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事实证明,杨少峰在某些方面还是太过于单纯。


    比如说准备去找马皇后告状这事儿。


    做为一个被自家好女婿坑了无数次的老丈人,朱皇帝这一次为了能反坑回去,几乎是做足了一切准备。


    比如让马皇后带着两个闺女出去逛街,理由是明天咱们就出发去登州府,今天跟闺女好好出去逛一逛。


    再比如朱标和李善长、刘伯温他们送来的一大堆奏本和书信。


    再再比如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他们让人送来的一大堆奏本和书信。


    咱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都塞到你手里,但是又不给你能单独跑去告状的机会。


    等咱妹子回来了,咱两个闺女也一块儿跟着回来啦。


    你个狗东西难道还好意思着当咱闺女的面儿告状?


    朱皇帝斜了杨少峰一眼,见自家那个好女婿还处于懵逼状态,朱皇帝干脆向陈忠摆了摆手,示意陈忠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


    “这份奏本确实是伯仁送来的。”


    “说是辽东那边发现一个极大的煤矿,且是露天煤矿,极易开采。”


    “而且辽东那边不仅仅只是煤矿,同时还有两个能够露天开采的铁矿,而且储量惊人。”


    “按照奏本里的说法,就是可供开采百年。”


    所以,刚刚说人家常黑炭要火烧草原,根本就是你个老登编出来的对吧?


    杨少峰暗自吐槽,朱皇帝又拿起另外一封奏本,笑眯眯的说道:“除了伯仁派人传回来的消息,还有工部,哦,现在叫工业部,工业部的矿产勘探司上奏说罗罗斯宣慰司处发现一处露天铁矿。”


    “还有天德,同样派人传来消息,说是上谷郡北边儿好像有多处露天煤矿。”


    “正好,工业部上奏说这一次搞压水机要跟上次搞收割机一样,还是让各地的工坊分别去打造零件,然后再送到不同的州县去给百姓安装,但是压水机从头到尾全都是用的铁件,所以还得再开几个煤矿和铁矿。”


    “原本咱还寻思着要不要开采朔州的那个露天煤矿。”


    “现在看来,光是这几处的煤矿铁矿应该够用了。”


    “你帮咱琢磨琢磨,这么多的露天矿,究竟该咋个弄法?”


    朱皇帝得意洋洋的显摆着几处露天铁矿和煤矿,杨少峰则是多少有点儿懵逼。


    这他娘的到底怎么个情况?


    常黑炭跑到辽东找矿,徐达蹲在遵化牵扯王保保的同时也派人找矿,工业部那边更是牛批,竟然把手伸到了罗罗斯宣慰司?


    罗罗斯宣慰司地处四川境内,后来改叫攀枝花。


    这里有露天矿正常,没矿才稀奇。


    问题是老登现在就打算解决掉罗罗斯宣慰司?


    好像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毕竟某颗黑芝麻汤圆都说了,给那些宣慰使、宣抚司安装压水机可以,但是不能白安。


    杨少峰一边胡乱琢磨着,一边望着朱皇帝问道:“岳父大人的意思呢?”


    朱皇帝顿时松了一口气。


    咱没猜错吧,只要有正事儿,这狗东西就想不起来告状的事儿。


    这回稳了!


    朱皇帝笑眯眯的说道:“标儿和李善长、刘伯温他们的意思,是随便寻个由头,逼反罗罗斯宣慰司,然后再直接派兵进剿,改土归流。”


    杨少峰点了点头。


    师出有名嘛。


    只要罗罗斯宣慰司打出造反的旗号,大明就可以直接派兵进剿。


    这个操作很正常,毕竟罗罗斯宣慰司那里有矿,而矿藏又容易滋生明军。


    这也很符合某颗黑芝麻汤圆和李善长、刘伯温他们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


    唯一有点儿不对劲的地方,就是黑芝麻和李善长、刘伯温他们不可能因为区区一个罗罗斯宣慰司就大动干戈。


    瞧他们这意思,有可能是想让罗罗斯宣慰司多找几个盟友,把声势闹大,然后再一次性多废除几个宣慰司、宣抚司之流。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皇帝忽然叹息一声,说道:“不过,罗罗斯那边的事儿还好说,毕竟就在四川,比较麻烦的是辽东那边。”


    “不迁移百姓过去肯定不行,但是想要迁移百姓,咱他娘的上哪儿变出那么多的百姓?”


    “总不能把咱大明所有的囚犯全都发往辽东吧?那辽东成啥了?”


    朱皇帝越想越是头疼。


    谁懂啊,咱他娘的一个当皇帝的,竟然会因为丁口数量太少而头疼!


    瞧着朱皇帝满脸蛋疼的模样,杨少峰顿时幸灾乐祸起来。


    本官喊着宁阳县和登州府的人手不够用,你个老登成天唧唧歪歪的。


    现在终于轮到你个老登喊人手不够用了?


    该啊!


    这可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心情舒爽之下,杨少峰干脆从椅子上起身,自顾自的从老登的屋子里翻出来一饼小龙团,开始泡茶。


    “岳父大人先别犯愁,喝杯茶再说。”


    杨少峰将一杯小龙团推到朱皇帝身前,笑眯眯的说道:“小婿刚刚想了想,发现往辽东迁移百姓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百姓自愿迁移过去。”


    朱皇帝端起小龙团抿了一口,黑着脸没有搭理杨少峰。


    还说什么没有百姓愿意迁移过去?


    这他娘的不是废话么!


    正所谓人离乡贱。


    能在自个儿的老家活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去辽东?


    且不说辽东那边苦寒无比,就算辽东是塞外江南又能怎么样?


    光是从江南迁移到辽东的这一路上,都不知道有多少足够让人丢掉性命的风险!


    杨少峰笑嘻嘻的给朱皇帝续上热水,又继续说道:“但也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比如说增加辽东的科举录取名额。”


    “再比如说有人在辽东捡到了狗头金。”


    “再比如说辽东那边儿的土地累进税制从三十亩开始。”


    “只要条件给的足了,总会有人愿意去辽东闯一闯。”


    朱皇帝嗯了一声,一边琢磨着杨少峰的提议,一边说道:“还有草原那边呢?”


    “辽东的矿好说,可以走海运,草原那边可没那么好运输。”


    “而且在草原上修路的成本可不低。”


    “你有啥想法没?”


    随着朱皇帝的话音落下,杨少峰终于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