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0章朕守住了大乾!

作者:公子小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经此一战,天下百姓和诸侯震动,大乾立国算是立稳了。


    即便曹操、袁绍、刘备等诸侯再不承认大乾的正统性也是无用。


    人家袁术已经称了皇帝,他们派兵去攻,又打不过。


    袁术就堂而皇之的在自家疆域内行使皇帝的权力,曹操等人又能如何?


    而且如今的大乾完全不是儿戏般的小国。


    这是一个占据整个江南、兵强马壮、百姓富庶的大国、强国。


    如此辽阔的疆域,完全能够支撑起一个朝廷了。


    袁术御驾亲征、最终击破来犯贼寇,志得意满地回归大乾都城寿春。


    将士们凯旋,受到了大乾百姓的热烈欢迎。


    百姓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让他们能够吃饱饭,能够安居乐业就可以了。


    别管袁术之前是如何的昏庸,只要他能击退外敌、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百姓受到敌国欺辱,便是百姓们心中的好皇帝。


    袁术坐在天子战车上,频频向欢迎自己的百姓们挥手致意,很是过了一把皇帝瘾。


    袁术意气风发地坐在战车龙椅之上,对身旁袁耀笑道:


    “耀儿,朕感觉自己现在才是真正的皇帝。


    一言九鼎的真龙天子!”


    袁耀笑道:


    “自从父皇称帝之日起,就已经是真龙天子了。


    莫非父皇觉得之前都不算真正的皇帝吗?”


    袁术摇了摇头,感慨道:


    “朕称帝之后,虽然对外宣称不将袁本初和曹阿瞒放在眼里,可心中却始终有所担忧。


    袁绍和曹操都是一时人杰,说句不怕耀儿笑话的话…


    朕的能力,其实不如他们二人。”


    袁耀闻言感到十分新奇。


    他真是没想到,骷髅王老爹竟然还能有这种觉悟。


    “朕一直怕他们联手来攻,将我大乾击溃,让我大乾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这样的结果,朕不能接受。


    所以在你要求出征之时,朕一定要御驾亲征,也是存着与大乾同生共死的心思。


    一旦兵败,朕将与寿春共存亡,誓死捍卫我大乾国都!


    朕要让天下人知晓,朕既然敢称帝,就不是一个怕死的君王!”


    “还好,朕做到了…


    朕守住了大乾!”


    袁术突然握住袁耀的手,对袁耀道:


    “耀儿,其实是你守住了大乾。


    要是没有你,朕真不知晓,此战打到最后会如何…”


    “父皇,儿乃大乾太子,这都是儿应该做的。”


    见袁耀如此谦逊,袁术笑道:


    “我儿说得是,朕这皇位早晚都是你的。


    经过此战,朕算看出来了。


    朕训练出的那些军士战力孱弱,不堪大用,远不如耀儿训练出的精兵精锐。


    这军权,朕是该放手了。


    从今以后,大乾所有的兵马,都由耀儿这个大将军统领,朕不再过问。”


    袁耀对袁术施礼道:


    “儿多谢父亲信任!”


    袁术身为皇帝,将所有的军权都给袁耀,这就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袁耀有兵权在,甚至可以随时废掉袁术这个天子,自己登基为帝。


    只要袁耀背得起这个骂名就行。


    可是这么做…对袁耀来说实在是没必要。


    军权已经在袁耀手中了,治理大乾的举措,骷髅王老爹也对自己言听计从。


    可以说袁耀现在手中的权力,跟实际意义上的大乾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既然如此,袁耀为何要反?


    他可不像老爹一样,如此看重皇帝的虚名。


    当皇帝这种事儿,袁耀一点都不急。


    他完全可以等到天下一统、老爹主动退位。


    甚至老爹不退位都没关系,当太子行使皇帝的权力也不错。


    “耀儿,有一件事,朕想跟你商量。”


    “父皇请讲,儿臣洗耳恭听。”


    “朕想迁都。”


    “迁都?


    父皇为何会有这等想法?”


    袁术感慨道:


    “此战我军虽然胜了,可这过程着实凶险。


    万一当初朕选择固守寿春,让袁本初和曹阿瞒兵临城下,我大乾就危险了。


    寿春没有长江天险,容易被敌军兵锋所威胁。


    而且朕听国师之言,称金陵有帝王之气。


    既然如此,朕何不就金陵帝王气,迁都金陵?”


    “一来有长江天险守护,可让朕的国都更加安全。


    二来…


    朕听说金陵城繁华无比,也更适合当我大乾的都城。”


    袁耀闻言笑道:


    “既然父皇已有所决定,儿臣定鼎力支持。”


    袁术说得没错,金陵城确实比寿春繁华多了。


    最重要的是,金陵城完全在袁耀的掌控之下。


    袁术麾下那些世家豪门出身的朝廷重臣,在金陵完全没有根基。


    到了金陵之后,他们只能听凭袁耀摆布,这正合袁耀之意。


    老爹称帝、大乾立国,这国家也立稳了。


    是时候要整顿整顿大乾内部了。


    既然大乾是一个新朝,那么大乾的一切都不必遵循汉制。


    袁耀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革,让大乾从各个方面全方位领先于大汉,进而彻底取代大汉。


    所以大乾迁都金陵,袁耀也十分愿意。


    袁术在朝堂上提出迁都之议,对满朝文武道:


    “经过与逆贼一战,朕觉得寿春不太适合做我大乾的都城,只适合当陪都。


    朕欲迁都金陵,诸卿以为如何啊?”


    袁术的老牌臣子们听闻此言,一个个大惊失色。


    他们的家族根基都在淮南之地,并不在江东。


    如果大乾国都从寿春搬迁到金陵,那他们的家族势力必然会大大削弱。


    这是袁术旧臣们绝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大乾的世家豪族,现在都被袁耀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们没有私兵和土地,更不能隐匿人口,世家豪门应有的权势一落千丈。


    唯有淮南诸多豪族没有受此影响,依旧保持着旧制。


    这些淮南豪族们之所以能够如此,也是因为家族中有人在朝为官,受袁术的庇护。


    袁术的旧臣们也都不是傻子,他们知道朝廷一旦迁都金陵,所有朝臣都要受袁耀摆布。


    袁耀想要控制他们的家族,易如反掌。


    司徒杨弘连忙开口道:


    “陛下,不可啊!


    我大乾刚刚立国,如果迁都,那是动摇国本呐!


    大乾百姓当如何看陛下?


    天下诸侯,又当如何看待我大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