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1章 新的猎物

作者:落日满余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会长,桥本首相希望您能在本周五晚上7点参加他举行的私宴。”


    “私宴?”


    竹下雅人有些不解,想不通桥本龙太郎为什么找到自己头上。


    他可是其党内对手小渊惠三的坚定支持者,两人关系很一般。


    “是的,首相私宴。”


    “行,我知道了。告诉……”


    竹下雅人刚准备让内田美穗进行回复,但想到电话来源,又将话缩回肚子重新组织语言。


    “那什么,你先下去吧,我等会亲自给首相回电话。”


    “是,会长!”


    内田秘书离开后,竹下雅人一边敲桌子一边想首相为什么突然召见自己。


    “莫非,首相是想通过我和中国拉进关系?”


    桥本首相任内虽然有一些惹怒中国的事,但总体来说对华还是偏理智的。


    不仅经常访华,任内借给中国的贷款也最多。


    同时,他也是任内第一个参观九一八纪念馆的日本首相,主张两国合作友好。


    但很快,他就自己否决了这一猜想。


    “不对,桥本首相想和中国拉进关系有无数方法,根本用不到我来帮忙。”


    随后,竹下雅人又想到无数种可能,但都觉得差那么一些。


    他的感觉没有错,桥本首相确实和他的猜想有很大出入。


    “让我接受长信银行?”


    竹下雅人瞠目结舌,根本想不到事情是这样。


    长信银行眼下可是福田家族的自留地,别说是竹下雅人,就连日本财阀都没机会。


    “是的,我希望星海集团能够接手长信银行,做负责任的大公司。”


    桥本龙太郎希望借助星海集团的力量,撬动对日本金融银行业的改革。


    没办法,别看羽田一郎每天因大藏省加班到吐血。


    但桥本龙太郎这轮对日本银行体系的改革,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


    没办法,他在当首相前不是党内总裁,也不是派系领袖,属于政治少数派,权利天然受限。


    因此涉及到利益的环节,很难有所成就。


    “我没问题,但我希望由星海集团查清楚后再合作。”


    日本银行造假,此时已经是资本市场公开的秘密。


    他可不希望用自己的钱,给长信银行填窟窿。


    那可是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巨额数字,青年自然不愿意做那个冤大头。


    “没问题,我们肯定会处理的干干净净。”


    桥本龙太郎很自信,因为他在政府的基本盘就位于大藏省。


    竹下雅人则恰恰相反,不觉得桥本首相可以搞清楚长信银行的弯弯绕绕。


    账目查清楚,可是意味着长信银行主要管理层要被一网打尽。


    别说是权力天然缺失的桥本龙太郎,就算当初手握一切的田中角荣,都完全做不到。


    除非这个窟窿实在捂不住,才有可能将设想变为现实。


    但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长信银行必然不会答应星海集团的收购邀约。


    想是这样想,但嘴里还是要虚与委蛇的。


    竹下雅人装作激动的说:“太感谢桥本首相了。也只有桥本首相这样的大气魄者,才能挽救日本经济困局。”


    “这不算事,我们也希望星海集团可以更好的建设日本。”


    两人夸张的互相吹了一波彩虹屁之后,桥本首相开始说此次私宴的第二件事。


    “贵集团发展的这么好,不知道愿不愿意上市几年子公司或者是孙公司?”


    “上市,这个我确实考虑过。”


    竹下雅人恍然大悟,难怪愿意放出一家银行给星海集团。原来是想星海集团旗下公司上市,然后借助这个机会刺激股市呀。


    但他可不是那种为了别人利益牺牲自己的人,便委婉的继续笑着回应。


    “不过公司目前账目股权什么的比较混乱,还有就是考虑到工人的辛苦工作,到底要分给他们多少股票份额,最终时间就耽搁了。”


    接着青年向桥本龙太郎真诚打包票说。


    “桥本首相请放心,全部整理好我们就会上市。”


    星海集团旗下公司当然要进行上市,尤其是那几家互联网公司。


    如果不借助这次泡沫上市搜刮一大笔,接下来可是要一直烧自己的钱。


    “已经有计划,那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桥本龙太郎并不好糊弄,玩笑间话语直指核心。


    如果一直拖延下去,岂不是自己离开首相宝座才能实现?


    “不会太久,最多两年就会出台上市计划。”


    1998年,全世界互联网公司开始火爆的一年。


    如果星海集团下属的互联网公司错过这一波浪潮,日后就只能流血上市。


    到时候,融到的钱将会大规模缩水,甚至都不如公司正常估值拿的多。


    “这样啊,能再快一点吗?”


    “那我回去问问,我对这些东西也不是很了解。”


    竹下雅人在拖延,也是实话实说。


    金融领域的弯弯绕绕太多,他根本就搞不明白。


    不过无所谓,这些东西都有专业人士做,他只要盯紧股票估值和上市价格就好。


    “嗯,那麻烦竹下桑了。”


    “没事,都是小事。”


    除了融资,两人又聊了聊日本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竹下雅人能说什么,自然只有点头认可的命。


    很快,桥本龙太郎又意气风发的说了件,今后将影响了日本几十年的大事。


    “我们和美国谈的很顺利,普天间军事基地很快就会撤离了。”


    “啊,这是真的吗?”


    冲绳的普天间机场,日本人心中的一根刺。


    无数的政客,都想亲手解决这一问题。


    桥本龙太郎和克林顿在这件事上差不多达成共识,整个人都变得意气风发。


    “当然,对美国就是要强硬。”


    桥本龙太郎这个人搞外交是一把好手。前几年的日美谈判,他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这一次,算是又达成一项影响日本人士气的大事。


    “不愧是桥本首相,对外手腕日本最强。”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很多有的没的,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此次会晤。


    “看来,以后也要多和这位首相联系联系。国内处理的不行,但国外绝对一流。”


    虽然普天间军事基地,最后搞得一地鸡毛,但这完全是后世日本政客无能的体现。


    如果换成桥本首相,或者是他的继任者小渊,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破事。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


    竹下雅人有很多事要忙,不能一直在星海投资监督。


    所以公司必须留一位,负责股票交易的最高管理。


    “我后面吧,这段时间菊野桑比我辛苦。”


    “嗯,谢啦。”


    菊野晋次了解嘉本隆正,知道他在这些事上很坚持,也就没有拒绝。


    湾湾股市的撤离同样顺利。


    5天时间,二十多亿美元的股票就卖的干干净净。


    “会长,我可以先放一周假,然后菊野桑回来再放一周吗?”


    竹下雅人挑眉道:“拆开干嘛,你不想连续放假吗?”


    “没必要,我不喜欢出国玩。”


    嘉本隆正是一位保守之人,接下来只想多陪陪家人。


    至于旅游什么的,还是等暑期再说吧。


    那个时候孩子不上学,可以一家人出去玩。


    “行,没问题。”


    这样反而对星海投资有利。


    因为处理掉湾湾股票之后,公司暂时没事。


    单独留嘉本隆正一个,也就是搞搞报表,不如也跟着休假。


    星海投资这边可以放假,但竹下雅人短时间内还无法休息。


    他需要查询更多资料,为公司接下来的投资找到合适目标。


    “iBm,这个不可以。接下来这家公司会陷入衰败。”


    “Att也不行,被政府盯的太死。”


    如果要在八九十年代找出两家倒霉蛋,那么非Att和iBm莫属。


    这两家公司都被美国反垄断机构盯上。


    Att惨遭拆分,公司实力不足巅峰时期五分之一。


    但就算如此,这家公司依旧有许多限制。


    后世甚至悲惨到被自己拆分出去的公司反向收购。


    iBm稍微好一些,但也没好太多。


    如果说苹果是个人计算机的初始,那么iBm兼容机就是个人计算机辉煌的开端。


    结果,这两家公司在个人计算机领域都没获得太多好处。


    尤其是iBm,因为政府的种种限制,甚至在90年代初陷入破产边缘。


    这样两家倒霉蛋,自然不能投资。


    “通用电气,这个不错。”


    “韦尔奇是经营天才,通用电气的增长速度很快。”


    通用电气在韦尔奇的经营下利润屡创新高,后来更是成长为全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


    非常值得投资。


    同时,这家公司也是后世阿尔斯通一案的幕后黑手。


    不过那时韦尔奇早已退休,通用电气也逐渐没落。


    “摩托罗拉、德州仪器也不能放过。”


    “他们很像80年代的日本半导体巨头,增长可能没有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快,但也不容小觑。”


    圈定好全部目标后,星海投资的资金量也规划的七七八八。


    但就算如此,依旧有超过150亿美元资金没有去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