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1章 再谈改革

作者:醋溜肥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年初五,李明和盛主任被一个电话喊到了幽兰乡朱书记办公室。


    一进门,朱书记就拿出了县里的批文。


    “工业园区的事情县里十分支持,很快就把手续批好了!前三年每年只要十五万的租金,而且只收8%的税,三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那挺好的,厂子压力会小很多!那对于这块地的开发费用和厂房建设费呢?”


    “说到这个,我也是尽力了,县财政比较吃紧,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所以才给了我们这么优惠的租金和税收政策。”


    既然是这样,李明也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但他提出了要对工厂进行改制的想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嗯?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书记,我也是基于未来的发展考虑的。乡镇企业要发展,前期野蛮一点没问题,后期肯定要逐步的正规化,才能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


    朱书记收起了批文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明结合现在的情况,以及后世他所接触的事物,一字一句的给朱书记解释起来。


    他认为改革开放的脚步肯定是越迈越大的,他从两次演唱会就看出来了,百姓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越来越强。


    这样也会倒逼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做出相应的改变,他还举了两个例子。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相关新闻,去年7月份交通银行就进行了重组,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金融企业。”


    “而今年的1月1日,北方的鞍钢跨时代先河,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给大型国企带了个好头,后面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


    在李明看来,国家从去年年底开始,虽大力加强了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可一旦这些国营单位也反应了过来,那么乡镇企业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毕竟国营单位他们的底子厚,只要方向对了,不仅非常容易向上面要政策,对职工来说也会很支持的。


    “他们集资了将近5000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种凝聚力,这对于我们乡镇企业来说,是很致命的。”


    朱书记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


    李明继续发言!


    他说道幽兰厂看似也是集资,但并未形成鲜明的股权结构,责任划分的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导致很多时候全部靠李明一个人拉着往前走。


    随着盘子的越来越大,李明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的,必须培养人才梯队。


    最关键的是,以后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的评判,这些原始的村民也许会成为事业的绊脚石。


    “李明,你是怕这些村民以后不同意你们的发展规划吧?”


    “是的,我不是怕,这是必然可见的结果。赚的钱越多,以后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就越大,因为他们是只能赚钱不能亏钱的!”


    这也不是李明凭空想象的,当时花一百万签约崔老师的乐队,村里面不是没有讨论。


    很多村民是不能理解的,甚至还有反对的,这些牛大力都私底下给李明说过。


    “不瞒您说,我后面还打算签约飞翔老师,他一定会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年内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到时候签约费就不是一百万了,而是几百万!到时候村民们还不得跳起来。”


    朱书记点点头,以他对村民的了解,肯定是会的。


    “所以,我想尽快推进咱们厂的股份制改革一事,争取在新厂建成之后搞定。”


    朱书记有些为难了,他认为李明的想法是好的,但时间太紧了。


    “其实时间还好,工业园区的地得休整吧,厂房还得建吧?少说两三个月,这段时间我们多做做村民的工作呗。”


    “那你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李明表示方案其实不复杂,股份制改革之后,李明、盛主任进入绝对管理层,牛大力成为执行管理层。


    村民只保留分红权,没有任何的决策权和投票权,除非这些村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基层管理者。


    在挂靠政策没有取消的情况下,乡政府每年依旧可以从改制后的公司里获得5%的分红,用于基础建设。


    一旦政策宽松了,李明会让公司立刻脱离乡政府,并一次性补偿相应的款项。


    “怎么?你认为乡政府也会制约你们的发展啊?”


    “哈哈,朱书记,如果你不走,不管政策如何,我绝不脱离,但你肯定是要走的,我不放心的是后面的领导。”


    “你的担心是有些道理的,如果碰到了比我更好的领导呢?”


    “那还是要脱离,但可以探讨其他的合作模式,不然企业还是做不大的。”


    “我没意见,到时候就看你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李明还提出,为了让村民们同意,他和盛主任拿出自己分红的一半,直接补偿给他们,用来换取对厂子控制权。


    “朱书记,我算了一下,从最早的分红到最后一次,我们加起来有270万的钱在账上吧?”


    朱书记喊来了鲁所长,查阅后发现数字基本一致。


    “我们出170万,每户相当于可以分到3035元,已经远超他们当时集资的钱了,并且一次发清。”


    “行,我怎么感觉这样下去,慢慢的要把这个公司变成你自己了的呢?”


    李明毫不掩饰的回答道:


    “朱书记,我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如果我不这么做,以后肯定会有人这样做!我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东西拱手给别人了。”


    “好,你的想法我大致了解的很清楚了,但这件事情牵扯很大,你回去要好好想一想,最好也问一些专业的人士,别到时候有什么扯皮的事情发生。”


    离开办公室,两人回到了车里。


    “李明,你真是太心急了,我以为你昨天说的是过段时间呢!”


    “回去我想了一下,随着后面产品的研发,销售额越来越多,60%的分红给了他们太不划算了,这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李明还认为他们不可能永远待在乡里面,总得走出去的,到时候要花费的钱就不是这么一点点了。


    “还有我跟你说过的,一旦红星厂不行了,我们就要收过来,万一他们不同意怎么办?我不想因为钱被卡脖子!”


    “你说的我都能理解,就怕他们不理解!毕竟这个厂子当初也是他们集资搞起来的,我们真的没出什么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