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72章怎么分?

作者:山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网兜拉开之后,整个船上的人都沸腾了,


    不仅是潘原新,就加几个船工,都在狂飙着内心的震惊。


    “我天,哪来这么多黄棒子鱼。”


    “今天这是怎么了,好运气没完了。”


    “这得值多少钱啊,天啊,几网能把咱的船给买下来了。”


    “啧啧,老潘,肠子悔青了没?”


    “这要是老潘的,他这会得激动的跳海了。”


    因为激动和震惊,几个船工也不管谁在旁边,说话有点肆无忌惮。


    潘原新原本挺高兴,但听到他们的话,脸瞬间拉下来了,


    我说你们这帮家伙,打趣我就打趣我,是不是得分点场合啊,人家客人还在边上站着呢。


    “这个好,这个鱼好吃。”李刚也淡定不下来,激动的喊道。


    所谓的黄棒子鱼,是本地的一种称呼,学名了叫大泷六线鱼,归于六线鱼属类,


    属于我国增殖放流类的鱼种,


    这种鱼与其他鱼有个相反的特点就是,这鱼白天喜欢在中上层水域里活动,而夜间则潜入礁石之间,


    所以拖网的话,只有白天能碰着。


    正常规格在一斤左右,最大的能长到七八斤,这一网的规格几乎都在两斤左右,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黄棒子鱼又称呼黄鱼、北方石斑,是煮汤的极品,汤如奶色,鱼肉鲜嫩,更兼营养丰富,所以颇受北方人的喜爱。


    “抓紧时间干活。”


    潘原新喝骂了一句几个船工,见他们开始分拣鱼,这才又露出笑容来,


    虽说这是别人包的船,但客人大方,说了给自己一成的分红,这一网又是几万块的提成啊,等于说今天一天,


    去除包船的费用,自己还能稳得几万块,已经极好了,


    就算是平时捕鱼,三五天的收获,也不定能卖这么多钱。


    “刚子,挑个几尾,留着咱吃,你下船后,记得给李叔送点。”赵勤提醒了一句李刚。


    “多留点,我这边亲戚多,给他们都送点。”


    赵勤无所谓,刚子就算说这一网全留下,他也不会说什么,无非就是几十万嘛,


    他送给刚子的那支人参,差不多都有这么些了。


    “潘哥,这鱼什么价?”


    刚刚系统给的估值是50块一斤,他还是蛮失望的,


    在他看来,这么稀有,这么金贵的鱼,怎么说也得破百了,


    拿自家那片海的渔获对比,石鲷可过80一斤了,鲳鱼也有近70块,这鱼一看就是不便宜的,


    如果放在自家那边,肯定比石斑卖得贵。


    “很贵,至少52块一斤。”


    赵勤:……


    这会他也彻底坐实了,这边人对贵的理解,和自己家那边不一样,而且海鲜的价格确实比不上自己家那边。


    “大黄鱼呢,一斤规格的你们这多少?”


    “150左右。”


    赵勤点头,比自己家那边至少便宜近百块,这么一算也就差不多了。


    也还行,近四吨的货,就按50一斤算,也有近40万了。


    “潘哥,把船靠过去吧。”赵勤一指远处的岛。


    潘原新点头,快速的跑回舵室,稍稍转了舵向,没一会,两艘船就并到了一起。


    “阿勤,哈哈,我们今天大丰收,钓了十多尾鱼。”张哥兴奋的大笑着,


    赵勤的目光扫向众人的脸,还好,看去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这两家人都不咋晕船。


    “张哥,厉害。”


    赵勤的话出口,李刚摆手,“张哥,你那不算啥,来来来,给你看看什么叫作收获!”


    此刻舵室遮挡,他们还真看不到后边的鱼堆,


    见李刚招手,张哥和栾哥相继的跳上拖网船,结果几个孩子也吵着要上来,李刚和赵勤一脚踩一边,将三个孩子又抱了过来。


    “哇噻,你们这是打劫了龙宫啊。”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鱼,张哥一声惊呼,而旁边的栾哥已经惊得说不出话。


    “两位大哥,这和你们那边的冬捕没得比吧。”


    张哥摆摆手,“那不一样,冬捕一张网下去得好几天,上百个人忙碌,也是看运气的。”


    “阿勤,这是啥鱼?”栾哥没见过,感觉这鱼颜值还挺不错。


    “本地叫黄棒子,学名好像叫六线鱼。”


    “很贵吗?”


    旁边有一个船工,听到两人是东北口音,也跟着打趣,“这里咋能是疑问句呢,把吗字去掉。”


    “别耽误时间了,我们搞搞早点回,鱼太多,肯定是要卖的。”


    赵勤拉了一把张哥的儿子,这小子很调皮,非要去帮着船工收拾鱼,


    海鱼可不能随意碰,虽说大部分没有毒,但海鱼的生存条环更恶劣,面对的天敌多,


    所以几乎所有的鱼,都进化出锋利的背鳍,重则能戳穿人的手掌,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也有鱼例外,比如说翻车鱼,生来好像就是当饲料用的。


    “走走走,回船,咱回去吧。”张哥带头,说着还将自己儿子给抱了起来。


    没一会,各就各位,两艘船也都全速前进,开始往家赶,


    渔船自然是比不上快艇的,所以赵勤他们靠岸时,张哥他们已经靠岸快半个小时了。


    “阿勤,这鱼怎么弄?”潘原新走到近前问道。


    赵勤的目光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潘哥,我相信你,你找人来收。”


    潘原新点头,“放心吧,俺们这的人,长个子,但极少长心眼。”


    赵勤笑了笑,老潘确实挺高的,典型的齐鲁汉子,人高,手大脚大,估计这家伙得穿45码的鞋,


    原本挺宽敞的舵室,他一坐进去,就感觉有点挤。


    老潘掏出手机,便拨了一个号码,“快来,有好货,多少!吓死你,你要是吃不下,我可找别人了,哈哈,不是唬你,快来。”


    挂了电话,他又对赵勤道:“等一下,估计要几分钟。”


    “没事。”


    张哥上了渔船,给他们三人每人递了一瓶水,“要帮忙不?”


    “不用张哥,你看着孩子就行。”


    赵勤等张哥下船,想了想把李刚拉到了船头,“刚子,这些货卖的钱咋分?”


    “嗨,多大的事,你装着就行,分个毛啊。”


    赵勤摇头,目光看向岸边,李刚顿时了然,“你想带张哥和栾哥他们分一点?”


    “嗯,这话我不好说,你是地主你来说,咱出海前也说好的,大家均摊的。”


    “那就按四份,咱一家一份吧,等下我说,你放心吧。”


    <divdata-fanqie-type="image"source="user">


    黄棒子,像不像笋壳鱼?


    </div>……


    ps:当兵时,有个山东莱州的兄弟,身高1.91米,穿47码的鞋,每次发鞋他都比我们晚半个月,


    因为他是特殊尺寸,哈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