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医院需要的资金也在不断变多。”
“星海医院想要为更多民众带去良好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垂直类医院,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
竹下雅人给出的理由正确而精准,直接说服了田村正雄。
专门医院,确实很符合技术不断升级后的社会分工趋势。
毕竟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每一个环节需要的资金都是天量。
只有极个别医院,才能玩转所有项目。
大多数医院,哪怕是综合性医院都需要转型。转型成专门治疗癌症的医院,或者是治疗神经类疾病的医院。
星海医院公司当下在东京建设的医院,以及未来在全日本建设的医院,也会有很多在发展中进行专门化转型。
比如说位于港区的星海医院治疗癌症厉害,位于中央区的星海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厉害。
那么星海医院公司,就会将港区的心血管类医生,逐渐转移到中央区。中央区的癌症类医生,逐渐转移到港区。
如此一来,同类医生可以集中发展,进而大大增强医生的进步速度,提高医院在特定疾病的权威和话语权。
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
星海集团有钱,自然不会看着所有综合类医院没落。
火挑选几家作为综合类医院的代表发展,提高星海医院在日本和世界的排名。
有了排名,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继而进一步提高星海医院的技术能力。
毕竟手术这种东西,也是需要大量练习的。
为什么中国医生在很多通类手术上技术能力世界第一,不就是有大量病人可以练习吗?
为什么很多发达国家医院,喜欢将医生派往非洲等落后国家。慈善之余,同样有练习的小心思。
当然,这是双赢的结果。
如果没有这些医生,非洲那些患者只能等死,还不如让欧美医生进行治疗。
“嗯,等星海医院建成后,必须拿出一笔经费,在各大权威报纸打排名。”
排名这种东西听起来可笑,但真的非常有用。
最明显的就是学校排名,新加坡就靠这个吃尽红利。
一个南洋理工,一个新加坡国立,依靠花钱搞排名,竟然真的在某些人心中达成亚洲第一第二学府的地位。
甚至某些被称作报考权威人士的家伙,也深受其毒。
觉得在水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之间,本科阶段就可以考虑新加坡国立。
这完全就是只看排名的屁话。
要知道新加坡一共才3万多名考上,而两所大学每年都在本地招1万多人。
也就是说你在中国有普通本科水平,那么你出生新加坡就大概率上这两所在报纸排名上可以在前两位的大学。
这样一所大学,怎么和中国的清北竞争。
还有人说什么,新加坡两所大学国际化搞得好,在国外比清北有优势。
这就更胡扯了。
别以为国外公司傻?
清北本科生的质量和新加坡两所大学本科生的质量,人家会不懂吗?
要知道美国科技行业,不知道有多少清北高校毕业生。
这些高校生产生的资源,碾压新加坡两所大学。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清北的就业能力,都显著强于新加坡那两所高排名大学。
除了报纸排名,新加坡两所大学只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影响力强于清北。
但就算如此,依旧有很多国人觉得清北不行。
可见排名这种东西,还是能骗到很多人的。
星海医院必须追求这个,在日本、东南亚、中国营造出星海医院世界级医院的概念。
只有这样,医院未来才不会缺少病人。
当然,星海医院做排名的时候也不算欺骗。
因为他真的准备,在世界各地挖医疗大牛。
比如说,中国医生在某些疾病上天下无敌。
那么就以给医院捐设备,给医生高额补贴为代价,请这些医生过来交流学习。
这会是一次双方都赢麻了的合作。
中国医院获得了先进设备;中国医生获得巨额交流补贴;中国患者获得更专业设备的治疗。
日本这边,医生可以学到行业大牛的技术;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治疗;医院可以收获更多的赞誉和声望。
只不过,这类合作需要中国高校和政府的支持。
竹下雅人觉得,以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以及自己对中国那茫茫多的捐款,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是双方都有所得的合作,而不是中国单方面付出。
“是直接进行大宗交易,还是通过基金的方式缓慢卖出?”
第二天上午,竹下雅人和四家投行的代表,就松本制造股份售卖问题,正式展开谈判。
野村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吉野得郎,率先就销售形式展开询问。
“两种形式都可以,看各家选择。”
“我的要求是,年前完成全部交易。”
“为此,我可以多支付1%的佣金。”
前世日本股市2月崩塌,但谁知道会不会有蝴蝶效应。
不如付出一定代价早早完成交易。
吃到嘴里才是真。
“1%的交易佣金?”
四家投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抹兴奋。
年前完成股票销售任务,就能多获得1000多万美元的利润。
对于四家投行来说,这钱基本等于白赚。
“没问题,我们山一证券可以接下。”
随后,高盛、大摩、野村证券也先后答应这一要求。
“对于在座的实力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因为竹下雅人在交易方面的慷慨大方,几方很快敲定合同。
竹下雅人虽然对需要支付2.5%的佣金肉疼不已,但想到能顺利逃出泡沫危机,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时间拖到年后,价值52亿美元的股份,很容易变26亿,甚至是16亿。
股市在恐慌的环境下,必然形成踩踏事件。
港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股市低点的时候,公司市值经常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也就是年利润10亿美元的大公司,市值也只有60多亿。
李超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就是靠着港股这种恐慌心理。
公司市值降低到市盈率10倍以下的时候,开始缓慢买入股票。
公司市值提高到20倍市盈率以上的时候,开始缓慢卖出股票。
一来一回,就可以赚取大量钱财。
当然,日股比港股成熟,公司市值一般不会恐慌的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但降低到市盈率10倍左右水准,还是大概率发生的。
三井商社、三菱商社都有过类似情况,松本制造也很难例外。
估计公司市值会从现在的260亿美元,直接缩水到100亿美元水平。
合同顺利签订后,自然要举行宴会庆祝。
依旧是老地方,依旧是最奢华的配方。
“竹下会长,可以单独和您聊聊吗?”
宴会进行到一半,大家自由交谈的时候,保尔森走到竹下雅人身边。
“保尔森先生是吧。没问题,稍等片刻。”
青年先是欣然应下来,然后对自家副社长菊野晋次说:“你也去忙吧,可以多陪陪老朋友嘛。”
“会长,没必要这样。”
菊野晋次平静看了眼不远处正和吉野得郎聊些什么的山一证券代表,没有一点想要炫耀的心理。
他在星海投资已经获得想要的一切,干嘛要活在过去。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先失陪了。”
“嗯,会长您忙。”
两人来到一处附近没人的地方后,保尔森主动开口说:“麻烦竹下会长了。”
“小事。”青年爽朗的笑了笑,然后略微有些疑惑的问:“不知保尔森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如果我能办到,一定会帮忙。”
保尔森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用肯定的语气反问:“竹下会长卖出这么多股票,是准备投资美股吧。”
青年没想过能隐瞒到高盛,很干脆的点头承认。
“没错,我很看好美股的未来。尤其是半导体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
美国虽然在drAm领域被日本打的落花流水,但在微处理器、整机等领域,依旧是世界第一。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
竹下雅人有很多事要忙,不能一直在星海投资监督。
所以公司必须留一位,负责股票交易的最高管理。
“我后面吧,这段时间菊野桑比我辛苦。”
“嗯,谢啦。”
菊野晋次了解嘉本隆正,知道他在这些事上很坚持,也就没有拒绝。
湾湾股市的撤离同样顺利。
5天时间,二十多亿美元的股票就卖的干干净净。
竹下雅人不参加雅虎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星海集团自然要派其他人。
星海风投社长菊野晋次,就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