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0章 六芒星拉满

作者:鸦的碎碎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在感觉到自己身体出状况的第一时间,钱飞就意识到不妙。


    文昌作为华国的火箭发射基地,近几年整个发射次数一直在不断提升,与火箭发射配套的能力也在同步建设过程中。


    其中14年华科同济医学院负责托管的同济文昌医院自建成起,就承担着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医疗保障工作。


    这里有宇航员专区,提供给回到地面的宇航员进行休息调整,有一系列的专业设备,用于测量身体指标。


    钱飞和赵建国在同济文昌医院期间内,主要以康复训练和飞行模拟训练为主。


    能成为宇航员,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无论是钱飞还是赵建国,身体素质都没得说。


    就像巴兹90岁,比绝大部分70岁的人还要显得年轻,这就是身体的基础条件太好了。


    所以,当钱飞打第一个喷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大事不妙。


    结果一检查,果然,是当下最熟悉的病症。


    钱飞和赵建国感觉天都要塌了,绕月时的雄心壮志,登月模拟时的幻想,过往种种如同梦幻泡影。


    更要命的在于,这玩意很有可能有后遗症,耽误的不仅仅是这一次,还可能是后几次。


    “林总,抱歉,我们大意了,没有想到.”


    林燃也没办法去现场看他们两,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


    看着钱飞的表情,林燃内心也同样不好受。


    他确实一直都有打算,自己要去太空中走一趟。


    从他获得门之后,林燃第一时间就利用大学时候关于宇航员的知识对自己身体状况进行过确认。


    在宇航员相关课程学习中,林燃学到了很多如何测试身体的方法。


    包括肢体定位、重复动作轨迹还是肌肉控制,这些不借助道具的训练科目,林燃早就确定过,他的身体素质绝对比任何一个宇航员要来的更好。


    他对身体的控制程度甚至可以说是人类之最。


    这样的身体禀赋,加上门的能力,决定了,他当宇航员的话,绝对是最好的那个。


    只是过去,林燃对于自己亲自上阵的设想是在登月成熟后,他再以科学家的身份,到月球一线去指挥月球基地的建设工作。


    不仅仅是去指导工作,同时也是给自己更强的动力。


    既然自己要带领人类走向宇宙,那么自己天天在地球上,不亲眼去看看,不亲身去感受,这样的动力总有一天会凋零。


    所以在林燃的计划表里,早晚会去,时间早晚的区别。


    结果没想到老美为了阻止华国登月,都用出了这样丧心病狂的一招。


    连夜风尘仆仆赶到文昌,下飞机就坐车,半点时间都没有休息,宋南平见到林燃的第一句话就是:


    “林总,事情那边已经调查清楚了。


    负责宇航员的医务人员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四十岁以上,需要有足够丰富的资历,但还是架不住出现漏洞。


    在加密货币这一块我们的风险识别做的不够到位,导致其中有护士的丈夫因参与加密货币出现巨额亏损,进而选择铤而走险。


    她丈夫已经人在枫叶国,而她也被我们拦截了下来。”


    宋南平满脸懊恼,觉得他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林燃摆了摆手,“是这样的,这关乎到的利益太大,登月对驴党造成的冲击太大,他们明年就是中期选举,说什么也不会让我们这个时候完成登月。


    我们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尽管做了万全准备,还是会有破口被对方找到机会。


    不过其实很正常,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做的再完善,敌人想要找事,总是能找到机会。


    吃一堑长一智就好了。”


    林燃挥了挥手,宋南平苦笑着说道:“唉,是啊,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出了纰漏。


    行百里者半九十,后续我们安保团队会全面加强相关工作的。


    只是登月,看来没有办法在今年的圣诞节完成了。”


    宋南平说完后长叹了一声。


    他是知道,林燃见过大佬,而且给大佬拍板说了今年必完成登月。


    林燃挑了挑眉:“谁说不登月了?


    我们一共5位宇航员,两位倒下了,不是还有三位吗?


    选一位作为指令舱的巡航官,我亲自上!”


    前面的话宋南平还能理解,因为一直大家训练内容都一样,只是钱飞和赵建国得到了载人航天机会。


    后面这话就完全听不懂了,什么叫你亲自上。


    “您亲自上?”宋南平语气都在颤抖。


    林燃点了点头:“没错,还有半个月时间,绰绰有余。


    正好文昌就有训练设施,半个月时间就地训练,到了圣诞那天,我作为宇航员执行这次任务。”


    宋南平连连摇头,头摇的比拨浪鼓频率还要更快:“不不不,林总,教授,您可别再开玩笑了。”


    林燃认真道:“我没有在开玩笑。


    敌人越是不想让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越是要做到。


    更何况,在我看来,其实钱飞也好,赵建国也好,他们只是稳妥的选择,我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地球上,没人比我更懂登月,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


    林燃一股我就是要去,就这么定了,没商量的语气,搞得宋南平都要哭了。


    他漫长人生,大风大浪见得多了,这是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情况。


    林燃年纪也就和他儿子差不多,对付他儿子,这时候已经是棍棒相加了,但这是林燃。


    宋南平被分配来做这项工作,在登月从画饼变成现实之后,他的安排就是,林燃要是生命出现意外,他可是要用肉身帮忙挡子弹的。


    现在对方要上月球找死,自己怎么挡,怎么拦?


    他连忙道:“教授,就算晚一年,也没人会认为您是在吹牛。


    宇航员遭遇意外,反而证明了,我们登月是真的。


    10月的绕月测试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就差临门一脚。


    您说没人比您更懂登月,这完全没问题,在这方面没人能挑战您,但您也不需要通过自己上去来证明。


    教授,您这想法实在太疯狂了。


    如果说您之前经历过训练,那还两说,可您之前压根没训练过,突然就要去月球。


    我不同意,国家也不会同意的!”


    宋南平第一次懊悔自己在内部接受谈判培训的时候,怎么没有认真听讲,搞得现在压根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林燃。


    宋南平一直知道林燃是国家的珍宝,菲尔兹级别的数学家,不说华国人,把华人也算上,有这水平的寥寥无几。


    在亲眼见证了2020登月奇迹之后,珍宝已经上升到传国玉玺了。


    他对于要用生命保证林燃的生命安全这件事,不但知道这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同时他也很认可,林燃不能死,林燃对国家现在以及未来可能的贡献远大于他的生命。


    林燃看着老宋这幅样子,咧嘴笑了笑:


    “老宋,好了,你放心,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一年半登月,在我做到之前,谁敢想?


    大部分人怕是连想都不敢想吧。


    半个月时间完成登月训练,对我而言不过是洒洒水。


    平时他们宇航员训练,我都有看过,你放心,好了不用再说了。”


    林燃挥手让他出去,“我意已决。”


    宋南平苦笑着离开了林燃的办公室,他心想自己说服不了林燃,那就换人来说服对方。


    总之就是不行。


    先打来电话的是松江那边:


    “林教授,知道你对登月的执着,年轻人嘛,身体又好,总是会想着去月球上看一看。


    我要不是年纪大了,我也会想上去看看。


    不过华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想去,我们支持,毕竟我们也有培养科学家担任宇航员。


    不过第一次的风险还是太高了,我建议呢,缓缓,登月窗口每年都有,明年再去,同样是21世纪登月第一人。


    以老美的生产机制和生产能力,短短一年时间内不可能能追上。”


    电话那头算得上苦口婆心了。


    林燃了然,他说道:


    “您放心,我这不是没有准备的莽撞之举,这恰恰是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导下做出最恰到的决定。


    这样吧,我知道您这边担心什么,不就是担心我的安全问题吗。


    这样,我在上去之前肯定是要经过训练,华国航天方面可以派最精锐的宇航员过来。


    我们一起接受登月前的训练,如果他们能够比得过我,那我就放弃。


    如果作为只训练了半个月的登月练习生,华国的宇航员们都比不过的话,那就由我按照原定计划执行登月任务。”


    这就是民营企业的好处。


    火箭、登月舱什么都是自己的。


    对方也只能用协商的语气商量。


    要是自己是华国航天的一员,哪怕是总工程师,也没办法任性这么一回。


    电话那头沉吟片刻后,只传来了一个字:“好。”


    “我司宇航员钱飞和赵建国目前检测被感染有COVID-19,鉴于此情况,原定于12月25号发射的正式登月可能面临延迟。”


    阿波罗科技官方微博一出,一时间阴谋论四起。


    “老美怎么这么坏啊.jpg”


    “不是,老美已经丧心病狂到这个程度了吗?”


    “之前说急了是假急,这回是真急了。”


    “卧槽,本来还等着看老中的圣诞攻势,要我说圣诞攻势有毒吧!”


    “元旦假期哪都没去,就等着呆在家里看老中的登月直播,结果就这?老美太坏了”


    而此时华国航天的两位宇航员,李丛和李广。


    二人是华国选拔出来的第三批宇航员,算是钱飞和赵建国的后辈了。


    第三批宇航员是2500人里选18人,然后华国航天派来的又是在这18人里选了两位。


    华国航天方面的领导本来就因为找不到人形计算机而闷闷不乐,凭什么就一个林燃?


    他们发现,要达到林燃那个程度,连训练都训练不出来。


    当然,这也是领导的领导的要求,就是要让林燃认清楚差距,别以为自己就无所不能,没人能同时点满智商和武力。


    这里的武力是打引号的武力。


    李丛和李广也有着绝对的自信,科学家他们还比不过,这不是在搞笑吗。


    不过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最先的内容是月球地形图和航天器结构图,大家面前摆放着平板电脑和任务手册。


    奥尔德林说:“今天我们学习登月程序,接下来由钱飞远程为各位讲解从月球轨道到着陆的步骤。”


    “好的,首先,我们将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然后启动下降轨道插入点火,将近月点降低到15公里。接着进行动力下降,使用下降引擎减缓速度,在最后接近阶段,我们寻找合适的着陆点并进行调整.”


    钱飞以为是华国航天派出的宇航员作为明年登月的宇航员接受他的培训。


    他内心有些酸楚又有些释然,觉得这也许就是命,命里无时莫强求。


    而华国航天的宇航员,从专业程度上肯定比他们更强。


    而林燃也列坐,面前摆着笔记本,钱飞以为林教授只是想跟着一起来听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监控的参数包括了高度、下降速率、水平速度和燃料水平,同时还要留意障碍物和地形”


    “另外通信官那边需要负责监控系统,随时准备手动控制,还要与任务控制中心和指令舱飞行员保持沟通。月球轨道上的指令长则负责维持轨道,进行科学观测,并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我们今天要学习航天器系统、任务程序和月球地质知识,确保熟悉从发射到返回的每个步骤。”


    奥尔德林纠正道:“钱,不是今天,是两个小时,你需要在两个小时把所有内容讲完,不需要管他们的接受程度。”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模拟器设施


    人物:李指挥官、王宇航员、张宇航员、模拟器技术员


    一天之后就开始模拟实操。


    从申海运来的模拟器找了个房间摆着,中央是一个登月舱全尺寸模型,周围环绕着大屏幕,模拟月球表面和轨道视图。


    奥尔德林说道:“好了,模拟开始,你们一个个来。


    教授,你先来。


    你们现在在月球轨道,准备分离。”


    林燃:“收到。启动分离序列。”


    模拟器轻微震动,模拟分离动作。


    “分离确认。开始下降轨道插入点火。”


    “点火完成。现在进入动力下降。”


    林燃根据模拟数据调整控制,模拟着陆过程,眼睛紧盯屏幕上的高度和速度数据,双手稳定地调整操纵杆。


    训练的内容包括了模拟航天器分离、轨道调整、动力下降和着陆,练习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


    李丛和李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是,你们民营航天机构训练这么狂野的吗?


    他们训练两年半起步。


    (2020年9月完成选拔,2023年5月发训练完成的通稿,正好两年半)


    像模拟器操作这种,先学理论,再看着教官操作,最后才是上手实操,刚开始上手实操,教官也会站在旁边看着,每个环节熟悉之后才会连起来进行完整的操作。


    像阿波罗科技这种,两个小时理论讲完,然后就直接实操全流程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而林教授这连贯的操作更是让他们哑然,不是,你这之前真的没训练过吗?


    “成功返回。”成功返回声响起后,林燃等到奥尔德林的指令后起身离开模拟器。


    李丛和李飞还以为是模拟器特别简单,所以会如此流畅。


    结果等他们亲自上手试了后发现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这模拟器难的一逼,全自动的部分很少,瞬时计算量的要求很大就不说了,操作界面也很老,非常的不人性化,没有任何现代软件设计用户思维的体现。


    不过这也就算了。


    在手动计算环节,包括了轨道计算、轨道机动时间判断、天体快速定位这些,更是被林燃搞得怀疑人生了要。


    奥尔德林教他们用尺规迅速确定,林燃靠肉眼就能确定。


    当然这不是最破防的。


    最破防的要等到水下体能训练。


    文昌这边这两年也建了水下训练设施,用于模拟太空的低重力。


    “今天我们在水池中练习舱外活动,你们需要适应在宇航服中移动,模拟月球的低重力。”


    大家穿着宇航服下水。


    结果在水下无论是走路、跳跃还是使用工具,这里的使用工具包括了部署设备和采集样本,李丛和李广二人发现他们连体能环节都比不过林燃。


    要知道他们可是军中精英。


    最后离登月还有三天的模拟,他们压根就不想参加,一点信心都没有。


    完全是因为这是任务,所以他们才强打起精神进行的训练。


    晚上宋南平看到最后打分,华国的宇航员都有八十分,12天时间能有这分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愧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结果林燃全满分,一下让宋南平感受到了差距,“不是,你六芒星都拉满了是吧!”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