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3章 撤县设市缓一缓

作者:探花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双招县,位于瀛洲正南。


    辖区不小,县城不大,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矿产资源为着,金矿探明储量惊人,而有金必有银,可谓是真正的家里有‘矿’。


    不过,那都是国家的,和全县百姓关系不大,是以,此刻双招县发展很一般。


    秦青川指点,宋廉明梳理,二人探讨比较顺利。


    港务集团子公司,相关下游产业,类似罐头瓶,加工剩余物转化为农用肥料,甲壳类副产物再利用......


    项目不少,林林总总,七八个大大小小工厂。


    而温室计划,有些不同意见。


    宋廉明心很大,目光灼灼道。


    “青川,按你所说,温室温棚,不仅能提高产量,也能增加民众收入,全面改建怎么样?”


    秦青川挑眉,笑问。


    “详细说说。”


    宋廉明翻着资料,对比本子上的笔记,侃侃而谈。


    “你看,根据资料显示,全县耕地面积十一万亩,其中,梨树种植达到两万六千亩,剩余耕地,除去部分条件不合适,约有七万五千亩,完全可以一步到位......”


    可以看出来,没少下功夫,每句话都有依据,最后还补了句。


    “最最关键,有你在,力鼎会大力支持,能够顺利推进,如果你调离,哪怕计划再好,继任者未必有这个能力。”


    秦青川若有所思,摇了摇头。


    “不妥,拿全县老百姓生计作赌注,太冒进,更不要说,将全县发展,寄托在我和力鼎的关系上,不合理......”


    眼见宋廉明作势反驳,抬手虚拦。


    “还有呢,你听我说,


    首先,现阶段,粮食供给强调自给自足,种植结构需要保持平衡......


    其次,销售市场、渠道,必须逐步打开,如果产量猛增,价格势必降低......


    再次,农业种植,依托技术指导,农科专家及相关人员,配备不够完善......


    最后,动作太大,村民思想工作不好做......”


    宋廉明细细思考,被说服。


    “那你的意思,逐步进行?”


    “对,以村为单位,每户平均两亩,来年村民看到收益,肯定愿意主动提高,用两三年时间完成全域改建。至于其他地方,让农科专家看看,可以承包出去,用以果林、木材种植,或者家畜散养。”


    “好,我重新整理,明后天上会讨论。”


    ......


    常委会,自不用说,全票通过。


    宋廉明挂名组长,张晓云为副组长主持工作,温室专项小组,正式成立。


    县政府从力鼎银行贷款,跳过各乡,直接找各村协商,从泉城聘请农科专家坐镇,掀起改建温室浪潮。


    将乡政府压成辅助,可以防止吃拿卡要,具体到村,有同村村民作保监督,能杜绝有人钻空子,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双招县,本就苦于发展迟缓,尤其是看着隔壁瀛洲,大兴土木,一日千里,羡慕得不行。


    宋廉明带队,前去沟通协同发展,受到热烈欢迎。


    相当于兄弟混好了,准备拉自己一把,哪里还会迟疑,当即一拍即合。


    ......


    9月5号,周四。


    昨天,雷志荣晋升书记,原副书记于胜升任代市长。


    秦青川一大早,打去电话。


    “领导,恭喜恭喜,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雷志荣心情相当美丽,爽朗大笑几声,故作谦虚。


    “哈哈哈,都是工作嘛,组织需要,当然要义不容辞。”


    秦青川乐乐呵呵,开了个玩笑。


    “值此大喜事,瀛洲能不能沾沾您的光,您也知道,温室改建所需水泥和钢材,可不是小数......”


    “你小子,调拨还不够么,其他县区早就有意见呢。”


    雷志荣不禁笑骂,却也没拒绝。


    “这样吧,我去处理,给瀛洲增加两成,再多电子基地就会受影响。”


    本是试探一说,万万没想到真有收获,秦青川当即一喜。


    “成啊,五成一倍不嫌多,两成三成不嫌少,我代表瀛洲多谢领导啦。”


    “你啊。”


    雷志荣靠在椅背,摇了摇头。


    “话说,瀛洲撤县设市已经达标,之前你不在,没有提报,现在回来怎么没动静?尽早整理资料,去省里汇报,只要获批,过半可能原地升官,你怎么不上心呢?”


    如果不是空降之后,秦青川运作港务集团,按照原本增长速度,去年年底就能达标。


    现在,随着两乡改街,最后的短板,城镇居民远超12万底线,加之,去年生产总值达到6亿,也大于4亿要求......


    确实可以申报。


    在京城,和苏老细致交流,二人一致认为缓缓最好。


    撤县设市,正处踏步,还是跃升副厅,可不一定。


    倒不如等港务集团彻底落地,温室计划取得可观效益,再进行申报,左右不过一两年,一个不确定,一个板上钉钉,等等又何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多谢您关心,试卷没答完,不好意思,再等等吧。”


    话筒对面,雷志荣先是一怔,数秒后,回过味来。


    “你是想等瓜熟蒂落,确保晋升?”


    说着,顿了顿。


    “倒是更稳妥,那就等等,省里要问,我帮你挡挡。”


    “多谢您了。”


    ......


    紧接着,给于胜打去电话,表示恭喜。


    待挂完电话,一屁股坐下,嘴角挂着笑,暗暗嘀咕,但愿能如苏老所说,踏上快车道。


    当晚,宋廉明喜滋滋回来。


    “青川,你倒是轻松,我这又跑工地,又跑农村,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


    秦青川起身,侧目,悠悠一声。


    “不乐意?那换我去吧,中学剪裁算是便宜你了,之后,冷链基地、深加工厂区,都由我出面吧。”


    “别啊。”


    宋廉明忙不迭张口拦住。


    “您是班长,要坐镇县委嘛,跑腿的事,我来,我来就好。”


    “给你长脸机会,你还好意思埋怨。”


    秦青川没好气一声,转而询问。


    “温室进度如何?”


    “走走走,一品淮扬,我请,边吃边聊。”


    宋廉明抬手示意,接着道。


    “今天去的友冠乡台村,你还别说,郝鹏干起活来真不含糊,人员分配,现场指挥,样样精通,甚至看到不对,还会上手示范。”


    ......


    喜欢改开,摸着答案过河请大家收藏:()改开,摸着答案过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