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6章孙家父子满门忠烈,大汉之忠臣也!

作者:公子小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的大魏也会凭借此战之胜,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国。


    曹操当即派人送黄金给张宁,向大贤良师张宁表达自己的诚意。


    大魏使者来到九公山的时候,张宁正在闺房之内,与袁耀对饮。


    她双手举杯,对袁耀道:


    “公子最近一直在主持科举之事,当真是辛苦了。


    这杯酒,妾身敬公子。”


    袁耀笑着对张宁道:


    “宁儿是怪我最近没来陪你吗?”


    张宁情绪好似有些激动,摇头道:


    “妾身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得知公子开科举,让百姓也能做官,妾身比任何人都高兴!


    百姓可做官,便意味着天下大同,百姓与士族豪门生而平等!”


    “公子不但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安乐和平的日子,还能让他们当官,不受士族豪强的压迫…


    这不正是我父所说的黄天盛世吗?


    我父倾尽毕生之力难以达成的心愿,竟让公子实现了。


    父亲若能得知此事,应当也会欣慰。


    能跟随公子,真是妾身此生最大的幸运!”


    “妾身又岂能因公子做大事,没有来九公山,就怪罪公子?


    妾身只是心疼公子,为百姓日理万机…”


    看张宁这位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如此楚楚可怜,袁耀的反差感真不是一般的强。


    “哈哈,还是宁儿最心疼我。


    这杯酒,我与宁儿同饮。”


    袁耀与张宁宴饮之际,张宁的贴身侍婢进门禀报道:


    “拜见主公,拜见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魏王曹操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要与大贤良师商议出兵之事…”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唯。”


    侍婢退下后,张宁对袁耀柔声道:


    “公子,这次曹贼可是下了血本,不惜给妾身十万金,让妾身出兵助他夺取淮南。


    看来曹贼这次是对淮南志在必得,不知公子如何打算?”


    袁耀端起酒杯浅浅饮了一口,对张宁笑道:


    “如今我大乾国力强盛,曹操若想对我大乾动手,必须要等到我大乾内部有变。


    我大乾兴科举、淮南士族起事,正是曹操对淮南用兵的天赐良机。


    可曹操却不知,这良机是我亲手送给他的。”


    “既然曹操如此有诚意,宁儿不妨答应他。


    承诺起兵相助,帮曹操夺下淮南。”


    张宁美眸中有光芒闪烁,对袁耀问道:


    “公子可是想引蛇出洞,引曹操入淮南?


    而后一举歼灭曹军?”


    袁耀微笑点头道:


    “宁儿当真聪明,不愧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


    张宁喜道:


    “若是当真能重创魏军,除掉曹贼,距离公子实现大业就更近一步了!


    到时公子便可兵发中原,大乾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袁耀轻声道:


    “如今网已布下,只等曹军入瓮。


    能灭掉曹贼自然是好,就算杀不死曹贼,此战也要重创曹魏!”


    袁耀开科举是真,淮南士族反叛也是真。


    淮南这么香的诱饵摆在曹操面前,袁耀就不相信曹操不上钩。


    袁耀谋划了这么久,这一战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像上一世陆逊破刘备那般,将曹军杀得一蹶不振。


    曹操果然如袁耀所料那般,起大军十万直扑淮南。


    不得不说,曹老板确实是相当有魄力的枭雄。


    哪怕有一丝可能重创大乾的机会,他都会牢牢抓住。


    曹军奔赴淮南,以杨弘为首的淮南世家群起响应。


    袁术在淮南的官吏,大多数都是世家豪族出身。


    此时他们竟同时选择倒戈,各县望风而降。


    曹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大半的淮南之地。


    就连大乾的征南将军孙权,都率数万大军叛逃,前往淮南与淮南士族和曹操会盟。


    一时间,曹军声威大振,淮南几近易主。


    淮南的世家豪族们,甚至叫嚣着要助曹操打过长江,踏平金陵。


    曹操在营寨之中设宴,宴请淮南世家与孙权。


    曹操坐于主位,杨弘、孙权等人陪于两侧。


    杨弘一脸谄媚地对曹操施礼道:


    “罪臣杨弘,拜见魏王。


    吾曾附从逆贼袁术,与大汉天兵对抗,时至今日想来,都十分后悔。


    如今吾携淮南士族弃暗投明,投效到魏王麾下,还请魏王收留。”


    曹操闻言笑道:


    “屈身事贼,乃是迫不得已之事。


    孤当年也曾投在董贼麾下,伺机除贼。


    如今先生联合淮南世家,助朝廷大军收复淮南,乃是有大功之人。


    我会禀明天子,依旧封先生为司徒。


    从今以后,先生就是大汉司徒,位列三公!”


    杨弘闻言惊喜莫名,想不到自己投了汉,还官复原职了!


    大汉依旧是三公九卿制,司徒的含金量,可比大乾司徒高太多了。


    这波不亏啊!


    既保全了家族的荣华富贵,又能继续身居高位。


    他杨弘,乃是此战最大的赢家!


    杨弘根本没想过,他背弃大乾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在杨弘和大多数世家之主看来,大汉和大乾都是庞然大物。


    大汉占据中原,大乾制霸江东。


    曹操想要灭掉大乾不太可能,反过来大乾想要进军中原灭掉曹操,也不现实。


    既然两国谁都奈何不得谁,那他们在哪当官不一样?


    大乾容不下他们,投汉便是。


    “臣杨弘,多谢魏王!”


    安抚了杨弘,曹操又转头对孙权道:


    “仲谋将军,果然天生异象。


    想当年孤与汝父相交莫逆,情同手足。


    吾等一同讨伐董贼,匡扶大汉。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轮到仲谋将军为大汉效力了。”


    “孙家父子满门忠烈,真乃大汉之忠臣也!


    人之有子,就当如仲谋将军这般文武兼备、忠孝两全。


    孤真是羡慕文台兄啊。”


    孙权听了曹操之言,心道好你个曹贼,表面上是在夸我,话里话外却让我矮你一辈。


    还生儿子就该像我这样…我呸!


    你曹贼算是什么东西,也配将我孙权当儿子来看待?


    好,你这番狂妄之语,我孙权记下了。


    你就等着吧,很快就狂不起来了。


    待孙某先与你虚与委蛇一番…


    想到这,孙权满脸堆笑,对曹操道:


    “魏王谬赞了。


    权何德何能,得魏王如此盛赞…”


    曹操看着孙权道:


    “孤听闻仲谋之妹,已嫁与大乾太子袁耀为侧妃。


    仲谋家眷也都在金陵。


    仲谋如何能舍弃他们,来淮南与孤会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