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4章血溅大殿

作者:公子小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果说杨彪乃大汉三朝老臣,那荀彧就是曹操麾下第一重臣。


    荀彧的威望,众多魏臣无人可及。


    他们两人相继表态,竟将逼迫刘协退位之人的气焰打压了下去。


    亏得曹操没有让荀彧担任辅政之臣,要不然曹丕会更加难办。


    刘协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暗喜。


    如果荀彧和杨彪真能把曹丕打压下去,又能支持自己掌权的话…


    那从今以后,他就能当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杨家乃顶级士族,门生故吏颇多。


    荀家又是颍川士族之首。


    有他们的支持,再加上大汉四百余年的威望…


    中兴大汉,莫非就要在他刘协手上实现了?


    在杨彪和荀彧力挺刘协之时,司马懿小声对曹丕道:


    “大王,先动杨彪。”


    曹丕点点头,眼中显出狠厉之色。


    杨家很强,等闲之时想要动杨家,确实不易。


    毕竟杨家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颇多,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动手,容易引起大魏动荡。


    可今时不同往日,杨修高调投乾,还在大乾当上了科举状元。


    这等于是公然背叛汉室。


    杨修乃杨家嫡子,这笔账自然可以算在杨家头上。


    就算现在对杨彪动手,杨家的门生故吏也没话说。


    如果杨彪老老实实的在家缩着也就罢了,出于对他的忌惮,曹丕不会把他怎么样。


    可现在这老货主动蹦跶出来找死,那就怪不得他曹丕了。


    称帝之事,是曹丕与司马懿、陈群等心腹重臣商议良久的决定。


    此事势在必行,容不得任何人阻挠!


    按司马懿和陈群等人的说法,天下诸侯尽皆称帝,皇帝在手已经没什么用了。


    留着一个一直存有反意的刘协,还让曹丕的地位矮袁绍和袁术一头,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曹丕称帝,才符合大魏的利益。


    既然谋臣们都这么说,一直想当皇帝快要想疯了的曹丕,更加没有理由拒绝这么好的提议。


    父王曹操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他曹丕做到了,岂不证明他超越了自己的父王?


    更何况,仅有一个王爵的荣耀,跟称帝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曹操给曹丕留下了不少猛将,敢动杨彪的武者大有人在。


    就比如说许褚,别说是让他收拾杨彪,就算让许褚把汉帝刘协给砍了,许褚也敢动手。


    曹丕对许褚道:


    “逆贼杨彪竟敢在朝堂大放厥词!


    仲康,将其就地正法!”


    “诺!”


    许褚闷声应道,抽刀就向杨彪走去。


    面对浑身披甲、杀机四溢的许褚,杨彪丝毫不惧,对许褚大声呵斥道:


    “曹操在此,尚且要对老夫以礼相待。


    尔不过曹氏家奴,也敢对老夫挥刀而向?


    给老夫滚开!”


    “噗…”


    回应杨彪的,是许褚猛然一刀。


    许褚这一刀,直接刺穿了杨彪的腹部。


    杨彪这个年纪,被许褚一刀命中要害,眼看就活不成了。


    杨彪非但不惧,脸上还显出一丝笑意。


    作为汉室忠臣,杨彪的儿子杨修投效大乾,杨彪无力改变。


    除非杨彪下令把杨修逐出杨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全杨氏的名声。


    但杨彪显然不想这么做。


    杨彪垂垂老矣,就如汉室一般,日薄西山。


    而年轻的杨修却是杨家的希望。


    杨修能在大汉高中状元,受到大乾太子袁耀的重用,杨彪心中其实很欣慰。


    忠诚于大汉的弘农杨氏,太过沉重了,就让他杨彪来背负吧。


    杨修和大乾新兴的杨家,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而杨彪为大汉而死,也会全杨氏忠义之名。


    可惜,即便杨彪付出了自己的性命,似乎依旧无法改变刘协被废的结局。


    大汉…终究还是要亡了。


    “杨公!!”


    见杨彪倒在血泊之中,刘协惊叫一声,吓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满朝文武也都噤若寒蝉。


    自董卓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当着天子的面,在皇宫大殿内诛杀重臣了。


    曹丕对刘协笑道:


    “杨彪之子杨修叛国投敌,杨彪与其子一样,都是逆贼。


    所以臣才令仲康出手将其正法,陛下不必惊慌。


    只要陛下听臣的话,不与那些逆贼结交,臣自然会保证陛下的安全。”


    曹丕说话间,又看了看荀彧,说道:


    “荀令君身体不适,不宜在朝堂上久留。


    子丹,送荀令君回府休息。”


    “末将遵令!”


    身披战甲的曹真带着几名士卒来到荀彧身边,对荀彧一伸手道:


    “荀令君,请吧。”


    荀彧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杨彪,又回望刘协一眼,头也不回的跟着曹真离开了。


    曹丕连杨彪都能杀,可见其篡位称帝的决心无人可以阻止。


    此时不走,难道跟杨彪一样血溅朝堂吗?


    荀彧辅佐曹操多年,还不至于如此。


    只是他也不打算再辅佐曹丕了。


    正如荀彧曾经跟曹操说过的那般,若无汉禄可食,自己便告老归乡。


    没了杨彪和荀彧的支持,刘协在朝堂上彻底孤立无援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文臣和凶狠的甲士,刘协一人又能如何?


    他畏惧的缩在龙椅上,一句话都不敢说。


    曹丕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让众臣散去,而后对董昭道:


    “董公啊,陛下乃是明事理之人,你帮孤劝劝他。


    只要他愿意禅位,孤保他后半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一味跟孤对抗,对他并没有好处。”


    董昭躬身应道:


    “大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待众臣退出大殿后,董昭带着几个甲士来到刘协身前,对刘协道:


    “陛下,臣等今天的提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陛下可以看到,杨彪忤逆魏王是何等下场。


    陛下您,也不想同杨彪一样吧?”


    其实在杨彪死的时候,刘协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了。


    刘协觉得曹丕疯了,他敢杀杨彪,就也敢杀自己。


    刘协现在已经不想要什么皇位了,能继续活着就行。


    他抬起头,战战兢兢地对董昭问道:


    “魏王…当真能保证朕的安全?”


    董昭笑道:


    “魏王乃仁义之君,必然会善待陛下。


    陛下尽可放心。”


    刘协颓然道:


    “若如此…朕愿禅位于魏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