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2章 超市建成

作者:玄远一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段时间是陈松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了,因为他终于大享齐人之福了。


    欢乐的时光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


    后院的平房和围墙也都盖好了。


    由于白天的气温比较炎热干燥,沿街的两层小楼又是早就盖好了,所以此时已经晾干了,可以投入使用了。


    这个超市,可以说是整个乌市为数不多的、全部由砖瓦建成的房子。


    而且因为有了李婉婉的帮助,所有的事情都十分顺利,毕竟李婉婉已经开了两家商超了,经验是相当丰富的。


    只是需要应付官方的时候,才会需要古丽找她老爸出面协调解决。


    超市的二层小楼建好了之后,李婉婉就给帝都那边的超市负责人鲁红萍打了个电话。


    这个名为鲁红萍的负责人,是她后来招聘过来的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担任其中第一家超市的总经理,专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以及李婉婉不在的时候,她就全权负责一些事情。


    当第二家超市开起来之后,李婉婉就暂时让鲁红萍先兼任着总经理。


    然后在鲁红萍的推荐下,在第一个超市的员工之中挑选了一个能力比较出众的员工,跟在鲁红萍的身边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担任了第二家超市的总经理。


    这也是陈松给李婉婉提出的建议之一。


    这是给内部员工留出了上升的空间和渠道,只要好好努力干,就有机会当领班、主管,甚至是总经理,这对超市内部的员工是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的。


    而且从这些员工之中选拔新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对这些员工们知根知底,相当了解,选拔起来比较放心,总比从外面招聘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来担任管理人员好一些。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从外面招聘管理人员,但那要事先做好调查,对此人的能力和背景都十分清楚,才能考虑聘用。


    鲁红萍就是李婉婉从员工之中挑选出来的第一个总经理。


    事实证明,李婉婉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个鲁红萍非常能干,能力也很强,没有辜负李婉婉对她的期待。


    乌市这边的超市盖好了之后,李婉婉就给鲁红萍打去电话,让她发一批货过来,所有的货品都和李婉婉在帝都的超市里面一模一样,只是数量要少很多。


    因为乌市这边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李婉婉估计这些商品不会卖得太快,因此每一种都少发一些过来就行了。


    先把货品弄全,然后随着卖,再随着补货,或者是根据顾客的要求接受预定,也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哪种商品卖得好,就多补一些货,这样都是可以的。


    鲁红萍接到李婉婉的电话之后,立马就开始备货,从帝都的两家超市里各自匀了一些库存出来,给李婉婉发到了货运列车上,并让一个员工全程跟送。


    光是调集这些货物,就用了足足三天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货品的种类太多了。


    虽然在这个时代,每一种货物的品牌和种类都比较少,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品种也就多起来了。


    这些货物还要在火车上再待7天,才能到达乌市。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要10天的时间,才能把货物运到乌市。


    在这段时间之内,陈松就从当地招聘了一批营业员,并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


    在这方面,李婉婉和古丽都帮了很大的忙。


    因为李婉婉的超市也招聘过营业员,也进行过培训,所以她当然是有经验的。


    而古丽在火车上当乘务员,也是进行过岗前培训的,因此对于一些商务交际礼仪也是精通的。


    十天之后,营业员全部到位,虽然还不能算是完全培训成优秀的员工了,但至少已经可以使用了,正常卖货是没问题了。


    为了挑选这些营业员,陈松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因为这个年代没有二维码、条形码之类的设备,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扫码算账和扫码付款的事了。


    所以顾客们挑选的货物,都需要各个柜台的营业员们开出手写的单据,然后拿到收银台去,再统一算账付款。


    所以这就要求营业员们至少要会认字、会写字。


    但在乌市这地方,会说新龙国语言的人太少了,会写字的人就更少了。


    陈松费了好大的力气,开出了高价的工资,最后才终于招聘到12个员工。


    这其中还有好几个人并不是乌市的本地人,而是疆省生产建设兵团的军人们的后代,他们的祖上都是外地人。


    但不管怎么说,营业员的问题终于算是解决了。


    而货品正好也运到了火车站。


    陈松又花钱雇佣了一批搬运工和马车,把货物从火车站运回了超市。


    陈松之前定做的货架子也都到位了,这些东西,想找当地的木工来制作肯定是来不及的。


    因为乌市当地的木匠并不多。


    陈松是找到阿扎提,雇佣了生产建设兵团的木工组,才能来得及做出这么多的货架子。


    每种货物都拿出一两个,摆在货架子上,其余的备用货物则是放到了二楼的仓库里。


    其实,二楼当做员工宿舍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这些营业员大部分都是跟着他们的父辈在当地落户了,在乌市都有房子。


    他们都喜欢下班之后回自己家睡觉,只有两个员工愿意住在超市提供的宿舍里。


    二楼原本有很多的房间,还有一个大厅,将来如果货品多了,二楼也就可以启用起来了。


    但现在只有一个房间被拿出来当做员工宿舍了,其余的房间都当做仓库了,或者闲置着了。


    但这样并不是说就可以直接营业了,因为还得接入水电。


    电线的话还好说,从电业局开个户,只要舍得花钱买电线,舍得用电,人家电工就会把电线给你扯过来。


    但水的话就不好说了。


    因为这地方没有自来水啊,也没有成套的排污系统。


    所以这就需要陈松自己挖排废水的沟道,把废水排到外面去。


    没有自来水,那就只能自己建个水塔,临时先用木质的就凑合着了,等以后再建造砖石结构的水塔吧。


    可以说,乌市这地方的条件实在太差了,甚至陈松觉得还不如流河县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