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8章 大萧都城暗流涌动 出征北境的大军边境集结完毕!

作者:逍遥孤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像一阵风一样快步走到卖糖葫芦的中年大汉身后,


    扯着嗓子大喊道:“大叔!给我来三串糖葫芦!”


    卖糖葫芦的中年大汉听到声音,缓缓转过身来,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他身后的萧凡。


    只见萧凡身着一身名贵的火红服饰,


    通身的气派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绝非普通人,肯定是来自某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


    中年大汉见状,赶忙满脸堆笑地向萧凡赔不是,


    说道:“公子想要三串糖葫芦啊,小人这就给您取来。”


    说罢,他迅速从插满糖葫芦的木棒上,精心挑选出三串卖相最好的糖葫芦,


    然后毕恭毕敬地递到萧凡面前。


    萧凡也不跟他客气,大大方方地接过糖葫芦,


    同时将一两银子递给了中年大汉。


    原本,中年大汉还想着拒绝收下萧凡的银子,


    但当他看到萧凡那副坚决的表情时,便知道这位公子哥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无奈之下,中年大汉只得将银子揣进自己的衣兜里。


    萧凡付完钱后,


    转身朝着跟随自己一同出来闲逛的李寒衣和百里东君走去。


    然而,就在他走到两人面前的短短几步路之间,


    他手中的那串糖葫芦已经被他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得干干净净了。


    萧凡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悠然自得地将目光投向李寒衣和百里东君,似笑非笑地调侃道:


    “李姑娘!百里先生!你们要不要也来一串糖葫芦呢?


    尝尝这童年的味道,说不定会让你们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哦。”


    然而,李


    寒衣那张冷若冰霜的面庞上并没有丝毫的波动,


    她只是轻声低语了一句:“幼稚!”


    便迅速将头别到一旁,仿佛对萧凡的提议毫无兴趣。


    站在一旁的百里东君见状,急忙出来打圆场,他干笑两声,


    说道:“哈哈!公子莫要见怪,寒衣她就是这样心直口快,其实并无恶意的。”


    说完,他还不忘向萧凡投去一个略带歉意的眼神。


    接着,


    百里东君继续说道:“既然公子如此怀念孩童时的味道,那东君自然不好夺人所爱啦。”


    他一边说着,


    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酒葫芦,


    然后笑着说道:“东君我有这美酒相伴,便已心满意足了!”


    萧凡见状,也不勉强,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那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继续逛街吧!如此美味的糖葫芦,看来也只有本公子才有这口福独自享受咯。”


    说罢,他便若无其事地继续悠然自得地吃着手中的糖葫芦,


    同时还不忘东张西望,欣赏着朱雀关主街上的热闹景象。


    而跟在萧凡身后的李寒衣和百里东君,


    虽然对这繁华的街道充满了好奇,


    但毕竟是初来乍到,多少还是有些拘谨。


    不过,在萧凡的带领下,


    他们也逐渐放松下来,开始慢慢地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


    萧凡的目光不停地扫过街道两旁摆放的各种独特物品,仿佛每一件都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吸引着他的注意力。


    有叫卖着不流入市面的丹丸的小贩,他们声称这些丹丸具有神奇的功效;还有那些展示着各种功法、秘籍的摊位,让人不禁对其中蕴含的力量心生向往;甚至还有一些阵盘,据说可以布置出强大的阵法,让人惊叹不已。


    萧凡带领着另外两个人,


    兴致勃勃地穿梭在朱雀关的大街小巷之间,几乎将这里的主要街道都逛了个遍。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每一件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和兴奋。


    在闲逛的过程中,


    萧凡注意到朱雀关的几条主街上,有好几家店铺门口都悬挂着“天下商会”的牌匾。


    这些铺子前人头攒动,进进出出的人们络绎不绝,显然生意十分兴隆。


    萧凡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心里暗自感叹道:“果然名不虚传啊!这位通过‘筒子哥’召唤而来的商业奇才万三千,其发展商业和敛财的能力简直令人惊叹不已。


    而且在闲逛的过程中,


    他还听到了南境朱雀关中的许多老百姓们对南境金钱帮这个新兴的绝对霸主势力的高度认可。”


    在逛街的时候,


    萧凡看到了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商贾、达官显贵,还有三教九流的人们。


    这让萧凡深刻地意识到,南境并没有因为南境钱家这个叛逆者、卖国贼的覆灭而陷入混乱之中。


    相反,这里依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无疑为他萧凡接下来对大楚皇朝北境的大战增添了几分底气。


    毕竟,一个繁荣稳定的后方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斜。


    萧凡这才带着李寒衣和百里东君,如同鬼魅一般,


    悄无声息地返回了朱雀关内的魏武卒大营。


    日子一天天过去,


    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这五天里,


    处于朱雀关魏武卒大营、中军大帐内的六皇子萧凡并没有闲着,


    他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抽奖获得的天上品阵法师传承知识之中。


    尽管他的凡王府如今已经拥有了天阶中品的阵法大师万人往先生,并且开设了阵法堂,


    日后必定会有源源不断的阵法人才涌现,


    但萧凡真正在意的并非是能够布置出多么高阶的阵法,


    而是在阵法一道中体悟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正如那句“天地自然、万法归一,借天地之势,寻无穷奥妙”


    所描述的那样,


    萧凡深知武道中的“势”“意境”“领域”等概念,


    其实都是武者对天地自然万物的一种感悟和理解。


    而阵法的布置与研究,同样也是对借天地之势的一种应用。


    ....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


    在大萧都城的朝堂之上,


    经过两三次朝会的激烈讨论,


    以及大皇子萧镇、二皇子萧龙、三皇子萧虎等背后势力的推波助澜,


    局势变得愈发复杂起来。


    六皇子萧凡的一派众多官员保持中立,


    这使得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


    陛下萧玉龙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他直接敲定了方案,并下达了圣旨。


    根据圣旨的内容,


    “大皇子萧镇被派往北境的边境,负责抵御北域的匈奴精锐铁骑南下。


    他不仅要守住关卡,还要破关夺寨,甚至要对北境边境的老百姓进行杀戮。”


    “与此同时,二皇子萧龙被派往东境的东边边境的重要关卡青龙关,他的任务是抵御海域的海盗登陆东境边界。


    同样地,他需要破关夺寨,并对东境边境的老百姓进行杀戮,同时还要掠夺他们的钱财。”


    “最后,三皇子萧虎则被派往西境的西边边境的重要关卡白虎关,他的职责是抵御大魏皇朝东境的精锐大军对西境边界的侵扰。


    与其他两位皇子一样,他也需要杀戮西境边境的老百姓、掠夺钱财,


    并且要挫败敌人制造各种冲突和矛盾的企图。”


    随着这三位最具竞争力的储位争夺者即将离开大萧都城,


    前往各自需要防守的大萧皇朝东、西、北三境,大萧皇朝都城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而平静。


    人们开始猜测这一举动背后的深意,以及这三位皇子在各自的战场上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大萧都城中,实则暗潮涌动,


    犹如平静水面下隐藏着无数汹涌暗流一般。


    就连那些原本毫无机会争夺储位的皇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其中,九皇子萧元便是如此。


    他的母妃本是宫中的一名才人,因诞下皇子,才得以被皇帝下旨封为嫔妃。


    而九皇子萧元的母妃所在的母族,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顶级世家罢了,


    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微乎其微。


    更为关键的是,


    如今朝堂的势力几乎已被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等五人瓜分殆尽。


    再加上一个新近崛起的六皇子殿下,他凭借着泼天的军功,一时间风头无两。


    如此一来,九皇子萧元争夺储位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然而,世事难料。


    就在这诸多皇子之中,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六皇子皆因各种原因不在大萧都城,


    而四皇子萧豹更是因为其母族南境钱家的叛逆行为,被视作卖国贼,彻底失去了争夺储位的资格,


    如坠泥潭。


    这让九皇子萧元的野心愈发膨胀,他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安分守己。


    他暗地里频繁地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会面,


    这些人的来历和目的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与此同时,五皇子萧儒也没有闲着。


    他整日都待在自己的王府里,与他的谋士们密谋着如何应对那些不在都城的皇兄、皇弟们。


    他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策略,企图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上风。


    .....


    然而,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划之际,


    六皇子萧凡规定的时间节点悄然临近。


    按照这个规定的时间内,


    一队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魏武卒重甲步兵和精锐朱雀军,如同泰山压顶一般,


    源源不断地汇聚在大萧皇朝南境的南边边境和大楚皇朝北境的边境一百里处。


    这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行动,


    几十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浩浩荡荡地集结在一起。


    仅仅是军队行进时的队列,就长达几十里,其壮观的场面令人心惊胆战。


    如此庞大的军队聚集在边境,


    时间一长,必然会引起各方的警觉。


    一旦被发现,他们的出征计划很可能会全盘落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