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许氏听到也立马双手赞成,“对呀,你们年轻人没事就该多出去走走,别老是练功呀干活呀挣钱,快去吧。”
裴云修望着对面一双狡黠的眼睛,无奈地扶了扶额,他怎么感觉没那么简单呢。
第92章 小吃摊
苏清清和家人又交代了一遍,便放心地带着裴云修去镇上了。
今天早上看了一遍做法的苏清梅早就牢记了所有的程序,等粉过了凉水,直接捞起挂在院子的竹竿上晒就可以了。苏清清晃晃悠悠地走在前面,看那架势还真的像是单纯来逛街的,走到镇上的南大街上,这是一条十分接地气的小吃街,街道两边都是一些卖糖人包子之类的小吃,虽然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吃食,但是毕竟这时代还是穷苦大众,劳动人民居多,生意倒也不错,街上人来人往也十分热闹。
来回走了一圈,苏清清也没发现类似的小吃,又沿街打听了小吃的价格。
走到一处空地站定,苏清清抬头看向裴云修,“裴大哥,你说咱们在这摆摊卖酸辣粉怎么样?”
“酸辣粉?就是今天早上给我吃的那个东西吗?”裴云修问道,果然苏清清是带着目的来的。
“嗯,我想自己到镇上做点小生意,攒钱明年开春争取买个铺子。”苏清清说道。
“想做便做,这里应该是每个月交点铜板就可以摆摊了,你等着我去问问。”裴云修说着便向旁边卖糖人的大叔打听去了,原来这边一个月要交十文钱,每个月初会有人来收,只要交了钱就可以放心在这摆摊。
打听完,苏清清便带着裴云修准备采买一些摆摊用的东西,这个时代没有现代那种小吃车,所有卖吃食的都是自己要带炉子带炭火的。
想着每天要带一堆东西来镇上,下午卖完还要赶回去,要是没有辆牛车实在不方便,反正上次卖酱油还赚了二十两银子,不如今天直接买辆牛车回家。
两人又赶到东城门,那边有专门卖牛车的地方,可是一问牛车竟然要十两银子,苏清清就傻眼了,刚刚赚的二十两还没捂热,已经花了三两去置办厨具什么的,现在还要再花十两银子买牛车,她顿时感到肉疼。
裴云修伸手要去掏钱袋,“无妨,我这里还有银子,你拿去用好了。”
苏清清坚持不要,“你的钱还是留着给裴大娘买药,咱们再看看别处,生意还没开始做呢,不能一下子买那么贵的牛车。”
卖家看出苏清清的疑虑,“姑娘,现在的牛不光可以拉车,地里的活牛也可以干,所以牛车才会那么贵,如果姑娘不耕地,不如买头驴子吧,驴子只要五两银子,而且还不容易生病。”
苏清清一听,可以呀,是牛是驴,只要能赶车就行。
裴云修帮着选了一圈,最后选了一头全身灰色的驴,看起来个头不大,但是十分精神,最后交了五两银子买下。
回去的路上,苏清清看驴子跑起来也十分欢快,便忘记了刚才的挫折,“裴大哥,没想到这小毛驴跑起来还挺欢实,你看他灰灰的毛多可爱,不然以后我们就叫他小灰灰吧。”
一时间得意忘形,苏清清哼起了小曲,“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裴云修低声一笑,瞥了她一眼。
“驾~!”小灰灰便撒起欢来,蹬蹬地往大雁村跑去。
第93章 准备工作
等苏清清回到家,两亩地的红薯粉全部都被做成了粉丝挂在院子里晾晒,微风吹过,粉丝像裙摆一样飘荡起来,十分好看,还散发着淡淡的红薯香味。
花大婶家那边,这两天也已经把地里的红薯全部收了上来,听说苏清清买的红薯都要清洗,就主动帮忙全部洗干净晾干了,苏清清按照约定好的一文钱一斤全部收了上来。
因为是第一次大面积种,也只种了两亩地,大概收了两千多斤,这个时代的红薯产量还不是很高,除去留自家吃的,余下的卖了二两银子,已经够普通一户人家过冬的了。
花大婶自然又是把苏清清一顿猛夸,还主动帮忙把红薯刮成泥,只是后面的工序,她还是考虑到避嫌就不参与了。
有人帮忙,苏清清落得清闲,便开始准备去镇上用的东西,把干辣椒磨成粉末状,加入盐巴,烧一碗热油趁热浇上去,一盆红彤彤的辣椒油就做成了。
剥好的花生米,就着剩下的油锅,小火慢慢炒着,不一会就炒的嘎嘣酥脆。
这个时节绿叶蔬菜已经不多见了,苏清清便又向花大婶买了一坛酸菜,到时候配在粉里倒也酸酸的开胃。
看苏老二闲着,苏清清便让他帮忙用竹篾子编了两个漏斗,明天直接放在锅里烫粉丝。
准备好这一切,苏清清便开始熬大骨汤,提前熬好,明天直接用锅带过去加热就成。
等全部准备妥当,天也黑了下来,简单地吃了个晚饭,一家人便早早地去歇着了。
第二天,苏清清带着苏清梅,裴云修赶着驴车,三人早早地来到镇上。
苏清清的本
意是和苏清梅两个人张罗就行了,裴云修担心有人捣乱,坚持陪在一边。
等炉火烧起来,大骨汤滚起来,香味就开始向外面散开。
方才出门早,三人还没来得及吃早饭,苏清清就先烫了三碗酸辣粉,三个人一人一碗吃了起来。
街上的行人有人闻到味道就围了过来,再低头看三个人吃的正香,红彤彤的汤底让人看起来胃口大开。
有好奇的路人就开始问起来,“姑娘,你们这摊子卖的是什么吃食呀?怎么闻起来那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