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国力艰难

作者:独行无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色已明。


    七日一次的大朝会早已结束,身着各色官服的朝臣们在内官的引导下,陆陆续续走出承阳殿,从东西两个侧宫门相继离开。


    皇帝裴叡尚不及用早膳,便让近侍内官王真拦下了户、吏、工三部的数名主干大臣,请到正辰宫,闭门开起了小朝会。


    “依照上次朝会的奏议,臣回去后将各州各地近二年的收支详况,分门别类,罗列记载在此奏疏中,请圣人一观。”


    裴叡从王真手上接过户部厚厚的一封奏疏,放在案上铺平展开,一项一项,细细查看了各州的收支情况。


    越看下去,脸色就越发难看。


    且不论这些州府的各项收支详细的款项,便是只看末尾汇总的财政收入就同前年缩了近四成,而总支出却又多了近一百万两银子。


    前年夏季,并州、越州这两大州蝗灾泛滥,农业受到重创,州府粮价陡升,不少百姓节衣缩食仍不能度日。


    二州的灾民更是往临近的州府逃荒,只靠当地州府的库存银饷不足以支撑救济赈灾,州府太守一封封奏章陈情上表,以至朝廷拨了不少银两来安置灾民。


    好不容易熬至秋分时节,各地农田小有丰收,才算勉强解决了州府游民的温饱问题。


    但国库连年出多进少,并非良兆。


    况且一年前,氐漠外敌进犯。自苏其谷大败后,边地以蘅城为首,多州因战火侵扰,不少边城百姓选择迁家至内陆州府避难。


    青壮年劳力流失严重,边地的大片农田无人耕种,农业一时荒废。因战乱,更是鲜有人愿意冒险前往边疆贸易经商,工商业也随即萎靡不振。


    更糟糕的是,内陆州府大批人员涌入,本地粮食自足艰难,粮价也因此不断攀升。


    另外,对阵亡兵马的抚恤,新遣军队的粮饷拨给,两笔大的开支让原本并不充裕的国库,又添了一大笔负担。


    长久下去,只怕不仅国家经济难以支撑,更是会引起民怨沸腾,产生暴动,于国于民皆是不利。


    裴叡凑近去看,指腹划过一款款明细记载,眉头愈加紧蹙。


    “这么一看,茂、连两个大州的经济都大不如前了。”


    听到皇帝叹气,户部侍郎虽然惶恐,但仍如实奏告:“臣上月接到茂州太守郑朗春的加急奏书。”


    “其中提到,茂州城内人丁拥挤,青壮劳力过剩,富户借此打压价格。”


    “就以码头搬运的普通工人为例,原本一月能挣得铜钱五百,现下工钱被压至三百,却仍有大批青壮劳力蜂拥争抢。”


    “另一方面,米价上涨,就连下等粳米的价格也翻了一倍。”


    “连素日繁华的茂州都民生艰难,想来其他州府亦不好过。”


    裴叡越听越头痛,合上奏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工部今日可有奏?”


    见状,户部侍郎向后退了两步,工部尚书刘珀上前,朝着裴叡行了个礼,然后呈上来一份建造图纸。


    “秉圣人,京郊的水利沟渠建造完毕,前日臣曾亲自前往检阅,此项今后不需再费。只是……关于先前拟定的几座庙宇,选址虽然定了,修建还需拨款。”


    这就意味着,除去京都本地财政补给外,朝廷至少要再出十万两在修建这一项上。


    户部侍郎白了刘珀一眼。


    钱钱钱,又是要钱!


    朕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刨去几项必须的开支,朕上哪里再给你们再凑出十万两来啊!


    当然,身为皇帝,必不可能对臣子如此疾言厉色。


    刘珀见皇帝坐在龙案前,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诚惶诚恐的抬手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喏喏道:“若是圣人觉得有甚不妥,这几座庙宇倒是不急,倒是不急……”


    “督办京郊沟渠一事,卿等一干官吏辛苦了。至于这寺庙……”


    水利沟渠乃是兴旺水陆通商,便利运输往来的增收之举,而寺庙修建对于现下朝廷的拮据困顿,却无实在的好处,反而会增加国库不必要的支出。


    裴叡收回扣在案上的拳头,转而搁在膝上,思忖片刻后才说:“这几座寺庙乃是敬奉神仙,供奉祖宗之所,确实重要。”


    刘珀颤颤巍巍的听着,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那圣人是不是……”


    “只是修建庙宇,并非划地动工这么简单。需得择个良辰吉日,求得了神仙祖宗的同意,才可开建。”


    裴叡看着刘珀,微笑道:“这样吧,朕择个日子,斋戒沐浴一番,诚心祷告向先祖求得良期,待确定了日子再拨款,由你督办修建。”


    户部侍郎高兴地点了点头。


    刘珀是个老实人,并没有听懂弦外之音,问道:“那圣人打算何日祷告?”


    裴叡摆了摆手:“自然是择良期,有了结果,朕会告知你。”


    吏部的事务倒是没有户部和工部那么庞杂,只是呈上了一份官员更换和替补的名单。


    裴叡简单看了看,上头都是些琐碎的芝麻官的任用和更换。


    没什么要紧的。


    “你主理吏部的日子也不短了,这些琐事自己拿主意便是,朕信得过你。”


    想到了什么,裴叡补充道:“方才看到候补一栏,冗员甚多。你也听到户部的奏报了,各州经济都不景气。”


    “你们吏部也要想些办法,去除冗员减少靡费之余,还得好好整顿贪墨渎职之风。”


    “涉及贪腐的官员,除按律处办外,严重者家产一律充公。”


    吏部尚书连忙称是,其他几个吏部官员亦是附和。


    王真瞧着殿内官员大多年迈,从大朝会到现在,在此商议了许久政事,水米未进,未免辛苦,便颇有眼色的倒了一杯茶给裴叡。


    “圣人忙了半晌,先喝盏茶休息会吧。”


    裴叡见众人疲累,会意道:“今日便议到这里,至于户部所奏的经济民生问题,中书门下各参事即日政事堂议政,合拟一份草案,朕细细思量后,再作详细安排。”


    “卿等为国家劳心劳神,十分辛苦。王真,让尚食局为各位大人安排用膳。”


    “臣等拜谢圣人恩。”


    待到殿内臣子们离去,裴叡这才往后一歪,合眼靠在了椅背上,松泛松泛身子。


    咕噜咕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46917|17117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王真,朕的早膳呢?”


    尚食局的两个绿衣小内官早已端着食盘候在门口,见王内官摆手示意,这才敢迈步进来,将手中的膳食碗碟一一摆放在漆木案上。


    闻到食物的香味,裴叡这才睁开眼,瞥了瞥面前的膳食。


    一碗寡淡的鸡丝粥,加几碟爽脆的风腌小菜。


    ?


    裴叡疑惑地偏头看向王真。


    “这是朕的早膳?”


    朕的熏鸭肉片呢?朕的浇汁羊肉、辣汤饼和海蟹呢?


    忙了一早上,就让朕吃这个?


    王真解释道:“圣人,您的痛风……医官们交代,少油少盐的清淡饮食最相宜,况且这清粥小菜也别有一番滋味啊。”


    听了半晌政事汇报的皇帝本就疲惫,很是不情愿地看了看那碗冒着热气的粥:“这寡淡的粥菜如何能下肚!朕不管,你再去膳房找些鲜辣吃食来。”


    “可是上次您痛风发作,疼了好几天,公主才嘱咐过老奴……况且殿下出宫前也有交代……”


    裴叡抄起案上的一本奏疏便往王真脚下摔,大喝道:“朕不管!”


    “您这是为难老奴啊……”


    年近半百的老皇帝偏偏在饮食上像个嘴刁的小孩,一副没有荤腥鲜味就坚决不吃饭的模样。


    王真无奈妥协:“那奴去给您取些,您先就着小菜把粥喝了吧。”


    裴叡低头勉强喝了两口粥,却只等来了一只海蟹。


    “怎么只有一只?”


    王真将盛着蟹的瓷碟子放在了粥碗的旁边:“圣人将就着用吧,若是给公主瞧见了,连这一只都得被端走了,还得连带老奴挨顿骂。”


    罢了,一只就一只,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手掌大的海蟹在清蒸后,那股独有的鲜味便难以遏制的溢出,直直的往鼻子里扑。


    裴叡也顾不得用什么蟹八件细品,拇指扣住缝隙,利落地掀开蟹壳,只见内里蟹黄饱满,蟹膏晶莹,蟹肉鲜嫩,委实馋坏了人。


    轻轻一掰,只听得咔哒一声,这只海蟹便被他分成两半,壳侧满挂着滑腻晶莹的蟹黄蟹膏,任谁看了都想立时将这鲜味吮吸入腹。


    裴叡一手抓半个,大快朵颐之余,还不询问王真:“那孩子的伤养的如何了?”


    王真自然知道老皇帝说的是谁,便回答道:“老奴问过刘医官,说小将军的外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小将军年纪轻,身体底子好,又有神佛庇佑,只是当时失血过多,伤得重,内里还没有调过来,需再吃几服药。”


    裴叡嘬了嘬沾着蟹黄的指腹,想到了什么,随即叹了口气:“也是个难得的好将才,假以时日,可堪大用。”


    “按照您的嘱咐,老奴让人去告知小将军,稍后他就会到这儿来见圣人您了。”


    王真看了看敞开的宫殿门口,又瞧了瞧正在细品蟹味的老皇帝,不知怎的,甚是不放心。


    犹豫了片刻,他弓着腰,干脆拔腿往外走:“老奴还是去门口守着,圣人您先吃。”


    踏出正辰宫,王真仍旧放不下心,最后干脆让门口的两个小内官把殿门合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