再经过3个月的总部培训。


    最后符合要求的加入星海集团总部,其余加入各大子公司。


    至于星海投资,因为需要保密的地方比较多,没有加入到实习环节。


    但这不重要。


    因为星海投资有新人优先挑选权,实习中表现优秀者,都会被询问是否愿意加入。


    实习工作有专人负责,竹下雅人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放在一边。


    他现在有许多工作要忙,比如说走访坂村健的开源实验室。


    “怎么样,使用的人多不多?”


    因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且还有开发操作系统的经验,所以坂村健的制作速度很快。


    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全部搞定。


    当然,这也和早期的操作系统都很简单有关。


    前世的linux系统,也只花费了还是大学在校生的林纳斯几个月时间。


    “很多,尤其是美国那边,有相当多的朋友加入。”


    谈到刚上线不久的开源操作系统,坂村健忍不住露出扬眉吐气般的兴奋表情。


    不让大公司和我合作,那我就直接向个人用户开源。


    这一招,可谓是直击美国政府打压的命脉。


    因为制裁这种事,对大企业和政客好用,对高端计算机人才基本无用。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现在全世界都缺计算机方面人才,就算有美国制裁也能很快找到合适工作。


    竹下雅人看了眼上面的登录人数,发现竟然有3000多人,不自觉的点点头。


    “不错,竟然有这么多访客,还有300多人选择上传代码。看来我们的开源计划,是真的成功了。”  当下全球的计算机用户不超过2000万,可以联网的更少。能在一周多时间拥有3000多访客,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表现。


    当然,这里的联网并不是我们日后说的因特网,更类似于大型局域网。


    没办法,因特网虽然早已经问世,但当下还没有被正式公开。


    坂村健就算想用更方便的因特网传播,也根本用不了。


    “是的,我们成功了。没想到不选企业选个人,可以获得这么大的突破。”


    坂村健,第一次认识到互联网免费开源的力量。


    他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自己制作的软件,都会放在开源软件网站进行分享。


    认识到个人用户的力量后,他仿佛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这是必然的。电脑用户数量太少,可以聊的更少,大家自然更倾向于免费开源交流。”


    “嗯,确实如此。”


    坂村健想到自己这几天和大家交流软件的过程,理解的点点头。


    有那么多人和自己讨论tinux操作系统,确实非常爽。


    是的,没错,坂村健的新操作系统就叫tinux。


    t代表着他未竟的梦想tron操作系统,inux代表操作系统的来源。


    从今以后,开源操作系统将由星海集团掌控,再也不会发生乱七八糟的事情。


    既然已经开源,那么就彻底一点。


    政治什么的,都给我走开。


    抛出坂村健吸引美国方面火力之后,竹下雅人正式开始自己的操作系统计划。


    是的,青年一直都没放弃对于操作系统的野心。只不过他知道美国必然打压,所以一直都是小心策划。


    现在机会来了,只要坂村健活跃一天,美国就很难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酒井桑,我准备成立一家新的研究所,规模在500人以下。你帮我在仙台附近找个合适的位置。”


    东京目标太大,青年准备将项目组放在偏远点的地方。


    当然也不能太偏远,如果太偏远反而更加醒目,宫城县仙台市就比较合适。


    这里是日本知名大学东北大学所在地,从来都不缺研究机构。同时这里远离东京和大阪,很难被美国人注意到。


    “嗨!”


    酒井惠子办事很麻利,五天时间就找到数个合适的位置。


    “会长,这是我找到的,较为合适的研究所。您看看,那一个比较合适。”


    “嗯,稍等。”


    酒井惠子一共找到3家比较合适的研究所,都可以容纳数百人。


    竹下雅人思考半天,最终选了个附近缺少人烟,环境最为优美的地方。这里研究操作系统,更不容易出现问题。


    当然,事情暂时还不急。


    他准备再等一段时间,关于开源操作系统的风波彻底过去。


    不过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尽快开始的。


    “郭士纳桑,我这里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没问题,会长您说。”


    郭士纳没有丝毫犹豫,干脆的直接答应。


    “是这样的,我很看好高通在通讯领域的技术路线,也准备在这一方向发力。所以需要抽调50名公司精英骨干,去仙台市进行先期的开发研究。”


    虽然是掩饰部分,但竹下雅人同样准备认真去做。代表着通讯行业未来的cdma技术,就是最好的选择。


    “是放在星海半导体旗下吗?”


    “不,星海总部。”


    星海半导体的体量已经很大,通讯领域没必要再加入进去。


    “好的,明白,我会在下周一提交人员名单。”


    郭士纳听到不是放在星海半导体名下,立马意识到会长非常重视这件事。


    因为上一个有如此待遇的,还是光刻机公司。


    虽然规模还很小,但地位却和自己掌控的星海半导体平起平坐。


    负责人开会的时候,也和自己坐一桌。


    当然,同为集团副社长,两者掌握的权利还是有天壤之别。


    光刻机公司的体量太小,集团开会基本不说话。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