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9章孔明先生,为何要逆天行事?

作者:公子小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朗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并不是他小觑刘备等人,而是源自于王朗自身的经历。


    想当年袁耀取江东之时,便用一席话语将王朗劝降,二人因此结下主臣之缘。


    投效袁耀这些年,王朗平步青云,又深得袁耀信任,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既然主公袁耀当年能凭借一席话语劝降自己,那他王朗为何不能劝降刘备、诸葛亮?


    当年主公袁耀劝降自己的话,王朗铭记心中。


    只要把这番话说出去,刘备、诸葛亮等人安能不降?


    王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都督陆逊也不好再阻拦。


    他思索片刻,点头道:


    “也好,那就让景兴先生一试。”


    哪怕王朗说出花来,陆逊也觉得他的劝降之计,百分之百不会成功。


    没有一丝侥幸成功的可能。


    可太史慈所言也有道理,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既然王朗如此执着,陆逊索性就遂了他的意,让他试试。


    翌日,陆逊统御大军,到刘备营前搦战。


    刘备率军出营,身边有关羽、张飞、刘安等猛将护持,周围刀枪如林,旌旗密布。


    刘备身披金甲,耀武扬威,早已不是当初四处流窜、寄人篱下的模样。


    统率十万大军,征讨逆贼的刘备意气风发。


    自从他出道起到现在,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更不用说还有诸葛亮、法正两个绝顶谋士跟随在刘备身边。


    法正骑着战马,紧随刘备身侧。


    诸葛亮则比较另类,坐着一辆四轮车,被众士卒推着来到阵前。


    陆逊、庞统等人观察敌军,只见敌军军容严整、衣甲鲜明。


    想必是有极为擅长练兵之人,训练出这支精兵。


    按陆逊猜测,练兵之人很有可能是坐在四轮车上的诸葛亮。


    此人号称卧龙,主公袁耀称其多智近妖,有鬼神莫测之能。


    今日一见,陆逊觉得此人果然名不虚传。


    这样的人物,岂是王朗所能劝降?


    不过王朗已经夸下海口,怎么着都要试上一试。


    王朗策马来到阵前,一眼就看到了刘备等人。


    刘备四兄弟,太有辨识度了。


    一个大耳垂肩,双手过膝,腰悬两柄宝剑,此人必是刘备了。


    刘备身旁有一个穿着一身绿的红脸大汉,手握一柄大刀,定是关羽。


    另一个黑甲大汉,浑身黑得像炭一样,手执丈八蛇矛,乃刘备三弟张飞。


    还有一脸色蜡黄,身披褐甲的青年将军,应该是刘备的四弟刘安。


    至于诸葛亮,羽扇纶巾,坐着一辆装逼轮椅…


    不用问,正是此人无疑了。


    王朗将手中大刀挂在马鞍上,对刘备拱方向手道:


    “来者可是刘备将军?”


    刘备见乾军出了个武将与自己问话,心中有些奇怪。


    他对王朗应道:


    “吾正是大汉皇叔、益州牧刘备。


    汝是何人?”


    王朗笑着对刘备应道:


    “在下大乾司徒长史王朗,见过刘将军。


    刘将军的大名,王朗也早有耳闻了。”


    听了王朗的自我介绍、刘备与身边众文武都有些惊讶。


    眼前这个披甲带刀的武将,竟然是司徒长史…


    是个文官?!


    刘备问道:


    “王长史来到阵前,有何见教?


    莫非是要向我军搦战?


    不知王长史想要挑战何人啊?”


    “哈哈哈…


    刘将军,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吾此来,并不是要跟将军逞凶斗狠,而是想跟将军讲一讲道理。”


    听王朗这么说,刘备有点发懵。


    双方二三十万大军聚集于此,讲道理有什么用?


    王朗高声对刘备道:


    “刘将军征战天下多年,也算是沙场宿将了。


    以将军的身份,应当知晓天下大势。


    我大乾与将军无冤无仇,将军为何要兴无名之师,无故犯我大乾疆界?”


    王朗这么一问,刘备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该如何回答。


    坐在四轮车上的诸葛亮高声回应道:


    “袁术僭越称帝,乃篡汉之逆贼也!


    篡汉之贼,天下共诛之!


    我主奉天子明诏讨贼,岂能说是无故来犯?”


    刘备闻言,向诸葛亮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自家军师这话说得好,正是他刘备心中所想。


    看来可以让军师给自己当嘴替了。


    王朗转头望向诸葛亮,心道怪不得庞统说诸葛亮不好相与,此人言语果然犀利。


    不过王朗也早有准备,对诸葛亮道:


    “原来先生就是诸葛孔明,吾久闻先生大名了。


    先生卧龙之名传于天下,更有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可今日以先生所言来看,‘卧龙’之名不过如此,比之凤雏先生相差甚远。”


    庞统闻言嘴角微翘,摇扇子的手速都快了几分。


    王长史人不赖啊,跟诸葛亮吵架还不忘夸自己几句。


    王朗继续道:


    “先生既有大才,为何思想如此食古不化?


    天下无不变之王朝,亦无永存之王朝。


    王朝更替,天命终将归于有德之人,此乃天下人都知晓的道理。


    而我大乾天子袁术的德行如何,根本无需多言。


    整个天下的诸侯和百姓,都了解我家陛下的人品和德行。


    我大乾已经立国,先生却还以汉为正统,岂不可笑?”


    “哈哈哈哈哈…”


    听了王朗之语,诸葛亮大笑出声,以手中羽扇指向王朗,说道:


    “逆贼袁术公然篡汉,犯下乃十恶不赦之罪,何谓有德?


    莫非这‘德’在王长史口中,就如此廉价?”


    诸葛亮说完,刘备军众将都发出阵阵笑声。


    王朗脸色一沉,这诸葛村夫…果然不好对付。


    他对沉声对诸葛亮道:


    “有德无德,不能以汉室一家而论。


    我家陛下于乱世之中独得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乃上天选中之天子也!


    我大乾太子殿下,礼贤下士、用兵如神,天下人才云集来投!


    我家太子率军取荆州,不到三月,荆州九郡尽归我大乾。


    这并非依仗兵戈之利,而是荆州百姓人心所向!


    天下人心,皆向我大乾!


    “反观汉室朝堂,被逆贼曹操所窃据。


    刘协枉称天子,实际上不过是曹操掌中傀儡。


    大汉气数已尽,亡国在即,非人力所能挽回。


    所谓的匡扶汉室,也是不识天数,逆天而为!


    孔明先生既为当世奇才,为何要逆天行事,自取其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