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2章大魏纯臣

作者:公子小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担心的事情,正是臣想跟陛下说的。”


    司马懿对曹丕道:


    “伪乾太子袁耀野心极大,必不甘心偏安江南。


    而伪乾想要开疆拓土,只能攻打益州,亦或是出兵攻我大魏。


    西川山路崎岖难行,刘备和诸葛亮若是一心固守,伪乾就很难攻进去。”


    “与之相比,我大魏无险可守,伪乾得了中原之地,实力又会暴涨。


    他们定是要优先攻我大魏,这也是大魏世家以二十万大军资助陛下的原因。”


    司马懿所说的事情,曹丕当然知晓。


    世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到大难临头,也舍不得这二十万大军。


    “那仲达可有良策,抵御乾军?”


    “良策…


    恕臣愚钝,乾军势大,臣实在没有什么破敌之策。


    臣的策略,唯‘固守’二字而已。”


    曹丕没想到连司马懿都对乾军束手无策,不由叹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之中,那个被父亲曹操所瞧不起的冢中枯骨袁公路,现在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了吗?


    “固守…能守住也可。


    只是我大魏该是怎么个守法?”


    司马懿对曹丕献策道:


    “乾军攻我大魏,首当其冲便是豫州和徐州。


    先王留下的精兵实力强悍,陛下可让夏侯惇将军率十万大军守徐州,曹仁将军率十万大军守豫州。


    耳后再派司马孚将军率十万大军守关中,剩余十万,则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支援各处。”


    曹丕问道:


    “关中也需派兵驻守?


    难道伪乾还会攻我关中不成?”


    司马懿轻轻摇头,说道:


    “关中之地,有虎牢关、汜水关等雄关阻拦,伪乾想要攻破此雄关并不容易。


    臣建议陛下派大军驻守,是想给陛下留一个退路。


    万一乾军攻入我大魏,许都就危险了。


    经过这些年的修缮,洛阳皇宫已然恢复如初。


    陛下可以迁都洛阳,以避敌军锋芒。”


    曹丕想了想,说道:


    “迁都啊…此事倒也可行。”


    曹丕自己或许都不清楚,他对大乾的畏惧之心很强。


    曹丕才刚刚当上皇帝,享受当皇帝的至高无上和权力的美妙,他可不想将自己置于险地。


    至于司马懿跟自己的提议,显然是没什么私心的。


    夏侯惇和曹仁,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宗亲大将。


    曹操在世时,就对他们委以重任。


    现在司马懿举荐此二人为将,显然是忠诚于大魏。


    至于司马懿推荐他的弟弟司马孚率军去关中,曹丕也可准奏。


    关中短时间内没有战事,司马孚过去,只是为自己迁都做准备罢了。


    曹丕麾下的士卒忠诚度很高,也不会全听司马孚一人之命。


    况且司马氏的族人还在许都,曹丕完全不用担心司马孚会忤逆自己。


    商议妥当之后,司马懿告辞离去。


    司马懿回到府中,屏退众人,将司马孚唤入房中。


    “叔达,吾已与天子商议,由你统兵前往关中,随时准备接应天子迁都洛阳。”


    司马孚有些惊讶道:


    “天子要迁都洛阳?


    为何啊?


    难道是许都有变?”


    “不仅是许都…”


    司马懿声音低沉,对司马孚道:


    “乾军兵势正盛,必图中原。


    我大魏,以后可能要以关中为主了。


    陛下令你统兵前往洛阳,乃是重任。


    这也是为兄好不容易才为你争取来的机会。”


    司马孚闻言大喜道:


    “若吾有兵权,大魏国都再迁入关中,天下岂不是咱们兄弟说了算?”


    “叔达,为兄之前都白叮嘱你了吗?”


    司马懿锐利的目光扫向司马孚,对司马孚道:


    “为兄说过什么?


    你是大魏忠臣,要绝对忠诚于大魏,不要想其他的事。


    唯有在关键之时,才能为家族出手。”


    司马孚不解道:


    “兄长,魏王曹操不是已经死了吗?


    曹操都死了,我司马氏何必如此小心行事?


    大魏的诸多世家,可都与我们司马氏结成了同盟。


    即便是兄长现在独揽大权,都没有人会反对。”


    司马懿轻轻摇头道:


    “叔达…


    我本以为你的能力已经足够,可以让我委以重任了。


    没想到,你的目光竟然如此短浅,当真让我失望。”


    “曹操死了,可大魏宗亲尚在。


    当今陛下的威望,也足以统御大魏。


    我司马氏如果轻举妄动,很可能惹来灭族之祸!”


    听闻司马懿将形势说得如此严重,司马孚连忙道:


    “兄长,愚弟知错了。


    吾今后一定听从兄长吩咐,‘效忠’大魏,当一个大魏纯臣。”


    “嗯,这便对了。”


    司马孚小心翼翼的问道:


    “若一直这样下去,我司马氏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司马懿摆手道:


    “莫急。


    放今天下大势,为兄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如今四国称雄,论实力,却以乾国一家独大。


    袁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其余三国想要灭之,几乎不可能。”


    “而由于袁乾对于世家的手段过于残酷,他想灭掉其余诸国,也会受到各国世家的誓死抵抗。


    依为兄看来,四国并立的局面,将会持续很久。


    至少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我司马氏有的是机会,将大魏权势握在手中。


    至于乾国…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


    “乾国太子袁耀固然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一代雄主。


    可在他之后呢?


    他的后人,也会如他一般出色吗?


    只要吾司马氏把持曹魏,静待时机。


    等到乾国内乱之时,就是我们趁势崛起的时候。”


    “那…那要等多久?”


    司马懿道:


    “至少要熬死袁耀。


    就看袁耀是不是长寿之人吧…


    如果袁耀活的时间足够长,灭乾重任,或许就要交给师儿和昭儿他们了。”


    司马懿所说的师儿和昭儿,是他妻子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的两个儿子。


    这两个孩子现在还是懵懂幼童,司马孚真是没想到,兄长竟然把两个稚童给算到大业里面了。


    天下乱世,当真能持续如此之久吗?


    “好了,我要跟你说的就这么多。


    做好你的事,一定要对陛下表现出足够的忠心。”


    司马懿之言,打断了司马孚的思绪。


    司马孚对司马懿恭敬拜道:


    “孚谨遵兄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