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工坊扩建风波起
此刻。
聚贤楼的雅间内,孙渤涛搓着手,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黄姑娘,不是我孙渤涛不仗义,实在是……”
他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端着茶杯慢悠悠品着的新任掌柜,语气里透着几分无奈。
那新掌柜约莫四十出头,一身杭绸直裰,面皮白净,留着三缕清须,眼神却锐利得很,此刻正似笑非笑地看着黄曼曼。
“黄姑娘,”新掌柜放下茶杯,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压力,“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你这年糕,味道确实独树一帜,在县城里已是供不应求。”
“如今,省城那边的聚贤楼总号也知道了,点名要你的年糕。”
黄曼曼静静听着,眸光微动,心中已有了计较。
新掌柜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每日,至少这个数。”
孙渤涛连忙补充:“黄姑娘,是五千份!每日五千份!”
黄曼曼眉梢轻轻一挑。
每日两千份?
她现在的工坊,就算人手加倍,日夜赶工,撑死了也就才一千四百分的产量。
新掌柜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我知道这有些为难黄姑娘。”
“所以,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后,若是达不到这个数……”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敲打的意味:“聚贤楼这么久从黄姑娘这里进货,这年糕的门道,也摸了个七七八八。”
“到时候,就莫怪我们聚贤楼自己另起炉灶了。”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威胁。
黄曼曼在心里感叹,还真是财帛动人心啊。
要么扩大产能,要么,被取而代之。
孙渤涛在一旁急得额头冒汗,却不敢多言。
黄曼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神色依旧平静:“掌柜的,可否容我回去思量一二?”
新掌柜点点头:“自然。黄姑娘是聪明人,我相信你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天后,我等黄姑娘的准话。”
从聚贤楼出来,黄曼曼的脸色沉静如水。
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骤然压在了她的肩头。
她明白,聚贤楼这不是在商量,而是在下最后通牒。
一旦聚贤楼自己掌握了年糕的制作方法,她这独门生意,也就到头了。
夜色如墨。
黄曼曼站在村西头,望着眼前那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眉头紧锁。
工坊要扩大,人手、设备、原料都可以想办法。
但最关键的,是地方。
她仔细盘算过,要想达到日产两千份年糕的规模,现有的工坊至少要扩建三倍。
而唯一合适的地方,就是眼前这片足有十五亩的连片荒地。
但这十五亩荒地,却分属五户人家。
其中,就有那个令人头疼的滚刀肉——风二流。
另外四户,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平日里便有些游手好闲,或是曾因偷懒耍滑被她处罚过,对她本就心存不满。
果不其然,当杨富贵代表黄曼曼提出征地意向时,风二流第一个跳了出来。
“不行!绝对不行!”
风二流梗着脖子,唾沫横飞:“这地是我们老风家祖上传下来的!凭什么你说征就征?”
他眼珠子一转,立刻拉拢其他几户:“各位乡亲,你们可想清楚了!”
“这土地是咱们庄稼人的命根子!”
“今天她黄曼曼能征咱们的荒地,明天就能征咱们的良田!”
“到时候,咱们都得给她黄曼曼当牛做马,看她脸色过活!”
几句煽风点火的话,立刻让那几户原本就有些犹豫的人,也跟着嚷嚷起来。
“对!风二哥说得对!地不能给她!”
“她黄曼曼发了财,就想把咱们的根都刨了!这是忘本!”
风言风语,很快在村子里传开。
风二流或许早就忘记了,他原本连这片荒田都没有
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也开始窃窃私语,对黄曼曼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杨富贵气得脸色铁青:“风二流!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曼曼征地是为了建工坊,给村里人提供更多活计,大家都能跟着挣钱!”
“挣钱?”风二流怪笑一声,“谁知道那钱最后进了谁的口袋!我看,就是她黄曼曼想独吞好处!”
这盆脏水,泼得又黑又臭。
更让黄曼曼和杨富贵措手不及的是,第二天一早,工坊的大门竟被三辆装满了碎石和烂泥的牛车堵了个严严实实。
牛车上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大字:“黄氏黑心!还我土地!”
手法粗劣,却透着一股子无赖的嚣张。
看那车辙和碎石的来源,不像是本村人所为,倒像是外村的地痞流氓干的。
显然,有人在背后指使。
杨富贵气得暴跳如雷:“岂有此理!这帮混账东西!”
黄曼曼站在工坊门口,看着那三辆碍眼的牛车,眼神却愈发冰冷。
风二流,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次日,黄曼曼没有选择私下解决,而是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召集了全村村民。
“各位乡亲,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跟大家算一笔账。”
黄曼曼声音清朗,传遍了整个场院。
她让人搬来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把算盘。
杨富贵站在她身旁,脸色严肃。
风二流带着那几户“钉子户”也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和挑衅。
黄曼曼不理会他们,径直开口:“我知道,大家对征地的事情有些疑虑。”
“有人说,土地是命根子,不能丢。”
“这话没错。”
她话锋一转,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但是,咱们也得看看,这命根子怎么才能给咱们带来更大的好处。”
“就拿风二叔家的那三亩荒地来说,按照村里的规矩,如果租给村里,一年每亩能得多少租子?”
一个村民接口道:“荒地不值钱,顶多也就八十文一亩。”
“没错,八十文。”黄曼曼点头,“三亩地,一年就是二百四十文。”
她抬高声音:“但是,如果这三亩地入股我的年糕工坊,按照工坊去年的盈利,以及未来扩产后的预期,我给大家算一笔保底的分红。”
“每亩地,每年最少这个数!”
她伸出两根手指。
“二两银子!”
“哗——”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二百四十文,对比二两银子!
这差距,何止天壤之别!
那几户原本跟着风二流闹事的村民,脸上立刻露出了犹豫和动摇的神色。
风二流脸色一变,急忙道:“大家别信她!她这是画大饼!谁知道以后怎么样!”
黄曼曼冷冷一笑:“我黄曼曼说话,向来一言九鼎。”
“为了让大家放心,今日所有征地入股的条款,都会白纸黑字写下来,村长和族老们做见证,按上手印!”
她目光扫过那几户人家:“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可别后悔。”
当场,就有三户人家面面相觑之后,站了出来。
“黄丫头,俺们信你!俺家的二亩荒地,入股了!”
“俺也入!”
风二流气得跳脚,却无计可施。
黄曼曼接着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此次征地所得款项,以及工坊未来盈利的一部分,我决定拿出三成,专门用于修建村学!”
她看向村里的几位族老:“孩子们是村子的未来,让他们读书识字,将来才能更有出息。”
这话一出,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顿时眼前一亮。
“好!好啊!”一位白发苍苍的杨家族老,是杨二爷,激动地站起身,“曼丫头深明大义!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老头子我第一个支持!”
有了族老的支持,村民们更是再无二话。
大势已定。
风二流见状,脸色灰败,知道自己再闹下去也讨不到好。
黄曼曼却没有就此放过他。
待村民散去,她单独叫住了风二流。
“风二流,有些话,咱们单独聊聊。”
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黄曼曼看着眼神躲闪的风二流,直接开门见山。
“堵工坊大门那三车碎石,是你找人干的吧?”
风二流眼神一慌:“你……你胡说什么!我不知道!”
“不知道?”黄曼曼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在他眼前晃了晃,“这银子,眼熟吗?”
风二流瞳孔骤缩。
那银子上面,有一个不起眼的缺口,是他前几天从一个相熟的米商那里得来的“好处费”!
“据我所知,城南的米商钱老板,最近出手很大方啊。”黄曼曼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
“你以为,你收了钱老板的好处,让他帮忙散布谣言,阻挠我工坊扩建,就能瞒天过海?”
风二流额头见了汗:“我……我没有……”
“这银锭的编号,我已经托人查过了。”黄曼曼轻轻一笑,那笑容却让风二流遍体生寒,“钱老板那批货,可是有记录的。”
风二流腿肚子开始发软。
他哪里知道黄曼曼还有这等手段!
这所谓的“银锭编号”和“记录”,自然是黄曼曼诈他的。
但风二流做贼心虚,此刻早已方寸大乱。
“黄……黄姑娘,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他声音都有些发颤。
“风二流,我是看在同村一场的份上,给你一个机会。”黄曼曼收起笑容,眼神变得锐利。
“老老实实把地交出来入股,之前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
“若是你再敢暗地里耍什么花招……”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那就别怪我把你和钱老板勾结,意图破坏村集体产业的事情,直接捅到县衙去!”
“到时候,是坐牢还是流放,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别!”风二流吓得魂飞魄散,“我……我答应!我马上就去办!”
他哪里还敢有半点反抗的心思。
黄曼曼的手段,比他想象的还要狠辣果决!
风二流灰溜溜地走了,表面上是彻底服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黄曼曼看着他的背影,眸光深沉。
她知道,像风二流这种人,狗改不了吃屎。
这次是被吓住了,但难保他不会再生事端。
果不其然,风二流回到家中,越想越气,越想越怕。
他不敢再直接跟黄曼曼作对,但心里的那股怨气却无处发泄。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
村里一直有传言,说黄曼曼种的稻谷之所以长得那么好,是因为她用了什么“神仙水”浇灌。
这“神仙水”,不就是她家那口井里的水吗?
一个恶毒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黄曼曼,你不是能耐吗?我看你这次怎么收场!
当夜,风二流偷偷摸摸地溜出了村子,直奔县城。
他找到了那位曾给他好处的米商钱老板。
“钱老板,我有个天大的秘密要告诉你!是关于黄曼曼那批高产稻谷的!”
钱老板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风二流添油加醋地将黄曼曼用“灵泉水”浇灌稻田,才使得稻谷亩产大增的“秘密”说了出来。
“你想想,那水要是真那么神奇,岂不是比金子还贵?”
钱老板眼睛骨碌碌一转,心中已有了盘算。
这事若是真的,那价值可就太大了!
他当即重赏了风二流,并连夜修书一封,派心腹快马加鞭送往了州府——粮道署!
粮道署,主管一州漕粮赋税,权力极大。
若是被他们盯上,黄曼曼那点所谓的“灵泉水”,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朝着杨家村,朝着黄曼曼,席卷而来。
(本章完)
喜欢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请大家收藏:()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